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攻略 |
[游记]游记攻略 |
2007-07-21 |
转帖:丽江古城独游流水账 2月底的一天,桂林飞到昆明已经17:30,走遍人流如鲫的汽车南站、外观漂亮的关上车站,到丽江的高快客车都没有了。只好买了20:00的卧铺车。 时间还早,在候车室的小卖部要了碗米线,卖东西的小姑娘挺和气,让我在那里舒服的一直坐着看《读者》和云南自助游手册,直到19:40上车。 上车地点在候车室穿过豪华大客上车点的后面的大停车场。车子看起来是大宇,两个大兔耳朵后视镜让我相信了它的现代。然而一上车,微微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多种酸馊气息、难以形容的气味,让我心头凉了半截——看来又要将就一晚了——梦想的实现总是要经历点折磨。好在我的铺位靠窗,不行的话可以像长颈鹿般伸个脑袋出去呼吸。 我将手提电脑包压在枕下,相机行李包放在脚上方的行李架上。转眼已到晚上8点钟,车子在停车场挪了个地方,还是不走,不停地往车顶上货。这时我嘀咕会不会车顶重量太大,闹不好重心高了路上车一晃动……我觉得不吉利,赶紧往窗外干呸了一个口水。终于在21:30,车开出了车站。 22:13,车到了一个加油站,本来已经睡着了的我,又醒了。我下车回了个call of nature,回到车厢时灯仍亮着,将剩下的《读者》内容看完后,车才开出。 中途又在朦胧中感觉车停了两回,可能是换司机吧,夜里开车总会疲劳的。早上7:30,感觉车停下,车上人开始吵杂,原来不经不觉已经到了丽江客运站。揉揉朦胧的睡眼,才发觉自己有点冷,估计室外应该是零度左右。想不到昆明这么暖和,这里却有如此大的反差。 打车6元往预定好的丽江古城客栈。司机是个朴实的纳西族小伙子,将我带到一个有大水车小桥旁停下,告诉我车不能入古城里面,然后我按他指的路仅走了100米不到就找到了古城客栈。 这是一个三星级的纳西建筑风格的客栈,看图片介绍得知挪威哈拉尔王子、李岚清、董建华等都来参观过。这里结账可以刷国外的visa卡,国内的只有农行的金穗卡可以刷。前台的纳西族姑娘将我的房间安排在后院的二楼308,可以俯瞰院子里错落有致的小柏树、梅花、十里香,不过由于楼房是木质结构,晚上隔壁有人走来走去的话,可能会有脚步声扰人清梦。但看来现在游客并不多,院落里挺清静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住在古城客栈还是不错的选择。一是热水有保障,特别是夜里热水更是温度足够;二是出门往右走就是密士巷,泡巴的好地方,国际青年旅社也在那里;三是内部装修方便宽敞,不愧为三星级的;四是手提电脑上网直接拨163就行,还不额外收上网费;五是贵重东西放前台,晚上再回来取,保证不丢;六是小单间的价格仅160元,还包含一个早餐。唯一缺点是小单间晚上没有暖气。 洗漱完毕已经8点出头,手提电脑发了几个妹儿,完成了公司工作已是10:30。然后前台将电脑寄存,开玩。 先在旁边太阳风餐馆叫了个8元的牦牛肉套餐,牦牛肉、小白菜、米饭都分开木碗放,很好有营养也有能量,要记得的是丽江并没有牦牛,都是中甸运过来的,可见其经贵。吃饭的时候抬头发现餐馆外马路对面有几个挺有情调的酒吧,一个叫"西藏故事",一个叫"color of wind风之颜色",还有一个叫"哈酷"……门口都对着潺潺小溪流。 饱餐后,往古城里走,穿了大名鼎鼎的密士巷,转了一圈大致对丽江有了一个感觉,就是高原上的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溪水也没有往日清澈,很多房子虽然是用木头做的古色古香,但据说96年7.1级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现在是新房子居多。后来有人告诉我,判断是否老房子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看他房子的屋顶有没有长草。