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颐和园游记

[游记]北京颐和园游记

2007-08-30    sohu.com

(所有图片请点击小图看大图,入不能正常显示请点击鼠标右键按‘显示图片’)

2006年5月21,是我留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我一直都说自己是一个和雨很有缘分的女子,来北京的时候迎接我的是一场雨,然而今天离开,送我的,也是一场雨。也许只有雨才能体会我的味道,那种在颐和园漫步的味道。

早上美美的睡了一个晚上,我就去和一个在法国留学的华晨姐姐见面,约好了今天一起去颐和园,一是为了了解自己的一个心愿,而也算是我给自己的北京之行做个最理想的结束。

我第一次在北京第一次一个人做地铁去一个我不熟悉的地方。但居然也挺顺利,在北京坐出租车,价格实在让人望而生畏。尽管我和华晨姐姐是第一次见面,但之前在MSN上就已经聊过很多次了,而且彼此都对法国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就一见如故,打破了原本作为网友见面的尴尬和陌生。 在此还特地要说说姐姐的男朋友,非常幽默的一个男子。

因为时间不多,晚上的火车不能迟到,我们先在颐和园附近的一家餐厅随便吃了点东西,感觉很不错,比前段时间在故宫里的餐厅要好吃多了。

颐和园的门口有很多人推荐导游,我和姐姐相视而看,觉得没有必要请导游,颐和园其实不像故宫,沉淀了很多文明。所以最后只有我们无间道三人行,开始了我们在那里的旅程。

进门不久,就看到了很多人围着一个导游在看颐和园的地图。我们也站在旁边“卡油”听了一点“小道消息”。

漫步在颐和园,看着人流的浮动,觉得上帝真的眷顾我这个女子。不是太多的人,而天气也是我最喜欢的。平常其实自己还不是一个喜欢走动的人,但每次出游,我总能走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今天穿了昨天买的新鞋子,脚后跟磨破了,流了点血,走起路来还有点疼,但一看到如此空灵的花园,不禁感叹当年“老佛爷”的这一杰作给后人们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之一,然而却在当时让他们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前几天在故宫看到了一棵连俚枝,颐和园自然也少不了花花木木。看着一棵很普通的树,单独地树立在那里,觉得很安静。 而我也是如此,我和它一样,很安静。颐和园这个园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舒展大气。山就是山,虽然不高,但是占地广,不是那种局促的小土堆小假山,再加上长满了无数粗大的松、柏、衫、核桃、栗等树木,走进去如同走进山野丛林般有生趣,但是却没有荒野的凄凉,叫人百看不厌。水也就是水,那么大的湖面,盛开着那么多的荷花,其间有游船随意飘荡,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非常壮观。所有的宫殿走廊牌楼,因了皇家气派的需要而高大华丽,无论是后来修整过的还是有点破败的,建筑格调都是不折不扣的原汁原味。这样一个皇族毕国家之财力物力所修的休闲地方,如果不去追究它在历史上的责任,颐和园能够在今天风采依然,以一种饱经风霜风韵不减的从容和豁达,微笑地包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奇的目光,没有无奈,也没有叹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世界风云变换,山水只兀自美丽着,这本身,就是一份难得的历史财富。

走着走着,目光被一个德国的旅游团所吸引。他们正在讲解一块石头。听了听又看了看,才知道这石头是乾隆年间,叫“寿星石”(右图)。觉得中国的古人很迷信,不过想想自己也一样。还记得在故宫拍照片的时候,我还祈祷不要拍出一张灵异的!因为没有导游的讲解,所以这石头是不是有更深刻的含义,就不得而知了。但也许这样也好,因为留下了悬念,才有让我故地重游的欲望。

做人做事,也许都是如此。一旦什么都轻易达到,并且通晓,人生的含义,就在一瞬间变得肤浅与可笑。。寿星石。。但愿它能保佑所有看到过它的人。

路过仁寿殿的时候, 我发出了抱怨:怎么颐和园一些建筑的名字都带有一个“寿”字,是不是当初老佛爷太怕死了? 颐和园的宫殿很多,但其实在看了故宫之后,我觉得大同小异。但真要说有什么不同,但我愿意说,颐和园的殿没有给人沉重的感觉。 故宫太沉重,漫步在故宫,就好象走过一本《史记》,思绪在不停地颠簸。。。很累,很疲惫。

