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雍和宫游记(九)宗喀巴

[游记]雍和宫游记(九)宗喀巴

2007-09-12    bokee.com

雍和宫游记(九)宗喀巴- -

宗喀巴大师
出永佑殿,便到法伦殿。左右两侧为班禅楼和戒台楼。法伦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顶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楼,有5座铜质镏金宝塔,为藏族传统建筑形式。法伦殿是汉藏文化交融的结晶。殿内正中巨大的莲花台上端坐1尊高6.1米的铜制佛像,面带微笑,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这尊铜像塑于1924年,耗资20万银元,历时2年才成。

宗喀巴是西藏最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被称为藏传佛教史上力挽狂澜式的人物。他于公元1357年出生于现在青海省湟中县宗喀地方,原名罗桑扎巴。藏族民众为表示对他的尊崇,不愿直呼其名,而尊称他为宗喀巴,还有人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佛爷"。  宗喀巴七岁时出家,在青海师从噶当派僧人顿珠仁钦学了九年佛教经典,后又到西藏用10年时间把佛教显、密宗各派的教法,全部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公元1385年,他受比丘戒,并成为颇具声望的高僧。这时期,西藏佛教各派呈现一片颓废萎靡之象。教派上层僧人积聚财富、追逐利禄,教派间常常发生争斗。许多僧人不守戒酒、过午不食的戒律,终日豪饮,到处游玩,沉湎歌舞;有些僧人公开娶妻生子。这些行为使信教的民众大感失望,为改变这种戒律废弛、僧侣腐化的状况,宗喀巴进行了宗教改革。
宗喀巴首先以身作则,遵守戒律。以前西藏佛教史上只有喇钦和喀且班钦释迦室利两位以重视戒律闻名的高僧戴过黄帽,宗喀巴从公元1388年起也戴上黄帽,以表明他重视戒律。他还严厉批评当时一些高级僧侣不守比丘戒的行为,要求其门下学生必须严格地服从戒律规定,严戒僧侣娶妻。
过去僧人可以常居家中,兼营农商,形同俗人,而宗喀巴要求僧人不从事劳动、不理俗务并需长住寺院,严格地割分了僧俗之间的界限,从组织上保证了寺庙和僧侣的稳定,使僧众能不染俗尘、专心至志地进行宗教活动。
宗喀巴还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谕》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代表作。其中系统地论述了佛教显密两宗的要旨,概括了他的全部宗教体系。通过著书立说,他广泛地传播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并为日后的黄教立下理论根据和行为准则。
此外,他还复兴旧寺庙,建立新寺庙,广收门徒,创立法会,扩大影响。公元1409年,宗喀巴在当时帕珠政权的鼎力支持下,于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举办了大型祈愿法会(汉语称为传召大法会)。在这次不分教派、不分地区、有上万僧人参加的西藏佛教徒的大集会上,宗喀巴被公认为西藏佛教界的领袖人物。会后,宗喀巴又得到贵族的大力资助,在拉萨以东45公里创建了甘丹寺。甘丹寺的建立被视为西藏佛教格鲁派创建的标志。此后,他的宗教理论被称为"甘丹必鲁",简称甘鲁派,后又变为格鲁派,意思是"善律",即该派严守戒律。又因宗喀巴和这一派的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继甘丹寺之后,宗喀巴的弟子又在拉萨兴建了哲蚌寺、色拉寺,在后藏重镇日喀则修建了扎什伦布寺, 这4座寺院合称为格鲁派四大寺。

五百罗汉山
宗喀巴像背后,是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高近5米,长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细雕镂而成。五百罗汉山是佛教中的传统经典造型,记录了佛经形成的场景。五百罗汉是释迦牟尼的五百弟子,释迦牟尼生前没有写过书,只是四处云游讲法。涅磐后,他的五百弟子为了能使佛法得以流传和弘扬,自发聚集到一座山上,回忆并整理了释迦牟尼的教义,形成佛经。五百罗汉山前有一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据说当年乾隆帝呱呱坠地后3天,曾用此盆洗澡,俗名"洗三盆"。

转自:http://cocophotos.bokee.com/805713.html4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