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北海道流浪の旅,DAY1 札幌——《简单爱》,像这样没烦忧,唱着歌一直走

北海道流浪の旅,DAY1 札幌——《简单爱》,像这样没烦忧,唱着歌一直走

2011-08-05lvping.com


  “すみません(打扰了)。”

  飞机停稳后,“阿部宽”指着我头顶的行李舱对我说。我点了点头,让出位置,他便小心翼翼的拿出放在行李舱内的东西,之后又对我点头致意。这是我此行听到的第一句日语(也是之后的日子里听到的最多的日语之一)。

  随着客流走出通道,迎面站着几个日本的空姐,个个面带职业微笑,一边鞠躬一边分别用日语、中文、英语、韩语说着:“欢迎来到北海道”,声音甜美。久闻日本在礼节上甚为细致,从踏入机场的第一刻起,就体会到了。往前走出不远,就到了入境检查处,S型的队伍排的整整齐齐,环顾四周,各色的人们握着各色的护照,相互间低声说着各色的语言。队伍的前端,有两位工作人员,在逐一检查每位等候入境旅客所填写的表格,并熟练的用相应的语言给予指导。轮到我的时候,一位男工作人员快速浏览了表格内容,随即笑眯眯的用中文对我说:“很好。谢谢。”

  在接受了入境审查、盖章、照相,并伸出双手食指(不是中指)按下指纹后,我来到了机场内部。

  虽然不懂日语,但在日本的很多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商场内,都有多国的语言说明(日、中、英、韩),加之语句中本来就有很多的汉字,所以我并不担心理解能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日语。

  沿着路标的提示来到地下一层,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JR旅客服务中心,标记是一个“?”,这里是外国旅客经常聚集的地方。拿了排队的小条,正翻看着旅游介绍,一个案所内负责接待的女孩走上前来,问我有什么需要,中文说的很标准,应该是看到了我手中的护照。在她的引导下,我坐在了一位剪着齐肩发的工作人员面前,而那位女孩又去帮助其他的旅客了。

  “Can you speak Chinese?”看着对面职业的微笑,我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点点……”“齐肩发”双手合十,略带窘状的用中文对我说,看来跟我的英语彼此彼此。

  我心里偷笑着着掏出便签纸和圆珠笔,在纸上分别写下“3日 JR PASS,函馆 预约,Ticket 1040円”,并点头说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她笑着点头回应,起身离开了。没过多久,她拿着东西一路小跑回来,大气都没喘一下的就将材料摊开在桌面上:一张JR PASS的申请表,一份列车时刻表,一张新千岁机场到札幌站的车票(价格1040円)。简单的填好申请表后,她将打印的JR PASS双手递给我,并附上了一张中文版的使用说明。随后,我在时刻表上圈出了2月14日早上去函馆的车次,并在纸上写下“窗侧”,她立刻心领神会,打出一张车票,连同机场票再次双手奉出,“どうぞ(请)”,我微笑着接了过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我们就像是接头似的、无声息的完成了这一切,场面堪比《Hustle》。这样的交流方式,被称为“笔谈”。对于不会说日语的国人和不会说汉语的日本人,贪点汉字的小便宜,还是必要的。

  拿着机场线的车票,顺着头顶的“JR线”标识,很容易就找到了乘坐列车的地方。随着人流登上自由席,在座位上坐定下来,此时已是札幌时间下午两点多,周围或坐或站,都是与我看不出太大差别的日本人。车厢不长,人虽然多,但是并不觉得拥挤,隔壁的男子在摆弄手机,屏幕上的日语伴随着他快速按动的手指不断被“生产”出来;右前方过道中的几个女孩在谈笑聊天,一身学生打扮,画着或浓或淡的妆;她们身旁是坐在专座上的抱着小孩的妇女,一脸倦容的望着车窗外。我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些画面。

  车动了,速度不快,原本窗外的高楼和广告语逐渐被的较为稀疏的二层小楼所替代。这些房屋连成一片,用较窄的道路隔开,很多住户都拥有车库。想着之后的几天,都可以漫步在这样的道路上,跟完全陌生的人擦肩而过,心中充满期待。

