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北海道流浪の旅,DAY2 小樽Ⅱ——《小时候》,长大后发现世界真的不同,不知该往哪走,还是在原地不动

北海道流浪の旅,DAY2 小樽Ⅱ——《小时候》,长大后发现世界真的不同,不知该往哪走,还是在原地不动

2011-08-05lvping.com


  外面的雪停了,午餐时间已过,发放传单的老人也不知踪影。

  踱着慢悠悠的步伐,走过浅草桥。

  从哪里传来优美的、似曾相识的音色,在午后静悄悄的街道上空盘旋。

  闻声寻去,原来是海鸣楼。

  至少有十年,不曾听到八音盒的声音了——应该更久才对。

  架子上一排排金色的、梳子似的金属弹片,在滚筒的转动下,发出悦耳的声音,清脆、动听。

  在这里,顾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和盒子,由工作人员组装起来,从而避免了客人买到千篇一律的产品,同时也缓解了店内的陈列压力。

  店长是个头发有些花白的欧吉桑,他带着小巧的老花镜,穿梭在收银台和陈列柜之间,行头与钟表匠有些类似。常年与八音盒打交道的他,看起来神态轻松,动作轻盈,不时从他与顾客的谈话中听到笑声。《红猪》中的波鲁克,想来也有这样一面的性格,戴着飞行眼罩,与爱好和平的人们谈笑风生。

  店内的曲子不断的变换,这会儿正在放着《月亮代表我的心》。听着撩动琴弦的音色,想着滚筒转动的画面,一根根轻微颤动的齿条,手指不由的伸在空中,律动起来。在所有的乐器中,我最中意钢琴那种按下琴键,干脆、轻柔、时快时慢,带着布鲁斯风的感觉,此时的八音盒,也发出同质的声音。

  一曲演罢,发现店长正微笑着看向这里,我也回以点头致意。

  离开海鸣楼,走出一条街,身后依然传来若隐若现的音色。

  继续向东的这条街两侧,参差栉比的排列着很多小店,其中大部分是经营玻璃制品为主的饰品店。

  玻璃制品在这里被称为“哨子”,它是小樽另一种浪漫的代表。琳琅满目的玻璃用具、艺术品、饰品遍布整条街,让人眼花缭乱。女孩们到了这里,恐怕会难以挪开脚步,如同站在糖果摊前久久不愿离去的孩子一样,心中满是祈愿。

  就这样,花费着平日里积攒下来的目光,游走在不同的制品上,心中不时为某件的精致性和创意性所叹服。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玻璃制品过于耀眼,且大部分都做的很小巧,久而久之,还是会感觉到审美疲劳。在走到一半的时候,我索性抛开制品本身,观察起店铺的特色来。

  大正哨子馆外的雪人,堆的与众不同,很有喜感,让人过目不忘。回想起之前走过的路旁,几乎每家店铺门口都有各种雪人站岗,不难看出这里的人们对雪的偏好及未泯的童心。

  小樽浪漫馆的名字起的不错,店内布置仿照中世纪的贵族家庭,华丽的吊顶灯,照耀着大厅中林林总总的一切。在夜间,恐怕会让人炫目的睁不开眼。

  自然工房则以小巧的木制品为主。一进门,就看到动物们整整齐齐的坐在沙发上,它们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什么。我不忍开口打扰这样集体静默的环境,也就无从得知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店铺的脚落里,聚光灯下,摆放着一处小型神社,供奉着猫仙们。

  招财猫源于日本,一直都被视为招财招福的吉祥物。关于它的说法五花八门,有公母猫之说、左右手之说、手的高低之说、赏味期限之说等等。而从这家店里供奉的猫们看,店主说不定是个贪心的家伙。

  路程走过三分之二,雪的形态又发行了变化。

  今天的雪,确实很奇特:时而是鹅毛般的大雪片,时而是绿豆般的小雪球,有时又会细如沙砾,或是忽然停止。一分钟的时间里,雪在这些形态中不停的随机切换着,就像魔术师手中的帽子。阿甘也说过:

