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复活节岛游记 |
[游记]复活节岛游记 |
2008-06-10 xici.net |
在复活节去复活节岛的人,是不甘寂寞的。对于智利,我们可以从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从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邮差》里了解一二。而那毕竟是文字。复活节岛呢?降落这里,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气潮湿温润,我心想,这一定是个热情的地方。果然,机舱外,许多当地的居民穿着羽毛裙,手持花环,执意要我们戴上。复活节,果然是复活节岛最热闹的时候。 从机场到小岛中心只有短短1000多米的距离,络绎不绝的游客使我无法想象这座小岛曾经的孤寂。我的思维似乎还沉浸在印象中的复活节岛,孤鹰盘旋,焦土疮痍,似乎谁都不愿瞥它一眼,谁都不愿接受它。“莫埃”身畔纵使先前是何等放浪形骸的欢笑,等你看见荒芜的大地上杂草丛生时,总是会下意识地收敛起所有的情绪,仿佛单纯的想用无声的脚步去丈量小岛,去体会一草一木的苦涩伤痛。 开阔的小岛上,零零落落地散布着被当地人称为“莫埃”的巨大人形头像。石像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或面海伫立,不过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长着奇形怪状的长耳朵,头部巨大,眼窝很深,鼻梁高挺,下颌突出。我好奇的看遍了每一尊石像,他们有的沉默,有的低眸,有的闭眼,却绝没有一个展露出笑颜,神情冷漠而肃穆。有些“莫埃”已经有些被风化,身上留着斑驳的伤痕。被“莫埃”看久了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低到尘埃里,不敢与之四目相对。胆小的人更是连声音都不禁低了许多,与身边的人挨得更紧了,为恐怕惊醒了山洞里沉睡许久的猛兽一般小心翼翼。 走累了的我,席地而坐。在旷野上,在低沉的逼迫向我的天空下,风大了许多,我闭上了眼,仿佛唯有这样才能听清这座小岛的故事。我想起了很多,想起复活节岛数百年来隔绝人世,想起了几经易手的腥风血雨,想起了谁也无法破译的“会说话的木板”,想起了围绕着石像因何而建,是谁人建的种种疑云,想起了太多太多融化在风里的传说。如果这时我们不能把握,不能捕获风中的这些传说,那它们将彻底的被湮没,被掩盖,也终将连一丝一毫都不曾留下。 “鸟人节”之舞 起身后,我向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走去。那里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还有金黄的沙滩,青翠的棕榈林。这里一扫先前疮痍的景色,倒是横生了些许海滩边怡然自得的心情。这时再看石像,好像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反倒是在浩瀚的太平洋和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平和,好像是历史的佐证,记载着历史,神圣的不可侵犯。 不知何时,夕阳悄悄的露了脸,血色残阳染红了复活节岛的半边天,临走的我回望一眼,看见的只是那些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的永恒的剪影。 我的运气相当好,正好赶上岛上最大的传统节日“鸟人节”。100多年前,居民保持着传统,每年每个部落推选一名选手顺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寻找鸟蛋。第一个得到鸟蛋的选手立即游回岛上,将蛋交给自己的酋长,这个酋长便成为当年的“鸟人”。虽然因为安全的原因,这一活动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圣的祭典仪式、多彩的化妆表演仍然保留至今。男男女女都是庆典打扮,或着羽裙,或着彩衫,跳起了诸如草裙舞的舞蹈。实在拗不过当地人的热情,我也头戴花环,融入了欢歌热舞的人群。这时,小岛不再孤独,是一个人人都爱拥挤而来的地方了。
|
转自:http://www.xici.net/b869472/d69283419.htm3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