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蜀中成都四日行之:岷江上的都江堰 |
[游记]蜀中成都四日行之:岷江上的都江堰 |
2008-05-22 sina.com.cn |
公元前4世纪,古蜀先民从川西北高原沿着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开始生活。“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就这样神奇地出现了。曾经因为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因织锦而著名于世,又被称为“锦城”。据说,在公元后的两千多年中,成都的城名从没变过,城址也没有迁移,这在中国城市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秦孝文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率领当地人民,在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修筑了以无坝引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千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到成都,并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描述了这个伟大的工程。司马迁、李白、苏轼、谢无量、郑板桥……也都曾在这里留连忘返,并留下绝妙的词句。我是打小就听说过都江堰的故事,知道是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由于历史悠久,路途遥远,详实一点的东西就说不上来了。因此,到了成都,都江堰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 感觉都江堰仿佛已变成某种形式,昔日成都人赖以生存的水利工程,如今被人们作为时髦的参观节目,所以来成都不去都江堰是不合情理的。想起散文家黄裳多年前住在都江堰的情形:夜卧,颇不宁贴,涛声扰人,梦境迷离。现在我去看都江堰是不是依然梦境迷离呢? 乘车到都江堰市,竟然被一个的哥野导带到了都江堰偏门。事后才清楚了自己浏览的路线是:十殿-城隍庙-松贸古道-玉垒关-秦堰楼-二王庙-安澜索桥-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伏龙观-堰功道。在“十殿”,一路读了10个关于都江堰、李冰的神话故事,都和龙有关。古人总把当时无法降伏的某些自然现象,比喻成了神物。上到山顶的秦堰楼,算是到了都江堰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都江堰工程。离开秦堰楼去往二王庙的路上,同去的都快和时报的两个姑娘竟然对路边一家店铺的土酿的酒以及小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停留稍作休息,沽了2碗酒,要了2份豆腐脑。我在一旁只是略浅尝了一下土酒,酒味还算可以。 摇摇晃晃的走安澜索桥,脚下就是冷峻的岷江。过吊桥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曾经穿梭在身边微笑和离弃的人,耳边充斥着遥远的笑声和近切的惊呼。脚下江水滚滚的咆哮,让人觉得对岸是另一个世界。掂起脚望向对岸,眼前人头攒动。晃动的吊桥可是真的连接着前尘和后世吗?这桥上肤浅地快乐着的旅人当然是感觉不到的。奇怪的想:人们却总是习惯去欣赏和接受被伤害的事物,征服带来的是真正的幸福还是狰狞的虚荣,我无从得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e238e01000bng.html1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