继续走,我们绕过了很多复杂的宫殿,来到了一片树下。姐姐说,她喜欢我的背影,我说,我就在这也留下背影吧。她点头,我微笑。 觉得此刻自己又进入了感怀的伤感,突然觉得颐和园是这样的空寂,我的视线里没有任何人,只有眷恋的味道,我忘记了,我还没有离开。

再往前走一点,面对一些树枝和绿叶。这是久违的感觉,安静,彷徨,落寞。更多的,是在这个旅游景点里难以找到的孤独。这真的是一种孤独,哪怕全世界都在眼里,但其实躲不过心里的一丝寂寞。我突然想到了那个人,我希望他能有一个女子,取代他心里所有的孤独,让他也学会安定。这是我无法给他的东西。

颐和园固然曾经是某个女人的私家花园,但是在我眼里,颐和园是很男性化的。首先这个园子太大了,我很多次的多角度游走仍然没有完全走遍,他象一个心胸如海般开阔的男人,尽我所有的追随,还是做不到完全的游历与读懂。我想这和颐和园的物理范围没有关系,读不完整并不是个地理概念,更多的是种情绪感受。其次这个园子山水宫殿画廊或富丽或典雅,或雄奇或精巧,步步是景,凡景皆可入画,如同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男人,总是有着无穷的理由吸引着我的目光。还有,这个园子所经历的沧桑那么的多,但是依然能够在山无言水无语的岁月里,一直保持着一份庄重的尊贵,沧海桑田而本色不改风采依然,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能力容纳我的悲喜哀怒,如同兄长一样的宽宏而温厚,若果真得遇如同颐和园一样的男人,即使生命如流星一般,又有何憾!

来到颐和园,想避开那个昆明湖都很难。它实在太大了,似乎应该用“浩瀚”去形容更适合一点。 走在边上,我看着一望无际的湖,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北京的大气。上海尽管也是个大城市,但紧凑的感觉瞬间让人觉得很是狭窄,仿佛没有空间呼吸。而北京不会,颐和园,更是不会。

不禁意间,我看到了停泊在湖上的船。觉得很是喜欢,找不到原因。它们排列的方式,还有简单的颜色,让我觉得不再那么空虚,甚至联想到了江南,江南。。。是的,就是江南。我看着湖水,仿佛看到心里期待的那个人在湖水的另一头。这是我和他的距离。我告诉自己说,我一定会再回来北京,那个时候,我会是他想要的女子。 然后觉得,有些感情,不一定需要深刻,不一定需要长久,其实只要知道这个人存在着,就已经是一种幸福。

穿过一条长廊,我回头看了看,感觉到了一种深远。坦白说一直觉得遗憾,因为那天没有讲解员,以至于让我对颐和园的了解不够透彻,不够深刻。但看着长廊,我似乎又觉得,颐和园给人的意义,又怎么会是一个讲解员可以让我体会到的呢? 心境不同,看长廊的意义,也不再相同。 此刻的落寞,又更深刻。突然看到一朵花,然后想起“美女博客”的时候有一个蔷薇,也是陪我游故宫的美女,很喜欢花,看到很多花她都毫不吝啬拿起相机拍摄。当然她本人也像花一样美丽动人。我不懂欣赏花圃,但很喜欢下图中的这朵花,因为很干净。

走了一个多小时,很累。此刻也起风,我们还在去坐船的路上。票价不是很贵,我们要去对岸,所以只是单程,觉得有些不合算!西西。但不管怎么样,能在这湖上驰骋,觉得无不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旅程。我们选择在船头坐下,看到岸上站着一个老人,这个画面是如此宁静,诺大的颐和园似乎只有这个老人一般。仿佛是一张油画。自己也安静起来,希望能够永远留住这安详的画面。也希望,自己的心态能如这些图片一样,坦然而透彻。

开船了,吹来一阵阵的凉风。突然想起了自己写过的那一句话:“人生短短数十载,只有很少时间,属于我们自己。” 我们好象就是船本身,从这里开往终点,沿途有着很多值得我们迷恋或者诱惑着我们的风景,很多人认为不该就此让自己停下来,而是应该坚持走到终点,然而我反而认为,不是每一个终点,都值得我们期待。

远远地看到了那座叫17孔桥的桥,让我联想到了西湖上的断桥。“断桥不断”有它的典故,那么这座桥呢?

