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又是一年腊八节北京雍和宫舍粥3000碗 |
[游记]又是一年腊八节北京雍和宫舍粥3000碗 |
2008-05-22 sina.com.cn |
又是一年腊八节北京雍和宫舍粥3000碗(图) 2007年01月26日 雍和宫准备了771斤“舍粥”原料 雍和宫院内的铜锅为乾隆年间所制(摄影/王晓溪) 佛教在线1月26日消息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佛音寥寥,豆香缠缠;喜鹊催夜,铜锅当风”,伴随着喇嘛们的夜课声,25日傍晚,雍和宫的典座戴法师在食堂里最后一次检查着今天腊八舍粥的原料,大师傅们则刷着今天熬粥用的大铁锅。 同时,住在海淀的杨大妈已经准备齐了腊八原料,但她今天还要“起早儿”去雍和宫喝粥,她说这已是一种风俗,她喜欢人多的场面。 据北京雍和宫庙务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天的腊八粥共用了771斤、29种原料,按每人一碗计算,能够满足3000人,创造了腊八舍粥活动的历年之最。 走遍超市选精料 红色的芸豆、白色的高粱米、黄色的小米……昨天下午,八大盆腊八粥原料摆在了雍和宫食堂中间的桌面上,其中像芸豆、紫花豆等原料已经煮成半成品,“等待”着凌晨2点左右“下锅”。 戴法师不时用勺捞起一点原料,凑到眼前,观察着半成品的“火候”。“这一个星期,为了这些原料给我忙坏了。”戴法师发出感叹。他的兜里还揣着今年熬粥要用的原料单子,上面原料有29种,总重为771斤,其中大米最多为200斤,泰国香米次之100斤,就连白糖也要50斤。 戴法师说,这个单子是一周前的庙委会会议上确定的,预计能够满足3000人的用量。这是历年舍粥中规模最大的。为这些原料他跑了5天。戴法师去了京城各大超市和食品市场,这其中包括了稻香村的每一家分店。他说原料哪都有卖的,但要把每个店最好的原料凑齐了,这就难了。“许多原料都是我亲口尝的,即使瓜子,有一颗有哈喇味都不成。”戴说,“这是对佛的尊重,对捐款信众的尊重,更是对参加舍粥的老百姓的尊重。” 同样劳碌的还有食堂里的“大师傅”们。这三天来,他们的手指头都很疼,厨师李大姐说这是包栗子包的,“30斤的栗子,用手一个一个包,还得给掰成两半,现在一提栗子我心都疼。”更累的是在凌晨两三点钟熬粥的时候。 谢师傅说他们同时用两口直径一米左右的柴锅熬粥。熬粥的时候,一个人用大铲子不停地搅和,以避免粥里的豆子沉底巴锅,另一个人则负责按时按顺序下原料,“搅粥的半个钟头就得换个人,那可是力气活”。戴法师说他们预计今天要熬17锅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3b5520100086r.html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