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柬埔寨九日(第三日) |
[游记]柬埔寨九日(第三日) |
2008-06-27 sina.com.cn |
2月27日 没有特别的早起,当昨天计划被意外打乱了后,随意而行成了我在柬埔寨的行动指南。 8点多太阳已经明晃晃的挂在天空,虽然光线还有些柔和。Chroy当我的司机真是走运,不用被每天被逼着早起。早饭一向都是被我忽略的,即使在国外也不能坏了“规矩”。虽然知道每天都有30度的高温,我还是一身长衣打扮坐在了Chroy的摩托后座上,用布把皮肤遮住,比任何防晒膏都管用。 我们的摩托再次风驰电掣在丛林路上,必须用手扶住太阳帽,不然准被风挂跑。但看着被我们赶超的摩托和游客,我心里又掠过一丝丝骄傲的情绪,我在他们眼力是不是会很帅气呢?会不会觉得我有些“花木兰的气质”?这里独自一人的亚洲女孩还是很少的,呵呵,自我调侃而已。Chroy和我交流的时间就主要是在骑行的过程中了,他的话顺着风飘进我的耳朵,多半是问的一些家常话,包括问我的年龄。我如实告之,他不顾仍在奔跑中的摩托方向竟转回头来说我骗他,决不相信我比他大,并且我相信到现在他也还是以为我故意在逗他,无所谓了,毕竟被看年轻是件值得骄傲的事,虽然我还真是希望我依然年轻。 由于昨天下午算是草草浏览了吴哥窟,今天路过它也没有做停留就直奔了吴哥王城(Angkor Thom)。吴哥王城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建。吴哥王城呈正方形,全城共有5道城门,我们首先就来到了南门,城门外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大桥,桥的两旁置有石像,每边27尊,石像高2米半,成半蹲坐状,手托怪蛇物的身躯。他们虽然历经风雨,仍能看出面部或威严或狰狞。那个年代的巨人们瞪大了眼睛看着今时的过客来来往往。我也在他们的瞩目下走过石门,身后几只拉着游客的大黑象尾随着也鱼贯而入。第一次看到当地的大象,个头比北京动物园的同类大了不少,肤色和当地的柬埔寨人一样是黑黑的,这样是不是可以起到天然防晒的作用,还是因为太阳的终日暴晒而变成了黑色。这个问题就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以回答。(发现自己又在胡思乱想了) 摩托前行,很快最先看到的就是吴哥王城的中央寺庙---巴戎寺(Bayon)。Chroy把车停在离Bayon不远的一排小餐馆前,我也下车挎着我的SORNY相机直奔Bayon而去。 巴戎寺,建于十二世纪后期,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闻名。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它共有49座石塔,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它的周围。这49座佛面塔顶部分为四面,四面都雕有巨大的佛面,这些谜样的佛脸,表情各异,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庙宇的建筑结构甚为复杂,还经多次重修改建。其实上面的描述是我从参考的攻略里窃取来的,当我身在其中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它到底有几座塔几张面,而是端着我的相机新奇的瞄着它们,那些诱惑人的“高棉的微笑”。 大概不是节日期间吧,周围只有零星几个陌生游客也在缓缓的巡视着它们。还有一个穿着橘黄色袈裟的年轻和尚用流利的英文在跟一个外国老人交谈,说是交谈,我却明显感觉老人总想抽身离开,但碍于年轻和尚对英文形式交流的渴望而敷衍着。和尚真不应该为难外国人。 并未领悟寺庙真正蕴涵的东西,只是对精美的石刻图案产生了构图摄影的欲望,但又感觉我没有让镜头里的石雕们呼之欲出的能力,瞬间有些沮丧。绕到外围,不幸遇见了日本的大型旅游团队,妇女们各个涂脂抹粉,面对石墙听导游小姐讲解着什么。想到跟团真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幸亏自己还不是七老八十,还有把力气自己按排自己。 我决定抽身而去,回到了Chroy落脚的饭馆。也不能算是饭馆,只是搭起的凉棚下,有几张桌椅,还有几张吊床挂在两树之间。Chroy在其中一张黑布吊床里摇晃着,笑眯眯的看着我走进来。饭馆的女老板招呼我吃午饭,自己感觉还早,就拽起Chroy让他带我去下一个景点。他明显不想起身,呵呵傻笑了两声,告诉我下一个景点就在饭馆的斜对面,只需过个小马路就到了。我手搭在眉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不远处就有石台阶延伸过去。太阳开始变的躁动了,凉棚外开始明晃晃的泛着白光,我整了整装备,还是冲了出去。 对面就是巴方寺(the Bahpoun),登上两米多高的台阶,一条长长的走道笔直的暴露在太阳下。两个胖胖的老外拧着眉头正沿着它走回来,远处似乎还有建筑修补的痕迹,我觉得我不应该继续走进去,里面被封锁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已经呈现烈日的中午,有正确的判断可以节省你不少的体力。 