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轻漫游北京雍和宫 |
[游记]轻漫游北京雍和宫 |
2008-05-22 sina.com.cn |
轻:北京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都城,作为一个匆匆过客,我没时间没精力、更主要的是没能力对它作深刻的了解。所以我的认识是轻浅的,徒惹那些深刻了解北京的人们见笑。 漫:随兴之所至,漫无目的。本来就带着放假的心态而来,只是记下在休闲中的一些真实感受,难免有些是纯个人的“胡言乱语”。 [之一]雍和宫——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选择雍和宫作为第一站,纯粹是因为它从我住的地方去很方便,坐公共汽车不用转车,直接就到了。 可是这趟车坐了很久,对于北京的大,我总算有点感性认识了。当慢悠悠的公共汽车终于停在了雍和宫桥边时,我看见了马路对面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在周围众多方方的、没有太明显个性的建筑群中,它那勾心斗角、飞檐走壁的琉璃瓦屋顶,在太阳下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我只能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它。 对雍和宫的认识,我只有一鳞半爪。好象有不少资料提到过它,但它具体是做什么用的,是座什么样的建筑,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在高大的红墙下找到一个入口,走近一看,竟是地铁入口。看管自行车的阿姨告知:参观雍和宫是“前面左拐走三百米”。阿姨的口气世俗得就象告诉你她隔壁王小二家那样不在乎,还有点不耐烦。 雍和宫门口有卖香的,我没有理会。进去后才知道这是座寺庙,标准的佛家寺院,就象所有的名山大川里随处可见的庙宇一样,都是那些被重复了几百次,而每一次都听过即忘的佛家故事和看过便罢的樽樽塑像(后来才知道雍和宫的壁画是最华丽最精致的,可惜看不懂)。所不同的是,精致的房砖房瓦、厚实的高墙、华丽却沉实稳重的颜色、古老高大的两长排柏树,无一不在默默地诉说着它的气派和不凡。这是那些山野中破旧的寺院或新建的金光灿灿得炫目的寺院所无法比拟的。前者古旧而腐朽,后者却整一个暴发户的嘴脸。 可是,我更加喜欢雍和宫的介绍:雍正皇帝登基前的府坻,雍正继位后的行宫。可是,后来不知怎么成了佛教的寺庙了,也许是因着雍正皇帝信佛吧。 这曾是一个皇子的府坻、皇帝的行宫。那一层一层的房瓦,那夯实的红墙,在静静地告诉人们一个个高墙深院的故事。那高不可攀的院墙,有没有隔断过一些割不断的情思?不可阻隔的心思,有飞出过这院墙吗?抑或在无情的岁月中,被关闭的青春,如同风吹过一般,了无痕迹?那些精美的檐瓦、华美的雕刻和绘画、那种华丽而又沉稳的红黄蓝绿色,每一处都显示着帝王家的气派,一种不必诉说却威慑人的力量;那一棵棵高大的树木,那一处处窗格门坎的院落,曾经留下过贵人们优雅而悠闲的身影吧。不知他们用什么方式消磨着悠悠长日?磨着、磨着,仿佛只打了个盹,一晃醒来,这高墙的皇家院落就成了供天下平民参观的寺庙。日子太长,而人生太短哦!“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不愿烧香。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只示范性地跪拜了三下,心里一片宁静。看着身旁那些虔诚膜拜的男女,又是烧香又是添香油钱,跪在佛前口中念有词,眼中满是欲望的光芒,灼灼直逼着神仙大佛,仿佛恨不得要把如来佛祖吞进肚里去,把世间所有的好东西都看到自己的命里去!天下的寺庙都一样,接纳着欲望澎涨的人。人们进寺庙仿佛就是为了祈求愿望实现,可是佛家却在苦心婆口地劝戒人们要摒弃“七情六欲”——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38be9010002zh.html4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