可以说现在的丽江,重建了建筑的同时,也因为太多游客的涌入,重建了思想上的经济意识。你想找到当年恬静、祥和、不经雕琢的朴实无华和梦中的世外桃源,很难了。或许只有在纳西族老人的脸上,还可以看到那种祥和朴实的神情。 不经意间已走到新华街的纳西古乐会馆,会馆贴出的通知说因为排污工程,每晚8点选课主演的纳西古乐停演,惋惜!再走了一会儿已是11点多,我突然想今天是否可以到玉龙雪山,于是赶紧往回走到牦牛坪索道售票处,一打听说车已经都走了,我这么晚才去时间太紧。 看着蔚蓝的天空,有些担心明天是否还有这样的好天气。但老天已注定我明天才能朝拜玉龙雪山,就不如死心塌地的好好游一游古城。我先研究了一下地图,发现从大水车附近的古城客栈开始,沿着古城中间的一条溪水往下游走会比较容易认方向。因为这时如果你迷路了,溯溪而上就能回到大水车。 我沿着清澈的溪水往下游走,青石板道的两边是朱红色古色古香的纳西民居,可惜全部都是商铺,家家都有中英文介绍商品。过了四方街(纳西族圩日集会的地方),往南走就到了木府,也是1999年由世界银行贷款重建的。绕过木府背后,光碧楼对面的余家花园,据说是当年有钱人家的住所,现在改成了客栈。 往回走到四方街,在新华街溯溪而上往大水车的方向走,看到一家叫"鹿源客栈"的门口坐着一个纳西族老奶奶,穿着民族服装很祥和。于是一个"阴谋"在我脑海诞生。我走到客栈门口的小卖部,和纳西小姑娘买了地图和食品,不断说话套近乎。然后顺理成章的要求给老奶奶拍个照,老奶奶同意了,但要求我洗出来后寄一张给她,我当然满心欢喜的应允。 "阴谋"的实现让我感觉心头欠了他们一些东西。我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客房,楼上房子在丽江城算是居高临下的,房外的阳台可以俯瞰全城,80元一个小套间的价格还可以接受,于是我决定明天搬过来住。 这时已近中午12点,肚子开始咕咕叫,回到紧挨古城客栈的太阳风餐厅,叫了一个酥油茶和一个大的丽江粑粑,味道不错而且很有能量。酥油茶是在一个木制的细长筒中,加入酥油(牦牛奶提炼出来的高蛋白油脂)、鸡蛋、盐、麻籽、花生、核桃等,再加入煨好的茶叶水用一根木棍不停搅拌做成,一般咸味的酥油茶腥味没有那么重。丽江的粑粑则是用小麦面粉加入猪油、鸡蛋、香油等等,小火油煎而成;也有不加油盐,直接水焖而成的,蒸熟后松软如馒头。 这样简单午餐完毕刚好12:30,我看了一会儿自助旅游手册,决定去黑龙潭公园、东巴文化博物馆。因为我觉得古城里商业气息已经太浓,排污工程的维修弄得新华街到处都是现代设备,灰尘滚滚,人来人往也是行色各异的导游和游客,实在打破了古城的静谧典雅。 13:30从古城往北走过大水车,左边三岔路往北一直走,经过有毛主席雕像的红太阳广场,再走约一公多里就到了黑龙潭公园。据说吃了黑龙潭里的鱼,会死得很惨。公园里有湖水、七孔桥、游船。不过,我相信这里是丽江城里远拍玉龙雪山最佳的位置,因为在古城里虽然也能看得见玉龙雪山,但是在古城对着玉龙雪山拍摄时,格兰大酒店总要出现在你的镜头里;要么就是一些电线杆子等等毁坏你的构图--自然就没有在黑龙潭这里拍得这么自然、雄伟和神秘。 在黑龙潭里绕着湖转了一圈,2:30出后门就可以看见东巴文化博物馆。里面有照片、实物介绍东巴文化中的象形文字、祭天、祭风、祭署(管大自然的神,是人类同父异母的兄弟)等等。纳西族的东巴("智者")就是祭司,只有他们懂东巴文字(象形字,共1400多个,不同组合表达不同的意义),也只有他们读得懂东巴经(东巴经主要倡导人们不要破坏自然、多做好事、不要近亲结婚等)。纳西族的图腾为青蛙(繁殖力强)、蛇(两栖适应性强)。纳西族最典型的服装是纳西妇女羊毛披肩上装饰有圆布片做的七个"星星"。 3:15打车回大水车。在新城区转了一圈买了点东西,然后在丽江会堂对面、中国银行旁边的民航旅行社先把明天牦牛坪玉龙雪山的票定了下来,然后古城再转悠了一圈,没有艳遇,于是17:20在太阳风晚餐,然后要了一瓶啤酒在后院用手提电脑写游记到20:30华灯璀璨时。 回房间后继续为公司工作到晚上12:30,感到头略胀疼,估计原因一是可能用脑过多耗氧过大产生高原反应(丽江2400米),二是可能昨天晚上在车上本来就睡得少。