  30分钟后,列车缓缓驶入札幌站。

  出站的时候,没想到车票还要回收,打破了我收藏的念头,无奈,只好按着前面的旅客的样子,“潇洒”的把车票递进了闸机,一去不返。札幌站内的人远比新千岁机场的多,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又走向八方四面,怀着不同的心事。由于是周六,我并没有看到很多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看着手中从服务中心拿到的札幌市区图,来到北出站口。

  站前广场上一尘不染,回头看看有着金属与时尚气息的“札幌站”三个字,确认自己真的来了。

  第一步,要办理好住宿问题,这样才能轻装出发。地图上显示的酒店地址,一目了然,从车站北口出来向左(东)走,第一个路口向右(南),经过了“かに本家”(螃蟹本家),3分钟后,就看到了CROSS HOTEL那大大的“X”型标志。

  虽然是第一次来札幌,但是这个城市比起北京来说,迷路的几率要小得多,因为这里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是北京所不具有的,例如:城市的道路依照横纵被分成了网格状,并以线条来命名。以地铁南北线为界,向西即西1条、2条直到很多条,向东即东1条、2条直到很多条;以地铁东西线为界,向北即北1条向南即南1条……以此类推。每个路口都对应着一个唯一的名称,如“南1西8”“北2东6”,同时在路口也设立有同样名称的实物路标,这样在对照地图的时候,便很容易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CROSS HOTEL是一座外表时尚的商务酒店,共有18层,门口停着一辆展示用的BMW X?(型号忘了)。我随着电梯来到二楼接待处,用英语与前台的女孩交谈,并递出入住确认单。在她核实信息的空挡,我扫视了大厅:一架钢琴停在入口;宽大的沙发旁是一个陈列唱片和奖项的玻璃柜;墙上贴着一些照片,隐约可见签名。在之前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得知酒店里不定期的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乐队举办活动,果然如此。

  整个大厅与酒店的外观保持一致,给人以简明、时尚的感觉。

  回过头来,女孩正笑眯眯的递上房卡。随后,她跟着我来到电梯前,轻按楼层,退出电梯、鞠躬、道谢,动作一气呵成。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她的身影一直保持着鞠躬不动,暗想日本人的礼仪,真不是盖的。

  7009房间到了。除了干净还是干净,没有异味。拉开窗帘,能看到进来时的道路。房间虽小,却合心。

  将尽量少的必需品装入背包:札幌地图、景点资料、圆珠笔、便签纸、相机、PSP。踏出酒店正门,将自己藏在帽子里,放松心情,同时把曲目调整到《简单爱》,希望自己也能像歌词般的简单下来。

  “我想带你骑单车,我想和你看棒球”

  “像这样没烦忧”

  “唱着歌一直走”

  向南走过两个路口,来到钟楼。

  略有西洋的风格,第一眼看到它,让人想起《不能说的秘密》里那个被拆掉的音乐教室。虽然处在高楼的围抱中,黄金地段,但钟楼的周围还是比较空旷的,可以看出人们对它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的尊重与关爱。雪后的景色,映衬着钟楼古旧的风格,行人们或默默从这里走过,或驻足拍照,用不同的方式体会着1878年的札幌记忆。

  我对于旅行,始终是抱有偏好的。不喜欢去过于繁华的地方,尤其厌恶所谓的血拼团,如果周围是同样的高楼大厦,同样的人流车流,同样的商品,甚至同样的语言,那旅行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不过是处在不同地点的影子罢了,没有思想只有物质概念,与一面墙壁无异。体会文化、感受风情、增长见识、转换心情……每个人都应该从旅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我又是来找寻什么呢?《寻羊冒险记》里的背部带星纹的羊吗?