离开那里,我有些漫无目的的闲逛,攻略里的图纸已经被我抛在脑后了,林子里散落着不少庙宇,名字肯定我也记不住,就走着看吧。气温越来越高,长衣长裤的我听到从汗腺里滋滋冒汗的声音。端着相机的手有些肿,并且在逐渐变成红色,行走在这里的人们都象是蒸笼里的包子。 不经意发现飞机上那对小夫妻,热情的打了招呼,交流了一下酷热的心得,就一同爬上了一座庙宇,他们手里有一本专门介绍吴哥窟庙宇的书,他们边做着研究边相互讨论着,看起来很有兴致的样子,虽然他们脸上也已汗如雨下。这个庙可能是叫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总之它有着异常高陡的台阶,据说有多年前有一对法国新婚夫妇来到这里,登这座庙宇时,妻子不幸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死掉了,丈夫很伤心,并捐资修筑了铁制的扶手,能让后来人在如此陡峭的台阶面前不至于忘而生畏,不会再发生那种令人痛心的事。 他们终于忍受不了酷热的煎熬,回旅店去了。我则继续漫无目的的闲逛。周围游人越来越少,不知到是被酷暑逼跑了,还是我游走到了这片庙宇的边缘。我想到了攻略里提到的地雷,那些因连年战争,柬埔寨国土上至今还存有的800万枚地雷。又在乱想了,这里是吴哥城里,如果这里还有地雷的话,那我就能上头条新闻了。我还想到了BF出门前提醒我的一件事,就是找个树阴歇一歇,不要走的急急的看这看那,享受阴凉是很惬意的事情。我想地雷我是无缘碰到了,但我还是可以找到一片阴凉的。古老的有些青苔的石阶上,背靠着同样古老的墙壁,周围没有一个人打扰我,甚至连国内盛夏常常能听到的知了声都没有,但是有风声,有树叶舞动的声音。我喝了口当地买的矿泉水(1000瑞尔/瓶),火炉般的体温稍冷却了些。 重新回到凉棚下,Chroy已经和几个同伴在美美的吃午餐了。见到我进来,他们相互议论了几句,Chroy还露出了不好意思却窃喜的表情。我敏感的神经立刻反映出了些东西,我这个游客看来是他们眼中的“上品”,这么想自己也绝没有沾沾自喜的意思,毕竟他们只是很普通的男孩们。 我也要吃饭了,在暹粒第一顿正经的午餐却不太记得吃的什么,也许是牛肉米饭吧。借这个机会说明一下,在柬埔寨看菜单看多了,你会发现这里的饭以如下品种为主流:蔬菜米饭、牛肉米饭、猪肉米饭、鸡蛋米饭;蔬菜面条、牛肉面条、猪肉面条、鸡蛋面条。所以应该吃的是牛肉米饭没错,价值2美圆,还有一听可乐,那是酷热里最好的解暑品,并且老板娘忘记收我可乐钱:)。 饭饱后,Chroy和几个同伴各个挑选了吊床歇神。我注意到了老板娘的女儿,一个大概4岁左右的柬埔寨小女孩,她长的非常漂亮,大大的眼睛,长而翘的睫毛,偶尔笑的时候很甜,但通常的表情却夹杂着点忧郁。她不时揪揪自己的花裙子,还会摸摸自己短短的头发。她叫LILI,她的脸多数情况下是花的,见到生人多数情况下是害羞的。和LILI友善的玩闹了一会儿,我想是不是应该开始下午的行程了,Chroy又是表现出异常的惊讶,似乎我是疯了,在下午2点左右暴露在阳光下,即使是观赏世界历史遗产也是不明智的。想想刚才被太阳烘烤的滋味,再看看那些吊床,午睡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在午睡前我收到了张京韬发来的一条短信,说他的一个朋友从成都也到暹粒来玩了,但没有带足够的钱,又是个女孩,希望我能帮她一下,借给她60美元,回到金边他会还给我的。我对张京韬是充满了感激和信任的,这个小小的请求自然没有问题,回了短信表示她到后提前给我发短信,我帮她找住的地方,其实我的房间还有一张床。随即翻身陷入吊床里,很快进入梦乡…… 出于对未尽观光事业的惦念,我还是不自觉的从美梦中醒了过来,并残忍的拽起了睡的不亦乐乎的Chroy。这此他实在没有的可说了,毕竟他是我雇来的摩托司机,总是躲在凉棚下,实在说不过去。揉了两下惺忪的睡眼,麻利的载我继续上路。上帝啊,摩托车的后座被太阳烤的滚烫,屁股象是坐在了烧红了的铁板上,咬咬牙关,摩托已经飞弛起来了。 我们不久就开出了吴哥王城的北门,在进到圣剑寺(Preah 圣剑寺(Preah Khan)规模相当大,最初作为佛学院的时候有1000多名僧人在此修行,后来才改作国王的住所。圣剑寺的结构严谨完整,主殿中纵贯东西的中央走廊两旁不时会有一些与之交叉的小厅。在吴哥的众多寺庙里,从来没有“请沿此路参观”之类的指示牌,除了少数地方出于安全原因写着no 天气还是热的要命,我几乎有点行尸走肉式的游荡在走廊里。眼前精美的石刻早已经使我产生了审美疲劳,但总要走一边,大老远来了(真是狭隘的旅游思想)。最糟糕的是这结构严谨完整的圣剑寺里竟没有厕所!我迫不及待的钻进丛林解决问题,幸亏这里游客很少,如此糗事说出来实在是不好意思!恢复一身轻松的我重新回到走廊里,在交叉的小厅里,凉风习习,坐在厅中央的石凳上避暑,自我感觉好了不少。 这时几个外国人也出现在走廊里,似乎也看中了这块宝地。我们交流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hot!”,“yes, too ANGKOR 现在回想起来,在柬埔寨被问到最多的三个问题是:where you from?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b7b01010080mv.html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