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家”住北京琉璃厂旁 |
[游记]“家”住北京琉璃厂旁 |
2008-07-01 sina.com.cn |
《频频出差,干什么?/我珍藏的纪念品。》一文发表后,几位博友留言:希望我“讲讲出差的故事”。 一年前,在我开的第一个博客里,笔者曾单独开辟过一个专栏——《游记类原创》,收入了笔者二十多篇游记类原创作品。——其中有一半左右,荣幸地被列入当日的《新浪博客首页》。现选登其中一篇——《我来说说北京琉璃厂文化街》。 (旧文回放) (请点击并拖动画面,您可以浏览街上的环境) 本文荣幸列为"新浪博客首页"旅行文章日排行第八名 本文荣幸列为"新浪博客首页"旅行文章周排行第三十名 “家”住北京琉璃厂旁! 2003年春,到京后不久,公司为我租了宣武门外校场口东面的椿树园小区的一套四十多平方米的一居室,这里离我上班的庄胜广场写字楼只要步行十多分钟,上下班不用挤车,十分方便。 北京因为琉璃厂而增添了一份文化古韵,琉璃厂也因为地处北京而独具一份特殊的魅力。 位于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整个街道全长约1000米,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条著名的文化老街,据说是元、明两代为修建宫殿皇城,在这里设置琉璃砖瓦窑,琉璃厂由此得名。清初古董商开始在此经营,乾隆时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到了1927年,又修建了和平门和新华街。从此,琉璃厂文化街分成了如今的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北京市人民政府1990年11月23日公布的北京市第一批二十五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就有东硫璃厂与西硫璃厂二条街。 上周日上午十点,想去和平门菜市场买点东西,路过这条我已经走过数次的小街,此时商店已经全部开张。我兴趣盎然地仔细看着所过之处摆在商场外的琳琅满目的物品,突然发现这里的商品与其他地方还真是大不相同,它一定是收藏家或是书画名家最最喜欢的地方——我想。 在这里,我看到了多年不见的大约有数百上千个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它整齐有序地别在一大块蓝布上,同时还有好久不见的毛泽东选集与语录。有许多一眼看去,明显就是文革期间的宣传画、解放初的小人书;这里的琴行,经营着各种乐器,这里有各种各样民族绣品,腊染的服装;有十分漂亮的各种鼻烟壶、微雕作品;还有各种丝绸的中式服装、大小旗袍等,最小的旗袍大概只有二、三十公分长,我想:它可能仅仅是工艺品,但是制作得有模有样的,与真正的旗袍不差分毫; 各种毛主席像章 文革期间的宣传画 各种各样的鼻烟壶 这里有各种规格的精致小巧玲珑的小灯笼,大大小小的风筝;还有旧式铜锁、老一辈人为孩子精心制作的虎头鞋;名家制作的紫砂壶;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工艺品,制作精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还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甚至于还有各种“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您见过吗? 但是,这条街最最有名之处,还是它是经营各大名家的字画;图书、文房四宝、古玩最集中的地方,我想,这里一定还有可能会在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里出现的我说不清名目的名贵古玩。我听说,过去北京著名的文化图书街有三条:琉璃厂、东打磨厂、隆福寺街,现存的只有琉璃厂了。它因元代在当地设官窑烧琉璃瓦而得名,驰名中外的荣宝斋及中国书店和文物商店的许多门市部如文奎堂、邃雅斋、宝古斋、庆云堂、一得阁等先后在此设立。有人这样形容琉璃厂“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现在,琉璃厂是每一个试图要把握北京文化脉搏的游客必到之处。吸引了很多外地和外国游客,常来的北京人多是对笔墨字画感兴趣的人或“淘书”爱好者。 脸谱,雕刻印章 腊染服装 各种各样的文房四宝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8b5880100097l.html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