  钟楼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稳重的站在那里,似乎这就是它的回答。在驻足的人多起来,报时钟敲响四下之前,我带着疑问离开了这个一个多世纪前的农校练武场。大通公园里人头攒动,第62届札幌雪祭热闹非凡。

  与其说这里是一个公园,其实更像是楼宇与道路间的城市绿化带,雪祭期间被自东向西分为12丁目。抬头望向东边的札幌电视塔,时间显示着:下午3点50分。

  来到2丁目的滑雪场,一个又一个的选手踩着滑板或雪橇跃向空中,以各种姿态努力的与地心引力做抗争,其中不少人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

  少年,你将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信步于人群与雪雕群中,感慨主办方确实花了不少的心思和工夫。从宏大的建筑到小巧的房屋,从全家福到独身像,从人到物,无不透出专业与用心。路旁站着的服务人员,面带微笑,不停的喊着“どうぞ(请)”来维持秩序。各种食品与商品贩卖店的老板,用尽浑身解数,站在小店前招揽客户,说出的话虽然听不懂,但声调抑扬顿挫,久而久之竟有种唱歌的感觉。

  时间在这里缓慢而充实流动。

  人们或携家带口,或成双入对,或朋友相伴,在各个雕塑间穿梭往复。“V”字的手型遍布四处,欢乐的谈笑充满周身。穿着裙子的日本女孩,完全无视零下的温度,即便冻得瑟瑟发抖,也要把美丽与文化贯彻下去;情侣们有的在招呼路人帮忙照相,有的低声商量着什么;孩子们拉着父母的手,新奇的问这问那,还有一些围在纪念品或食品摊前,久久不愿离去;老人们则小心翼翼的走在雪路上,偶尔驻足于带有时代记忆的作品前,唏嘘时光如梭。而我,如忠实的摄像机抑或观察者,将周遭通通按其本貌记录下来。

  “融入其中,你能体会到别人所无法体会到的感觉”,它说,“即使你是孤身一人。”

  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转过12丁目向南,来到了会场的另一侧,一眼望不到头的路通向前方的电视塔,两旁依旧是造型各异的雪雕。乔巴、路飞、奥特曼、哆啦A梦、马里奥……能逐一说出这些名字,让我颇为得意,如若周围无人,怕是可以跟动感超人做同样的动作,发出同样的笑声——“哈哈哈哈”,我还是忍住了,低调些才能生存的更久。

  来到7丁目的路口,我决意右转,朝着下一站狸小路走去。

  路过S-E便利店,一进门便听到服务生喊出:“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我点点头,步入店内。各种似曾相识的商品摆满了货架,只是名称换成了日文,随便挑了几种算算价格(人民币):碗面9.4元,袋装薯片11.8元,瓶装盐15.8元,300克沙拉酱19元。一边琢磨着收入问题,一边从冰柜中取出一瓶看不懂名字的饮料。

  接过找零,听完服务生事务性的回答,我道了声谢,走出便利店。喝着198円的饮料,站在路边,看着地图确认方位,随即左转,继续行进。

  关于狸小路名称的由来,我不得而知,想必是因为有狸猫之类的动物出现。对于狸猫和浣熊,我在概念上一直分不清楚,总觉得它们是一种动物,相比之下,浣熊的样子更合心意。有狸猫(或者说是浣熊)畏畏缩缩走过的小路,便是狸小路,姑且就这么定了吧,我向周围宣示到,然而无人鼓掌,也没有鲜花奉上。罢了,我何必为一只或许多只狸猫耿耿于怀,何至于,简直莫名其妙。

  再抬起头时,右前方已经出现了“狸小路6”的标志。

  全长约一公里的狸小路,共分为7段,称为1丁目至7丁目,在这条笔直的道路两侧,是200余家包含吃喝玩乐各个方面的店铺。

  顺着6丁目向东,路过小有名气的拉面馆“初代一国堂”,由于晚饭地点已定,我未作停留。时值周六晚上6点,商业街里的人却不多,天色暗了下来,通道内外由于灯光的差异,恍如两个世界。人们或是在特产店、海鲜店、药妆店里挑选商品,或是在小饭馆外排成一列,一切井然有序。

