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风雨卢沟桥(转载)

[游记]风雨卢沟桥(转载)

2008-05-22    sina.com.cn

卢沟桥在国人心中早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座桥。
卢沟渡口在北京城未形成之前,已是交通要津。卢沟桥自金代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后,成为进出京城的唯一门户。从那时起,这座桥就开始默默见证着古老北京的沧桑变迁,开始承载着历史赋予的风风雨雨。
站在卢沟桥上,你是无法匆匆而过的。作为“九省御道”,每走一步,仿佛都能听见岁月的回响。当年,“仕宦往还,冠盖云集”,人迹匆匆,车辗马踏,至今还可在那凸凹不平的桥面上寻觅到踪迹。桥的东西两头,康熙、乾隆爷孙皇帝的御笔碑刻、题诗更是彰显着此桥的不同凡响。
“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月光。”乾隆帝《卢沟晓月》中描绘的景色,随着永定河的断流已不复往日的风采。但见,永定河床青草凄凄、野花点点,找不见当年碧波印月、水天一色。
所幸的是,卢沟桥栏上那数不清的石狮子还在,它们在古代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下,或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或双目凝视,注视桥面,或两两相对,彼此传语。百年风霜或多或少摧毁着它们的容颜,但摧不毁它们的精神和内在。
桥上的群狮们,你们一定亲眼目睹了 1937年7月7日夜晚的炮火,目睹了日寇的狡诈和凶残,见证了29军将士的英勇和无畏,见证了抗日军民的同仇敌忾。“愿与卢沟桥共存亡,卢沟桥为吾人之坟墓!”抗日将士的誓言,至今言尤在耳,振聋发聩。
独自凭栏,千古江山,憾山易,憾中华民族难!从这里打响了全民抗战第一枪,卢沟桥从此永载史册。
漫步于与桥紧密相联的宛平古城,只见墙厚楼高,固若金汤。虽是重建,却也显示了昔日军事重镇的风貌。古城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目的是为了保卫帝京,后遂为兵家必争之城。“七七事变”后,宛平城几乎夷为平地。据说,城楼上至今还留有日军枪弹的痕迹,可惜,城楼不开放,无法瞻仰。在不远处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终于看见了一段带着弹孔的树干,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战斗的惨烈。
出得城来,搭乘了一辆黑车(无证出租)。司机告诉我,来卢沟桥的日本人很多,谈价钱时,司机们一律漫天要价,狠宰没商量。即使碰到黑车稽查人员,只要知道拉的是日本人,就一律放行不问。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d896901000ahn.html2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