于是决定立马睡觉。 第二天8:40在丽江出发,租了辆小面前往玉龙雪山。司机是个秃顶的大哥,约40岁,人和气。他原来以为我是个漂亮MM,见到我后开玩笑说非常的失望。 车先是到了玉水寨。这是一个收门票的人造纳西族小寨子,实际就是仿造往时纳西族生活的大院,里面有造纸坊、有长明火的"客厅",住人和放工具的木楞房,外加有祭天场所,水车等等。导游介绍:在客厅里教人学习东巴文的老师是目前纳西族最老的一位东巴。这位老东巴用长方形的纸片写一些吉祥语句,背面注上汉文。你若想留一两张作纪念,就要留下点人民币"意思意思"——据说人们一般都留10元/张左右。 10:30左右到达东巴神庙。这也是一个人造的景区,不过导游(一个纳西族的姑娘)解说水平不错,将东巴文化结合现场的东巴特色绘画、木质雕塑,解释得很有味道。让人更深的了解到,原来古代的纳西族人,通过他们特有的方式,引导人们诚实、向善、保护大自然。例如,纳西壁画上也分有天堂和地狱,好人死后会上天堂,坏人在地狱会有报应如割舌头、让老虎吃等等。 12:00到达白水河吃饭。这里有些少数民族,让你骑他的马和牦牛赚钱。骑牦牛的一般都是照个相,骑马的一般都上云杉坪。 12:30往15公里外牦牛坪索道停车场,13:10上索道,13:40到达海拔3500米牦牛坪。 山顶上约有10厘米后的积雪,从索道出发,有一条用木板做成的环形观光道,走完可能不用半小时。在这条观光道可以清楚的看到似乎就在眼前的玉龙雪山,岩石的灰黑色和积雪的洁白反差,令玉龙雪山更加神秘、震撼和庄严。 牦牛坪山上的草甸还是枯黄的,春天还没到嘛。我后来坐上了一个藏族小伙子的牦牛,往4600米海拔的更高处攀登。这位藏族小伙到昆明上过高中,所以汉语说得不错。到了海拔高的山上,话题自然就从高原反应开始,他说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只有我们汉人会有。我笑说:"我现在也没什么高原反应啊。"他说:"你从牛背上下来,走到4600米的山顶试试。" 在山顶,我不巧接了两个公司和客户的长途,坐在牦牛背上讲了接近有20分钟,顿时觉的有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的感觉。藏族小伙说,你在海拔高的地方用脑,耗氧量太大了,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看样子身体素质尚可,几分钟深呼吸后恢复正常,继续谈笑风生。 藏族小伙继续讲了两个故事。一个说的是有一个上海姑娘登4600海拔时晕倒了,他去救了她,把她带回家休息喝糖水恢复。他完全是出于好心才这样做的,但这位姑娘连谢谢都不说就走了。另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北京来的游客,也是高原反应到下,藏族小伙也是去救他。但北京游客醒过来后,说钱丢了,是藏族小伙拿的。最后藏族小伙有点委屈地说:"后来我再也不管别人的闲事了。"我听了有点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善良的心受到过伤害,慢慢也会变得冷漠。 小伙子告诉我,今年有两个汉人在山顶因为高原反应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去。可怜可悲的人啊!多希望大家彼此都不要失去善良、感恩、恻隐之心--佛教里的报应与轮回,原来发生得那么的简单和容易。 14:45分下了缆车,16:00回到古城大水车。 晚上四方街生起了篝火,广场播起了纳西乐曲,20多个纳西姑娘和小伙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我站在一角看着,有点孤独的感觉,20:00回到"鹿源客栈"房间 |
原始链接:http://www.zsqf.org/bbs/dispbbs.asp?BoardID=9&ID=6572 |
转自: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