10几分钟之后,我们就上岸了。身体也没有那么凉了,只是刚才那些冷风把我吹得很冷静。似乎,对生活和旅行,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了。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老人从轮椅上下来,他的家人扶着他。 这似乎让我想到我刚才的比喻,当我们到达终点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老了,或许,也需要轮椅了。那个时候,我们期待身边的那个人,需要携手共同走完一段路。颐和园本身,也是个最适合培植爱情的地方。记得许多年以前我曾经作过一个梦,与我的他在十七孔桥上相遇,然后双双荡舟在昆明湖上。事实上我的爱情固然也和某个小湖有关系,却从没有和我如此深爱的颐和园联系起来,这成了我的心病和遗憾之一了。如今行将老迈,已经到了不可能遭遇一份全新爱情的年龄,一个人在颐和园踟躇着,无悲无喜,便也是个自由的人了。我的眼里,颐和园是雄性的,体现了非常出色的男人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特质。那么,就让我尽情地在颐和园流浪吧,将自己丢在颐和园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能够在颐和园的怀抱里一直到老,就作他暂时的新娘也是幸运的。据说法国女人最浪漫的地方在于她们对情人的忠诚,于我,是甘愿将这份忠诚寄托给颐和园的。

走上桥,姐姐的男朋友居然“调戏”石狮子,我也特地抓拍,觉得很搞笑。而我也自然是哭笑不得。但最搞笑的事我还拍了张“无间道”。只是中间的这位居士,他的发型让我想到了“活佛”,然后对他的正面浮想联翩。我们还开玩笑说,如果我和他一起走出寺庙,说不定那个和尚就追出来责怪我:“你怎么把活佛给带走了?” 我特地走到他的前边回头看他,你别说,那模样还真像弥勒!

走了不久看到有两个老外在拍照片,我顿时也被那女人的美丽惊呆了,倒不是说她长得有多少漂亮,只是中国古代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并没有十分俗气,反而有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觉得很新颖。所以特地给他们拍了照片,而他们也很合作,“新郎”还特地亲吻了这个美女的外国女子。

看着她如此真诚的笑容和那么温存的吻,我无不为他们高兴。希望这对新人永远这样快乐下去。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穿这身衣服,拍这样的照片。但随即迎面走来另一个外国MM,潇洒是她的气质。我想,这就是文化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如果说中国女子是含蓄的美,那么她们的美必定是洒脱。 我希望中国的女子能够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美丽,那是矜持的,含蓄的,内敛的,更是这个世界久违的。。

离开之前,又看到一片绿色。 我说,再拍一次绿色吧,不知道下一次来颐和园的时候,这里是不是依旧这样的味道。

4点多的时候,我们离开了颐和园。我觉得仅仅是几个小时的时间,其实我又沉淀了很多。然后觉得,每一个人,都需要给自己时间去沉淀,多走走意味深浓的地方,不需要繁华的纽约,也不需要浪漫的巴黎。此时,雨滴已经渐渐落大了,我所没能如愿的,又何止是眼前的这一切,或者那些没被了解的景物呢?

颐和园之行是短暂的,也是有遗憾的,我没发了解更多,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希望下一次的时候,一切又有了新的意义。

================================================================

后记:

等了很久终于写完这一篇游记了,照片太多,自己删了又删,挑了又挑。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写什么文章,北京的游记和美女博客大赛的经历一直是我的两块心病。但完成了这篇,心里舒坦了很多。由于博易公司(www.anyp.cn)暂时关闭的缘故,大量的游记我需要重新整理,所以也故此机会,添加了新的照片,感悟等等,在此感谢驴友拍摄的照片,着实感激。

北京的2006游记,暂时告一段落。今后还要陆续写圆明园,天坛,长城等篇章,自己也是非常期待。再次怜悯我的个人网站,希望大家依旧在搜狐支持我的游记。

------Shirley 2006.6.14 初稿

2007年8月14日重新整理

评论 (2) |

转自:http://giftjade.blog.sohu.com/59758069.html6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