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之旅(2)--阿格拉城堡 |
[游记]印度之旅(2)--阿格拉城堡 |
2010-03-01ctrip.com |
印度之旅(2)--阿格拉城堡 从泰姬陵出来,当我们还沉浸在对美丽的泰姬陵的记忆中,却看到了这样一幕。泰姬陵的红墙外,悠闲的走过来一头老牛。要知道,印度的牛是被奉为神牛的,它们每天在大街上游逛,饿了就吃垃圾,和汽车争道,没有人敢惹它们,更没有人吃牛肉。不过即使是神牛也还是要排泄的,只见牛尾巴一抬,新鲜的牛粪就出炉了。此时,一群光脚的孩子一下子冲了上去,哄抢那些牛粪,他们双手捧起热乎乎牛粪,有的孩子装进塑料袋中,有的孩子干脆用手捧着。那场面还真有点惊心动魄,瞬间就完成了一场争夺战。这些牛粪应该是做燃料,或者和麦秸一起用来盖房子吧。就被孩子们收走了,所以大街上很少看见牛粪。 这就是印度,有太多的不和谐,在这样的旅游胜地,要饭的叫花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孩子们,伸出黑黑的小手,说着听不懂的印度话,你无法满足他们,因为人口太多了。听导游讲,印度农村一家要生7、8个,甚至十几个孩子,然后让小孩子去要饭,要来的钱,有时候还有结余,大人也就不要出去干活了。 我们一起出游的有个化工大学的小伙子---来自巴哈马的外教,我们叫他阿杜,他是个非常善良的好人,一路上总是帮助大家做这做那,尤其是他的英语好,就充当了我们的翻译,他的书包里总是装很多吃的,米饼、维孚巧克力什么的,散给那些脏兮兮的要饭的孩子,孩子们就会一邦一伙的追着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4、5岁的小姑娘,她蓬头垢面,光着脚,手里抱了一个更小的黑孩子,追着我们乞讨,要知道,印度的冬天还是挺冷的,白天气温十几度,夜晚就只有几度了,我们还穿毛衣,可这些小孩子却是赤身裸体。对于这么多的乞丐,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国家了。人口密度之大,贫富悬殊之大应该是世界第一了。导游说,印度人口11亿,那些乞丐是不在册的。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继续旅行。第二站就来到河对岸的阿格拉城堡。阿格拉是莫卧王朝的首都,当然会有很多著名的建筑。 阿格拉城堡是莫卧儿王朝的皇宫。莫卧儿是蒙古的意思,1526年,巴布尔——成吉思汗的后裔征服了印度,成为了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一任开国皇帝,开始了对印度半岛长达331年的异族统治时期。巴布尔是一个很开明的皇帝,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真正做到秋毫无犯,他还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国王,不但文武双全,还和蔼平易,也许这一切使得印度人接受了他,并为他子孙的基业奠定了基础。胡马雍是巴布尔的长子,后来我们在德里看到了他的陵墓,也是相当恢弘的,容以后再说。胡马雍的儿子阿克巴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印度进入了一个最光辉的年代,被称为“大治”,他允许信仰自由,作为伊斯兰教徒的他,却娶了几位印度公主做妃子。在政治上也很昌明,此时的印度又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这一切从我们参观的城堡就能充分体现。 此时,我们的车已经来到位于印度圣河——亚穆纳河西岸那个著名的“亚格拉城堡”,它倾注了阿克巴大帝十年的心血,是一座奢华无比的城堡。后来他的孙子,第五个国王沙杰罕继位以后,又增建了一些宫殿。这位皇帝应该就是那个修筑泰姬陵的国王 ,后来这个城堡成为了他儿子囚禁他的地方。目前阿格拉城堡内的建筑物,都已列入古迹保护,有些并未对外开放。这个城堡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曾经去过一些国家,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恢弘的红色城堡。在夕阳下,红的分外耀眼。说它是宫殿,倒不如说是一个要塞。宫殿的外围有环护的深壑,城门外就是吊桥。红色的城墙高达20多米。过了吊桥,进入城门就进入了宫殿区。几只猴子在圆形的城堡上攀爬。给这个城堡增添了不少生气。 阿格拉城堡中大部分宫殿都是用红色砂岩建成,因此又名红堡,与德里的红堡齐名。走在气势恢宏的宫殿区,那些精美的石雕让你不得不咂舌称赞,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日晒,画梁和墙壁上精巧的雕刻与设计,仍隐约保存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它既有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又融合了印度教的建筑风格,和北京的紫禁城相比,这里的宫殿明快开放,没有令人压抑沉闷的大屋顶,没有不透光的门窗。有的只是像亭台一样的回廊,通风,明亮,没有门,只需挂上门帘,没有床,只要铺上地毯。可以想象,当年的王公贵族席地而坐,喝酒欣赏歌舞的情景。 从这样博大的建筑上,就可以看出当年统一印度的莫卧儿王朝的兴盛与发达。城堡内有莫卧尔王朝国王接见大臣、使节的地方。加汉基尔宫是城堡中的重要建筑物,宫内大院四周有二层小楼环绕,宫墙金碧辉煌,彩画似锦。阿格拉城堡有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登临塔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亚穆纳河对面的泰姬陵,夕阳下,它更具风韵,美得令人心醉。据说当年沙杰汗国王被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望向泰姬陵,思念他心爱的王妃。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看了里边的各个时期的建筑,据说,第三代皇帝喜欢红砂岩,所以红色的建筑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第四代皇帝加修了许多石灰石的白色建筑,但是这些建筑显得有些粗糙。而第五代皇帝,就采用了大量的白色大理石。大理石的建筑更加辉煌壮观,上面的雕刻更是细腻,美丽。 边走边看,不禁感慨万分,印度这样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却是在异族统治下达到了民族统一,也是在入侵者的治理下才有了繁荣和富裕。多么可悲的文明古国。 莫卧儿人喜爱花木和水池,帝王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种着各种花草,美丽无比。已是黄昏时分,太阳的余晖笼罩着城堡,一切都变成了金黄色。我们迷失在其中。 印度的大理石雕刻很著名 (抢牛粪的孩子) (城堡) (宫殿) (走廊) (雕刻)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026-r1276063-journals.html5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