  “My mom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鼎鼎大名的北一哨子三号馆近在眼前。它是北海道最有规模也最有历史的玻璃工坊“北一哨子”的一部分。这个坐落在老仓库里的陈列馆集博物馆与商店的功能于一身,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店内人头攒动,比之前到过的任何一个玻璃制品店的人都多,商品种类更加丰富。玻璃外罩的煤油灯、惟妙惟肖的动物、精巧透明的杯子,让人爱不释手。价格自然也不菲,手指甲大小的玻璃鱼要价近300円,合人民币20多元。服务人员站在柜子旁,双手摆在身前,见到顾客便微笑着略微鞠躬,并不像国内很多商场内的导购员,总是滔滔不绝的介绍着商品,让人反感,伺机逃离。

  前面不远就是童话十字路口了,走的有些累,便来到六花亭甜品店休息。

  小樽的甜品也是其一大特色,北果楼、六花亭、洋果子等甜品店,恐怕会让女性纠结在爱恨之间。点了一杯新推出的红豆冰激凌,坐在二楼的桌子旁慢慢品赏。俯身看着楼下有着夸张购买力的人流,转瞬间就将一座小山似的巧克力扫荡一空。王屋太行也不得不汗颜,进而心中惴惴不安,现代的“愚公们”,能力超凡。

  收银台里的服务生们,不停的做着包装、收款、找零、道谢的工作;而负责室内销售的人员,则不时推着装满货物的小车,补充货源。

  人们对于“甜”的追求,经常置于其他感官之上,无论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然而,构成现实的却总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所以在生活的这个圆中,降低对“甜”的期望,转而适应、熟悉假装遗弃在背后的感觉,才能最终体会到温暖。

  走出六花亭,身后的收银台外依然排着长龙。

  这条路的终点到了,界町大街的的尽头,童话十字路口,日本最大规模的八音盒商店——小樽八音盒堂就坐落在这里。

  如果将数以万计的八音盒,一下子呈现在你的面前,恐怕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三层的木质结构,内部空间很宽阔,幽暗的灯光零零散散的点缀在屋顶,让整个大厅充满浪漫的气息。

  耳朵和眼睛非常忙碌,古典的、现代的;玻璃的、木质的;大号的、小巧的;彩色的、纯色的,无所不有。不时听到顾客们试听着叮叮咚咚的声音,广播里也流淌着轻柔的八音盒曲。

  小樽是八音盒的天堂,又是一座古典的玻璃工艺城。将精致的玻璃制作工艺运用到八音盒上,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北国广阔的天、奇妙的海、飞舞的雪,欧式的街景,都被描绘在晶莹剔透的玻璃制的八音盒上。人们在品味音乐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北海道旖旎的风光。

  与海鸣楼一样,三楼的工坊,也提供八音盒的组装业务,顾客可以在密密麻麻的曲目单上,选择好自己中意的歌曲,连同在楼下定好的盒子,一同交给工作人员。用不了多久,就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相对来说独一无二的八音盒。

  我摘下一款挂在墙上的木质八音盒,相框中镶嵌着涂鸦风格的简笔画,一个小男孩在咧嘴傻笑,旁边用日文写着些什么,只看懂了“君の笑颜”几个字。拉下相框下方的绳子,《君をのせて》的前奏便被娓娓的演奏出来。听着这乐曲,再去看那几个日文字,似乎理解了一些。

  从何时开始,忘了灿烂的笑,我不知道。而你的那些笑容又会在何时重新绽放呢?

  走出八音盒堂时,已是下午5点。正巧赶上门口的蒸汽钟每隔15分钟一次的报时。简短的气鸣声宣告着夜幕的降临,如同至此开启童话世界。街灯亮了,店铺门口的各色雪灯也被一一点起,今天的重头戏即将开始。

  沿着来时的路,往浅草桥方向走去。白天看到的一些雪人,现在笼罩在温馨的烛光里。

  夜晚的运河中,漂浮着点点亮光,河道边小路上的积雪里藏一丛丛烛火,这便是小樽雪灯之路。

  置身在冰罩中的矮矮的烛火,映现出朦胧的橘黄色,使得在晚上本该呆板、灰暗的雪堆,重新焕发出透亮的神采。停滞了一段时间的雪,也在这时重新飘落,唯恐错过了2011年北国小城冬季里最浪漫的一晚。

  人流缓缓移动在一公里长的小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情侣们在瓦斯灯下的雪堆旁拍照。看来,即便非我本意,还是打扰了别人三三两两的清梦,不由的对陪伴我的风雪苦笑了一下,今天的鸳鸯池里注定要浮上一匹无可奈何、勉为其难的河马来。

