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雍和宫游记(一)初进 |
[游记]雍和宫游记(一)初进 |
2007-09-12 bokee.com |
雍和宫游记(一)初进- - 周一去参观了雍和宫。这还要多谢董博啊。他们学校组织去那里上政治课,她带我冒充博士进去的。 雍和宫早上九点开门,我们是第一批客人。我还没从堵车的郁闷中回过神来,已经随人流走过辇道,来到第一道大门——昭泰门跟前了。给我们讲解的导游是个有点谢顶的老先生,很有学问的样子,姓叶。同行的还有人记笔记,好像上课一样。现在想想确实该记,他讲的内容挺丰富的。在进门之前,叶导交待了我们参观寺庙的几个注意事项: 门槛 寺庙的门槛不可以踩。(一般的人家门槛也不能踩吧,很不礼貌的动作) 烧香 说到这里,叶导着实把现在的烧香人批说了一通。会烧香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香烧得也越来越没有规矩了。香为何物?香乃人和佛之间的传递信息的信使。庙里供的都是佛的化身,佛的真神无影无形,弥漫空间任一角落。怎样与佛交流呢?那就是点香了,一道青烟,佛便能感知。所以点香不在多,一支足够。 烧香若为活人祈福,宜点单数,盖单为阳,双为阴,点双数则是为去世的人拜求。一次点香的数目不宜过九。因九历来是中国最大的数字,皇帝燃香也不过九支,超过九支便有点自我为大的意思,有点越界了,古语云:盈满则亏,所以过多敬香未必吉利。更忌讳的是满满一把香一次点燃,像把一样火焰熊熊,既不知单双,又犯了妄自尊大之忌。 点燃的香如果火苗大,不可用嘴去吹,此举大不吉,暗含一切终结之意。可以轻微晃动,或用衣袖轻轻扇动。甚至不用管它,直接把香放在香炉中即可。这里的香炉都很大很深,亲自去插难度很大,丢进去就好了。 剩下的香不要带走,应该留在寺里,放在供桌上,给其他的香客用,这也算是功德。殿里的功德箱是量力而行的,一分不嫌少,一百不嫌多。布施不在于钱财多少,在于是否有这么个心。 香的功能也并不因为品种而不同。所有的香都是一个作用,就是充当世人和佛的信使,不论颜色,不论贵贱,不论花纹,不论产地,只要可以点着就行。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香火太盛,出于预防火灾、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考虑,叶导才如此不厌其烦的给我们罗嗦了这么一大通烧香的规矩。 拜佛 拜佛有几种方式:藏族常见的全身伏地的五体投地式,汉族常用的三跪九叩式,跪在佛前双手合十,还有仅仅是站在一边的心中的默拜。供佛可供"香色声味触",香即为佛香,色为鲜花,声为颂扬佛号佛经,味即食品,触为衣服。
|
转自:http://cocophotos.bokee.com/805569.html4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