  一路走来,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弹子球店了。日本的漫画及文学作品中,经常提到这一场所。

  日本的弹子球店,不同于国内的游戏厅,放眼望去,顾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从公司职员到家庭主妇,从中年男子到白发老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与自己同类的人。店铺大都以两层楼居多,从上到下,整整齐齐摆放着几十甚至上百台的弹子球机。无论游戏的名称叫什么,都只见银灰色的小钢珠在其中弹来荡去。

  村上在《1973年的弹子球》中写道:“那年秋天一个黄昏俘获我的心的,其实是弹子球。”之后,主人公便开始了寻找弹子球机的旅程。直子、双胞胎女郎、同宿舍的长发少女,个个美貌温柔,都不曾俘获过他的心,为何偏偏对一台弹子球机念念不忘呢?站在一排弹子球机前,我第一次设身处地的思考起来。

  “找得我好苦!”主人公说。

  也许1973年的弹子球机,远比40年后今天的人更有感情。人如机械,机械如人,在这个发达的社会中,再也难以找到可以进行感情交流的人。正因如此,常常处在不知自己是谁的惶惑中。

  “走你、我应走的路。”我对主人公说。思考随即停止,再深想下去,恐怕会影响到旅行的心情。

  狸小路2丁目有一家宠物店,布置的可爱而温馨。路人多在这里有所停留,看着橱窗中的动物们打闹嬉戏。女孩们纷纷约定似的喊着:“かわいい(可爱)!”声调弯曲向上。对国内的宠物店没什么印象,所以看到价格的时候,一时也不知是贵还是便宜。不过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怕是不菲吧。

  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地热毯、清洁的饮水、定时的喂养,看上去生活的也不错,除了没有自由。每天上班时在等车的车站,总会看到一两只流浪狗等在早点车旁,用乞怜的眼神望着一个个购买早点的路人,常有爱心人士前来喂食,之后的时间便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相比之下,哪一种生活更幸福呢?

  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两只狗的战争,当“小白卷”败下阵来,“黄小子”重新占领山头的时候,我向旁边围观的女孩道了声:“すみません(打扰了)”,绕过她离开了宠物店。

  在1丁目的尽头,我仍然没有找到狸猫(浣熊)畏畏缩缩的身影,不禁有些泄气。《幽游白书》中报恩的狸猫(浣熊)用一片叶子放在头上,翻个跟头变成人形,怕是这里的小家伙们也会这一招吧——只是尾巴是藏不住的。旋即返身折回,边走边看着路人的身后。在我敏锐的观察力下,最终还是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

  这个伪装成乔巴的人想必与狸猫(浣熊)有所关联。

  天黑了,晚餐时间来临,目标是薄野区的达摩成吉思汗烤肉本店。

  夜幕下的薄野区,让整个札幌显得更有活力。大块的霓虹灯招牌,显示着各家的店名和不同的广告内容,在其中我看到了田村正和刚做过广告的北海道全麦啤酒。

  田村正和是我喜欢的日本男演员,尊称“老爷子”,虽然年逾六旬,依然风采不减。第一次知道他是在日剧《古畑任三郎》中。他所塑造的风度翩翩、聪明绝顶而又有点小毛病的警察古畑任三郎让我很是中意。之后又陆陆续续看了他主演的《夫妇》、《回首你已不在》、《美丽的人》、《告发—国选辩护人》等等,越发觉得这位老爷子演技出色,为人地道。

  过了地铁薄野站,雪祭冰雕分会场到了。

  路中央摆放着多是动物造型的冰雕,个个晶莹剔透,周围的灯光在冰中朦胧的折射出来,平添美感。路旁饭店的服务人员,站在店外卖力的招揽客户、散发传单,面带笑容,主动但不强迫。冰雕的静与店员的动同时存在于这里,共同勾勒出夜札幌的魅力。