  走着走着,耳边忽然传来一段熟悉的对话声,回头看去,一对男女正在商量着如何开口让路人帮忙照相,地道的北京腔。在这里碰到来自同一个城市的人,听着他们有些窘状的谈话,让我心中有些好笑。一通寒暄后,我接过相机,为他们合影留念。看着他们摆手离去的身影,我也伸出右手举在空中,之后,风雪依旧。

  “要用心记住这条路,因为此生你不会再如此见到。”它仍是没有征兆的就出现在了我回身的路上。

  是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舞舞舞》的主人公在多年魂牵梦绕后,终于重新回到札幌的海豚宾馆,然而无论是宾馆本身或是喜喜、教授、羊男,都已不再,《寻羊冒险记》早在那时便终结了。

  不知不觉,踱着的脚步已停在中央桥。风雪让人睁不开双眼,眼镜片上有些冰晶,于是视线模糊起来。当我站在桥上,静静凝视小樽运河,没有人知道时间的意义。那些沉默伫立的楼,就像这生命虚无方向。

  离开运河,向着车站的方向走去,在路旁又看到了白天那只窥探玉米的棕熊的北极胞兄,为何姿势都一模一样?

  在离车站两条街远的地方,我看到了旧手宫线迹地。

  这是一条始建于1880年的铁轨,是北海道最古老的铁路的一部分,它废弃于1985年,现在是小樽当地的一个景点。在雪灯路期间,这里被称为手宫线分会场。

  顺着铁轨铺设的方向,走在略显狭窄的通道中,这里的雪灯没有运河会场的精致、透亮。不过,我仍然看到了一些独特的东西。

  从入口处进来没多久,一个用雪搭建的回旋滑梯出现在道路右侧。两人多高的雪堆上,接连有游客坐着轮胎呼叫着滑下来,其中不乏很多成年人。他们的重返童心与我无关,我所在意的是另一群人。

  在滑梯的一侧,每隔一米左右,就站着一位志愿者。每当游客在滑梯下起身后,他们便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着轮胎,直到将它送回初始点。

  从小樽雪灯路的官网上,曾经看到过募集志愿者的公告,报名者既有本地的居民,也有外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在活动期间,他们都会无偿的进行维护工作:每天下午1点到5点,对雪雕进行修复、检查;5点之后则开始点燃蜡烛,并至此不间断的维持蜡烛处于点燃状态直到晚上9点左右;9点半活动结束之后,还要负责蜡烛的回收。

  风雪中,滑梯旁的志愿者们一边进行着扔轮胎的体力工作,一边大声邀请路人参与。我举起手中的相机,以此表达自身的敬意。不远处,一位蹲着点火的志愿者,也成为了我镜头下的一部分。

  在一栋几乎被雪掩埋的住宅门口,我看到了一小堆聚集的人。走上前去,才发现人群中间站着三位老人,她们头戴落满雪花的帽子,围在一个炉子前,向路人派发烤好的土豆块。见到我迟疑的目光,其中一位穿着鲜亮黄色外套的老人,主动递上来一块,笑着说道:“どうぞ(请)”,于是我不再推辞。

  “おいしいです(好吃),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我所能表达的日语水平,仅此而已。

  不长的手宫线,很快就走完了。返回入口的路上,志愿者们依然在努力的工作着。不知今年的雪灯路,他们走过了吗?

  到达车站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推开门的一瞬间,我又回头看了一眼夜幕下的小樽,它依然安静、纯洁、浪漫。我默默的将这样的小樽记在心里,希望记忆永不消失。

  列车重新行驶在白天来时的铁轨上,离小樽越来越远。

  回想起一天中走过的路,我似乎回到了小时候。静静的运河、昏黄的瓦斯灯、精巧的玻璃制品、动听的八音盒、朦胧的雪灯路,这些给予我的感觉,似曾相识却又久未蒙面。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从起点出发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说着再见。当我回首的时候,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站在那里向我挥手,然而再也回不去了。久而久之,便连回首的勇气和想法都不复存在。今日的小樽之行,让我重新看到了某个阶段中的自己。

  现实总是用尽各种方法,来提醒人们,他们生活在其中。某天,当你忽然感到彷徨时,才会发现未曾体会惶惑的那些日子是多么的幸福。于是,总要面临着选择。

  南拳在《小时候》里唱到:

  “小时侯 我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

  “幻想长大以后能实现从前做过的美梦”

