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三)—天坛 |
[游记]北京游记(三)—天坛 |
2007-11-27 baidu.com |
来到北京,天坛当然也是必去之地。天坛:据说从空中俯视全坛,发现它南部呈方形,北部为圆形,正好印证了古老的“天圆地方”之说,所以以前也叫“天地坛”。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地方。就象我们的党一样,党的领导人是人民,所以每年党都必须向人代会做工作总结,古时皇帝由于没有领导人,所以皇帝可以自称为天子,既然是上天的儿子,那么他每年所作的工作就只有向上天报告了,而他作报告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的天坛。 顺着天坛的大门往里走,发现天坛几乎所有的建筑都会用青蓝色的琉璃瓦铺顶,可能就是为了对应天的颜色吧。来天坛游玩的人很多,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被称作拜天台、祭台等等的一个地方。中国古代是以奇数为阳数,而九又为“阳数之极”,故而这里有“上天九重”之意。最上层石坛正中有一圆形石板俗称“天心石”,站立其上高声说话或发出敲击之声,即刻会起宏亮的回音。呵呵,由于游人太多,声音嘈杂,我们站到天心石上时大声说话时,并没有出现回音。 从天心石那的拜天台走到皇穹宇殿(即回音壁的所在处),必须经过一条类似天桥的道路。这条路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条路整个都是铺的青石,简简单单,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几百年前的工匠,所有的青石铺得非常平整,而且连青石之间的缝隙大小也是非常一致的。历经了几百年的风吹日晒,所有的青石几乎完好无损,而且不知是因为游人踩塌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就把青石的面给磨平了的原因,整个青石地面非常光滑,估计即使是下雨,整个地面也不会有一小点的积水。不夸张地说:我们普通人家铺的地砖或地板估计都没有这个地面来得平整。据说,以前这条路是这样走的:中间的空着,是留给天上的皇帝走的,靠右的一边是我们的皇帝走的,而左手一边走的当然就是大臣了。 顺着人群往前走,就来到了皇穹宇殿。可以说:这也是天坛的一处精华所在。皇穹宇殿外四周有一座正圆形围墙,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边,一人对墙低声细语,另一人将耳朵贴近墙面,清晰的如同在打电话一般。当然,所有游客来到这都想亲自试验一下,所以,为了保护墙壁不受热情游客的破坏(乱题字),现在已在墙壁周围近1米处围了一圈栏杆。呵呵,可这阻挡不了大多数游客的热情。很多人依然扶着栏杆在大声说话以做试验。我也忍不住去体验了一下,的确很神奇,尽管游客非常多,声音非常嘈杂,可以如果对着墙壁说话的话,距离十几米远的在墙的另一端的人依然能听得很清楚。古人,真的很另人敬佩!据说,发现这墙壁功能的还是一位皇帝,当时他站在墙边,无意中听到有人说话,顺着墙壁寻找,发现是两个小太监在另一端说话,这才发现了这面围墙的秒用。 天坛回音壁,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北京的话,建议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呵呵,在北京3天的行程都介绍完了,下回就该说说对北京城的印象了。
|
转自:http://hi.baidu.com/leecz26/blog/item/6a3949176de5000ac83d6dfa.html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