  所谓百密一疏,标有达摩烤肉本店位置的地图落在宾馆了。

  努力回想“背包客栈”上的描述:S-E附近,有个小型停车场,邻近札幌水产市场。对照地图的方位,绕了三十分钟,这些标志都找到了,竟然还是没有达摩本店的踪影。其间路过鼎鼎大名的“拉面横丁”,也只是稍作停留,一心想着烤肉、烤肉、烤肉。

  再往前去,便是薄野红灯区了,我在路口停下来,轻叹一口气,走进“味の羊ヶ丘”烤肉店。

  店内地方不大,却很热闹,人们坐在略显拥挤的吧台前,吃着烤肉喝着啤酒。热闹的是氛围,是忙碌的店员,是点菜与上菜的敬语,而非国内所谓“文化”般的吵嚷。对着热情的大婶道了声抱歉,请她拿来中文的菜单,一通指指点点后,晚餐正式上桌。

  喝着地道的北海道啤酒,吃着知名的成吉思汗烤肉,不限量供应的豆芽、洋葱和圆白菜,听着周围男女老幼低低的交谈,一个人体会着原汁原味的日本生活。

  今天早晨,我还在空无一人的北京地铁中,现在却已身在北海道一个坐满日本人的烤肉店里,这感觉委实奇妙。旅行这件事,本来就应该像这样充满未知、期待和满足,失意也未尝不可。也许在这样的旅程中,我能忘掉自己或是找到自己,清空封闭圆环里虚幻的郁感,重新振作起来。

  旁座的女孩结账离开后,接替上来的男子一直默默喝着啤酒,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相较于店内其他的顾客,我们二人这边就像被光束从头顶照射,光束里外,别样人生。当男子拿起第三杯啤酒的时候,我转头看了他一眼,他目光空洞的盯着空间中的某处,像要把那里看穿一般,旋即感觉到了我的注视,微笑着向我点了一下头。我举起酒杯,他愣了一下,也拿起自己的杯子,与我完成了空气中的碰撞,双方更加恣意的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于是,头顶的光束散去,整个小店终于融为一体。

  横扫完桌面上的食物,将最后一口啤酒顺入胃中,付款,道谢,出门。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半,薄野商业区的人多了起来。为了给明天的行程保存些体力,同时考虑到之后还有时间会来这里,我开始往酒店的方向走去。

  晚上的札幌电视塔,比白天亮丽许多。支付700円便可登上90米处的展望台,环视札幌夜景。塔下有个小型的滑雪场,不少人在里面练习摔跤。从贩卖纪念品的小店里传出类似动画片主题曲般的声音,走上近前,原来是用卡通风格制作的关于电视塔的宣传片。

  再次路过钟楼,白色的景观灯,白色的建筑,白色的雪。这种颜色总给人以简单、干净、纯洁的感觉。契合活力的札幌,让人忘忧,使得这一天过的完美而充实。

  回到酒店,放下背包,我来到了顶层的浴池。

  浴池分为室内和露天两种,不知是何缘故,现在并没有人。我泡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抬头看着札幌的夜空。由于刚下过雪,天空中看不到闪亮的星,只有如只言片语般的云飘过,就这样盯着那里,许久。想起烤肉店里与我碰杯的日本男子,表情略有落寞,不知他又为何所困。

  清空脑袋,我潜入水中。

  疲劳感消失,我坐在房间的椅子上,边喝啤酒边看电视,没有困意。有关于植物种植的,主妇们美滋滋的拿着自己种出来的物产在那里介绍着;有娱乐节目,主持人夸张又搞笑的表演着什么;有政治新闻,某位议员发布了何种讲话;有天气预报,东京下了大雪……也许在我旅行日本期间,世界的某地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说不定,不禁有点惴惴不安。

  床头的时钟指向11点,我上床关灯,困意随即如张开的黑色大网铺面而来。

  朦胧中耳边传来它低声地清唱:

  “我想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

  “爱能不能够永远单纯没有悲哀”

  “我想带你骑单车,我想和你看棒球”

  “像这样没烦忧”

  “唱着歌一直走”

  ……

  全文图文版请见:http://seaocean3.blog.sohu.com/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96-r1329768-journals.html2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