  “长大后发现世界真的不同”

  “不知该要往哪走”

  “还是停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我无力再逃脱”

  “眼看着时间溜走”

  “想回到小时侯”

  与其如此,何不在身处幸福的日子里,就抱着感恩的心,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去构建未来呢?如果被甜蜜包围时,只去享受和幻想,不去播种,那如何能保证在这个阶段过后,依然保有回首的勇气和笑容呢?无数的例子演绎着昨天还是充满激情的生活,隔天便陷入无趣这样的剧目。人都是喜欢享受甜的,及时行乐,没有几人愿意拿出一部分眼前幸福的时间去构建未来那也许并不明晰的路。

  世界一直如此: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但在这之前,请务必先尽力随心播种,之后即便身在这世界中,也能知道要走的方向。

  没有了熟悉的环境和人的浸渍,在这里,我总会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中。而每当这时,时间总会悄悄拨动表盘,让自己前进的更快。这一切都被它看在眼中,却从未为此说过只言片语。

  走出札幌站的闸机后,我径直向北出口走去,那里的购物大厦中有很多吃饭的地方,晚餐已决定在此解决。乘着直梯来到7层,走了一圈才发现,店铺的门口几乎都有人在排队,或坐或站,想必是因为车站附近的原因。旋即作罢,一层层的往楼下走去,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人少的地方。

  三层的电梯旁,有家书店,名为“札幌弘荣堂”,规模不小,可悲的职业敏感驱使我走了进去。

  第一次逛日本的书店,有些新奇,图书陈列方式倒是与国内差异不大。显眼的位置上摆放着最新的期刊,《少年JUMP》周刊倒是比想象中要厚很多。我所中意的《ONE PIECE》,在日本的销售已突破2亿册,惊人的数字。店内还摆放着很多口袋本的图书,它们大多是畅销书的瘦身版,文字竖排、尺寸小巧、携带方便。

  即便有着“神圣”的职业感,我依然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生存本能的抗争。简而言之,肚子咕咕作响。于是,在巡视一圈之后,我迅速离开。

  看着楼梯口的介绍牌,忽然想起“背包客栈”上介绍过的炸猪排盖饭,顿时眼前一亮,直奔地下一层,在别人看来,那也许是目露凶光。

  经过十分钟的搜寻,终于在通道的角落里看到了白色的“和幸”二字。橱窗中,炸猪排们畏畏缩缩的看着眼前的男子,他目露凶光,结结巴巴的跟柜台里的女孩说着什么,同时还深深的咽下了一口口水;橱窗外,我用发亮的眼神,简单的日语、英语、手语跟柜台里的女孩点着餐,同时欣慰的咽下了一口苦水——吃个晚饭可真不容易啊。

  回宾馆的路上,我在便利店里,又买了明天的早餐和水,为之后的行程做点准备。

  一进屋,疲劳感顿时涌了上来。简单的洗漱之后,我打开电视,坐在凳子上,像模像样的说了声:“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随机挥一挥衣袖,带走了桌面上所有能食用的云彩。

  心满意足的来到浴池,用42度的热水让自己慢慢温吞吞起来。

  一对父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淋浴,孩子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模样,父亲大概在四十岁左右。小小人在喷头下做着淘气的抵抗,大人一手拉着他,眼神却漠然的望向别处。他们就如同身在小樽内外的两种人生。在其里,有着小时候虚幻的幸福生活;在其外,则是冰冷的近乎无情的成人世界。

  看到露天的池子有雪花飘落,我起身来到室外。

  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雪中的泡汤。

  虽然不是真正的温泉,但我依然感受到了冰与火的交融。大片的雪花落在我露出水面的肩膀上,逐渐融化,只留下丝丝凉意,而热水的温度,又让我略微出汗。拿掉顶在头上的毛巾,望着无数的雪花从天而降,任凭它们落在我的脸上。融化的雪化成水珠,顺着脸颊流下,仿佛我在流泪一般,小樽的雪灯已经熄灭了。

  在浴池外的凳子上,对着镜子吹干头发,我穿着宾馆提供的睡衣回到房间。万籁俱静,已是深夜。

  来到北海道只有两天,我却感觉自己曾经沉睡过几个世纪。

  “睡吧。”我听到它说。声音恍惚来自冥冥的远处。

  全文图文版请见:http://seaocean3.blog.sohu.com/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96-r1329770-journals.html2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