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丹云峡景区松潘县 |
[游记]丹云峡景区松潘县 |
2008-05-22 77sc.com |
从黄龙沟东行18公里,就到了险峻壮丽的丹云峡景区。丹云峡以俊秀印峡谷风光,成为黄龙的“五绝”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树种、灌木和花草,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丹云峡景区起子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公里,落差1300米,峰谷高差为1000至2000米。这里冬天一片雪白,夏天山林翠绿,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秋天一路枫叶红遍峡谷,那情景仿佛夕阳之下的火烧云从天而降,丹云峡因此而得名。山生云,树生风,丹云峡几乎每天都有云雾从林中升起,缭绕山间,时隐时现,游入至此,宛若走进了神话匹界。 丹云峡内森林密布,发源于雪宝鼎的涪江,在峡内奇石怪岩的夹逼中睛跃,水色如雪,好似一条白龙摇头摆尾,奔游林间,与身边的黄龙遥相呼应。 如果说黄龙沟是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章,那厶丹云峡就是一道变幻莫测的色彩画廊了。 花椒沟是丹云峡的第一道景观,因沟内遍野花椒树而得名:步入景区,路边两侧森林密布,一片翠绿,灌木丛中野花怒放,群芳争艳,岩石和树上攀绕着奇异的藤葛萝蔓,像一幅幅立体植物雕塑群。金秋时节,漫出红遍,层林尽染,景色尤其迷人。 玉笋岩在丹云峡上峡口,距涪源桥17公里处,抬头仰望,层峦叠峰如刀削剑砍。一些奇形怪状的松柏和笔直的云杉在岩壁上傲然挺立,赤裸的岩壁苍黛近墨,葛藤薜萝,悬挂崖上,更显出古老苍劲。蓝森森的林莽之上,万峰攒簇,浮着许多壮似春笋的山峰,雄峰丛中一峰独秀的便是玉笋岩。巍巍玉柱,直刺如线的天宇,使人耳目一新。 石马关位于涪源桥下行20公里处,因谷底石壁上跳跃着一匹灵动笼石马而得名。这里夹岸对峙的出峰高差达4800米,山峰之间形成了一道狭窄的峡谷,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观看石马关最好的位置是建于半山腰的“观景亭”:此处观看石马,神态更加逼真。它的头颈斜伸过水面,仿佛正在甜饮涪江之水。长长的马鬃被江水拂起,如一匹骏马的天然浮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凿就的这匹神驹,仿佛随时都会乘风而去,游人至此,无不为其险峻、壮美而咋舌。 猫儿蹲与玉笋岩遥相对望,这里山势崔嵬,岩石陡峭,山岩顶端有一尊奇石矗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奇石酷似一只蹲着的狸猫,仿佛随时都会一跃而起,捕鼠猎害。游人至此,都要停车下来,与这只神奇的“猫儿”合上一张影。 行进在峡谷间,蓦然可见一座天然的巨大“笔架”横陈眼前。它由无数个尖利的小山峰组成,远看似一个大“笔架”,近看又似各种不同的小“笔架”,那一棵棵粗壮、挺拔的松柏,好似架在“笔架”上的毛笔,满山美景,仿佛都是仙人泼墨挥就。峭壁间一座奇险的天生石孔桥凌空飞架,桥上缠绕着古藤,长满了青苔,桥下江水震荡,云烟飘渺,如一个满身沧桑的老人,自言自语地絮叨着流逝的岁月。步上石桥会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仿佛刚有一群仙风道骨的神人手握生花妙笔,过桥渡涧点染丹青去了。据考证此桥是由风雨、水流冲蚀而成,经过了亿万年时光,至今还能任人通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穿过了笔架山,左侧岩壁的青苔翠蔓之中剥蚀出了一轮潮湿的满月,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这就是“月亮崖”。崖间藤蔓纠葛,飞瀑高悬,浸润着“月亮”上下沉浮,演绎着阴睛圆缺的悲欢。据说岩壁间还有不少从未有人探知过的神秘洞穴,里面有水晶一类的矿物。 |
转自:http://www.77sc.com/aba/aba08_08.htm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