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丫头一岁零一个月的生日。为了表示庆贺,同时也为缓解一下这些天来因为丫头生病而紧绷的神经,一家人决定出去转转。目的地是卢沟桥。 一路不顺,三环堵、四环也堵,到后来才知道这天是无车日,交通局长跟市民在二环一起骑自行车,所以把车都轰到了二环以外。加上中秋节前走亲访友、钻营打点者不少,出行车辆比平时早高峰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走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才到。 正赶上宛平城庙会。抱在妈妈怀里的丫头用小手手指了指红灯笼,我才发现这座半新的小城漫天的红灯笼和走马灯,伴随着路上三三两两并不很多的游人,透露出一股暂时的、强扮的繁华。路边的摊点十分之四、五是卖烤串的。穿城而行,除了一间“湘人馆”略微给人留下些印象以外,似乎并无什么有趣的或值得一看的景致。这是一间毛泽东思想的小纪念堂,到处都是领袖像章和带有毛主席语录的宣传画,由于自标“免费参观”,所以显得有些特别。 直至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前,我都以为今天的旅游不过是随便走走,有些游戏放纵的态度正好,并不需带着思想和感情出来:这是一座占地颇多、十分高大宽敞的建筑。随着在一件件真实的展品前驻足,我的孟浪逐渐消失了。那些被陈放在玻璃后面的物件似乎携带着一种力量,穿越时空而来,冲击着参观者的灵魂。它们说:“我们存在过。我们见证了历史。我们的生命仍留在那个时代。” 印象较深的有吉鸿昌就义前诀别信的原件、西安事变时毛泽东写给张学良的信的原件。此外深深震动我的是两张图片。一张是上海火车站被轰炸后的景象:一片废墟中一个刚刚一、两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张着嘴在放声大哭,他被炸伤了。一张是日本军队杀害了数百婴幼儿后将尸体堆积在柴火上准备焚烧。那些尚未成年的小小的身躯以各种姿势明示着他们的死亡,让人心里顿生惊寒愤怒。 历史,不能被忘记!尽管时光如水而去,尘世浮华转瞬便填埋了如深壑般的苦难与仇恨,但所幸仍有这些见证在,这些标记了人类耻辱和悲哀的见证!然而,仅仅记得、去纪念并无甚么意义。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人类社会终究无法从弱肉强食的法则下逃离,惟有图强才不致在未来再受欺凌与践踏。 参观结束的时候,两个数字如箭般刺痛了我的眼:抗日期间中国军民共死伤3500万人;日军及被日军驱驭、实为中国人的伪军共死伤150多万人。 卢沟桥下无水。桥是八十年代维修过的,留了少量旧桥路面用的“面条砖”。走到桥另一端我们便返回了。出宛平城正碰上中秋庙会祭月的社火队,热闹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