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浴血十字:耶稣是人还是神(2)

[游记]浴血十字:耶稣是人还是神(2)

2009-04-16cncn.com

这位朋友是女性,北京大学毕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美国一流商科大学奖学金,以优异成绩完成MBA学位,而后受雇于一家跨国公司为部门主管。以任何标准衡量,都可谓春风得意。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告诉我,她已经辞职,准备进神学院学习。

我早知道她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放弃已经奋斗得到的一切,从此彻底改变人生轨道,这样重大的决断,还是令人吃惊,至少不符合中国人的行事习惯。我们进行了一次电话长谈。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心灵感觉的结果。

“我听到了神的召唤,要我更直接的去服务于他的目地。”说起来很平静,充满了自信。这是她做出决断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无法理解看不见摸不到的神的召唤怎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但人与人是不同的。

“你毕业后怎样打算?做专职的神职人员吗?”

她说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她相信神会一步步指引她正确的道路。比如说,毕业后去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传教,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你父母怎么想?他们同意你的决定吗?”她家在北京,我去拜访过她的父母,一对慈祥好客的老人。

“我爸爸很不高兴,主要还是担心将来我毕业后,生活会没有着落。于是我开导他说:‘如果我告诉你,我(神学院)毕业后会为克林顿工作,你高兴吗?’‘当然高兴。’‘如果我告诉你,我毕业后会为联合国秘书长工作,你高兴吗?’‘当然高兴。’‘那么我现在告诉你,我将来为上帝这位整个宇宙的创造者工作,你为什么反而不高兴?’‘废话。克林顿给你开工资,你那个上帝给你开工资吗?’”

在她读神学院期间,我们有过几次长谈。虽然她也同样不能改变我对基督教的“旁观者”立场,但至少越来越使我懂得了一件事,那就是宗教信仰是一种很特殊的感受。这样的感受你未必赞同或理解,但这绝不是因为你的能力高于他们。说到能力,进入神学院后的入门必修课之一,是学习古希腊文阅读原版圣经,我的这位朋友很快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这一关。人们的认识能力不一样,看法也可以很不同,但至少从某点开始,我再不敢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他人信仰方面的感受。

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性的,非宗教性的,曾经产生过的各种信仰如过江之鲫,绝大多数只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能够发展起来的信仰如凤毛麟角。由于其不易,皎皎者背后也必然有其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那么什么是基督教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到国外的中国人,常常为基督教的表面规模所震撼,特别是天主教所代表的那一部分基督教,壮丽辉煌的大教堂,美轮美奂的艺术装饰,足令人目眩神移。更多一些的接触:肃穆的宗教活动、深入的讨论探索,尤其是基督信徒参与“救世”所表现的使命感,往往会给局外人带来十分深刻的印象。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之后,你恐怕很难再说,整天做你工作的你的那位基督教邻居、同事、或者朋友,抱有任何个人私利的目地。

全世界基督教徒总数估计在20亿以上,使得基督教稳居世界第一大宗教的位置。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基督教徒人数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大陆迅速扩大,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如果以全世界基督教徒分布的广度来衡量其普世性,那么确实可以把基督教看作是普世的信仰。

穿过漫长两千年历史,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不是意味着与其他有神信仰相比,基督教确实拥有某种压倒优势,使它能独占鳌头?更明确地说,基督教的巨大成功,是否包含了某种超自然的因素,表达了更高层次的安排与愿望?这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论点,也很可能是你的基督教朋友传教时使用的论点:穿越历史所获得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必然象征着真理。对此论点,我相当一段时间也没有答案。的确,假如宇宙中真有超自然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可以影响地球上的人类,那么它必定会引导人类对其有准确的表达。基督教的成功,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某种性质的引导的结果?

后来相关资料读得多了,答案自然也就产生了。简单地说,所谓基督教的成功是出自于神的旨意,这样的逻辑推理是不成立的。回顾两千年历史进程,我认为可以把基督教的成功归结为两个重要因素:草根因素与政治因素,这两个因素中都不包含有超自然的成分。

先说政治因素。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

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为罗马帝国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尽管直到此时,基督教仍然属于非法并继续遭受迫害。

公元313年,人类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政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采取具体措施,对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后,君士坦丁自己也正式宣布成为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公元380年,狄奥多西皇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由于罗马帝国的强势影响,从此基督教在塑造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开始起决定性作用。而后的年代直至今天,由于欧美国家的强势文化,基督教传遍了世界。

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如果不是君士坦丁使得基督教合法化并最终使其上升为罗马帝国国教,今天的基督教,弄不好恐怕只是一个地区性信仰,甚至可能已被历史的尘埃湮没掉。于是人们自然会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君士坦丁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

基督教会的解释版本是: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虔信基督教,他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但决定性的原因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亲自指挥了罗马密尔维桥战役,一场将决定他皇位命运的战役。战斗开始前,他抬头望天,在太阳的方向上空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上面一行希腊文字:“以十字架的名义,胜利!”于是,君士坦丁下令他的士兵们,全都以基督十字来装饰他们的盾牌,结果那场战役大获全胜。在凯旋返回罗马时,君士坦丁拒绝了已经为他准备好的胜利后祭祀罗马诸神的仪式,因为他已经信仰了基督。

大多数历史学家们的解释版本是:君士坦丁当上皇帝的时候,罗马帝国从上到下,已是人心涣散分崩离析,国家失去了凝聚力,失去了方向感。套用今天的时髦名词,叫做严重的信仰危机。尽君士坦丁可能受到了母亲海伦娜的影响,但他本人是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他的如此重大的改弦易辙的决策,其最根本的动机,首先必然是政治上的,必然关系到他的帝国的根本利益。说到他的母亲,公元328年,在巴勒斯坦两年旅行之后,已经是80岁的海伦娜返回了罗马,她必然君士坦丁讲述了她两年中亲眼见到的,新兴的基督教在民众中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而君士坦丁可能从中看到的,则是用基督教重新凝聚整个罗马帝国的前景。即便其中有些许信仰的因素,他的决策无疑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目地。

前面我使用了政治因素这样的字眼,显然我是赞同历史学家的版本。君主时代的历史,即便是像罗马帝国那样带有一定民主色彩的君主时代的历史,很难会像基督教会所演绎的版本那样神奇浪漫。

然而,这里有个重大的论证前题,那就是,虽然君士坦丁为政治原因选择了基督教,但他没有去选择其他宗教,必然是因为基督教表现了最强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为什么基督教会有这样的力量?

于是引出了第二个因素,因为基督教是草根宗教,从草根中诞生,为草根们说话,靠草根们传播。而教主耶稣,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草根。我将在本文最后一章“他把上帝带给了普通人”中,专门讨论草根因素这个话题。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3646/2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