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加日记:蒙特利尔

[游记]游加日记:蒙特利尔

2007-08-06    sina.com.cn

七月十七,晴

今天开始加东三日游,三天的时间里看三座城市,分别是蒙特利尔、魁北克和渥太华。今晚住蒙特利尔,明天从蒙去魁北克并返回,后天再从蒙去渥太华,加东三日游也告结束。

昨晚导游要求,早五点半起床,六点早餐,六点半回房收拾行李,七点离开Seneca
College。导游的安排让同事们有些怨气,七点出发而五点半就起床时间是不是太早了点;但从这几天的安排来看,他们似乎更愿意从容不迫。

司机五十开外,小个子,棕色人种,与导游的随意着装不同,司机西服毕挺,皮鞋铮亮,暗红色的领带与他的肤色很谐调,不像大巴司机却更像政府官员。我们上下车时,他都在驾驶位上侧着脸友好地与我们招呼着,中途休息不时与我们聊天,可惜语言不通,聊不起来。

圣劳伦斯河

汽车先是沿着安大略湖的北岸前行,过了安大略湖东北角的Kingston不久,便到了圣劳伦斯河——北美那条联系着五大湖与大西洋的著名大河。沿途景色迷人依旧,只是这几天看着同样的内容,新鲜感不再,“审美疲劳”,当然,圣劳伦斯河出现的那一刻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兴奋。到达蒙特利尔时已是下午二点。

蒙特利尔只有人口三百万,却已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加拿大的地旷人稀可见一斑。从地图上看,蒙特利尔其实是圣劳伦斯河上的一座大岛。历史书中记载,1534年法国探险家Jacques
Cartier为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线而来到这里,他把岛上最高的一处山峰命名为“皇家山”,法文是Mont
Royal。回国后,他请意大利制图匠绘制地图,意大利人把两个词变成意大利文,合写在了一起,成了Montreal,并把这座山的名字命名整个城市。

蒙特利尔似乎与中国的城市区别不大,显得拥挤而且脏乱,只是多了一些欧式建筑。老城区拥挤不堪,而且臭气熏天,导游说,老城区许多地方巷子太窄汽车不能通行,便以马车作为观光代步的工具,那臭气都是马粪味。路边不时看到乞丐在乞讨,与国内乞丐的死皮赖脸不同的是,他们很有风度地把手一伸,好像在做一个“请”的动作,如果你没有反应便面带微笑地迅速撤回。

蒙特利尔的夜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老城区的诺特丹圣母大教堂,建于1829年,是北美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的双塔高近70米,外表宏伟壮观,内部富丽堂皇。蓝色天花板上镶嵌着数以千计以纯金打造的星星,宛如星空一般美丽,散发着某种神秘的色彩。教堂内充满宁静与虔诚的气氛,在那些由彩绘玻璃折射进的光线和几百支蜡光烘托中,让人恍惚觉得回到十九世纪的时光隧道。

诺特丹圣母大教堂(网上下载图片)

在诺特丹圣母大教堂内

诺特丹圣母大教堂内的彩绘玻璃

教堂后面是一个小礼拜堂,当地人称它为结婚礼堂,因为每年总有好几百对新人在这完成他们的终身大事,加拿大著名歌星席林迪翁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婚礼。

然后我们驱车到蒙特利尔皇家山顶,Mont
Royal,那里有世界上最著名的朝拜圣坛——圣约瑟大教堂,据说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教堂的巨形圆顶高达97米,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

圣约瑟大教堂

这座教堂由一位叫安德鲁的教士创办。据说,他一生经手的钱财不下千百万,却始终在一间十平方米的简陋房子里工作和生活,这十平米既是他的卧室,又是他的办公室,还是他的厨房。安教士为了向世人昭示他的心是无私无邪的,死前嘱咐在他死后将他的心脏解剖给人看,如今他这颗被解剖开的心脏,仍陈列在一个密封的玻璃橱窗里。圣约瑟大教堂的另一经典之处在于那一根根拐杖,据说许多年老多病的人本是带着拐杖来这里朝拜,因得到神佑,离开时已经不需要拐杖,于是拐杖就这样被留在这里。

漫步蒙特利尔街头,看着这一处处故建筑,不时地被美洲大陆的早期开拓者感动着,他们要经历多少凶险才能横渡大西洋,在这里进行艰苦的创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52b524010005rr1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