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向西北,爬升,川主寺和松潘 |
[游记]向西北,爬升,川主寺和松潘 |
2008-05-22 live.com |
9月9日 1 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照片作为暑假旅行的见证,但还是觉得应该留下一点文字的东西作为纪念,因为图片其实只定格了画面,而文字可以写下更深处的感情,多年以后帮我记起当时的心境。 1、出发:向西北,爬升,川主寺和松潘城 暑假在家,天气一反常态的热,没有以往的凉爽,连爸爸这个夏天穿T-shirt里边都要再加一件背心的人已经开始嚷嚷着要装空调。闷在这样的空气里有点透不过气,于是最终是大家都觉得应该出去走走。 如果是我说要去什么地方玩,可能结果是十天半月都出不了门,但是爸爸和他的同事们绝对不是这样。第一天上午突发奇想要开辆车出去玩,下午大家去喝茶时马上进入热烈讨论,最后定下来往西走,去看大草原,然后联系租车的事,第二天早上居然就说要出发了。(爸爸说:计划那么久干嘛?走到哪里算哪里。带那么东西干什么?别忘了带钱就行了。喜欢这样的干脆。)于是,大队人马一共11人坐上一辆金杯大面包车出发了。 出了县城,一路向西北,走的九寨沟环线公路的一部分,两个小时后拐进岔路,开往黄龙,惊奇的发现公路变得很好了——02年去黄龙时走过这条路,到处都是坑,就算是坐在三菱的越野车上都受不了。那个著名的十二倒拐,在每一次拐弯的地方都竖着一块牌子告诉你是第几个拐。每过一个拐,汽车就会上升几十米,等到所有的拐都过了,我们就已经从海拔七八百米上到了一千多米了。然后就进入了丹云峡,高高的山,湍急的溪流,没有人烟。公路隐藏在深山之中。从开着的车窗外吹进来的风已经开始有了一丝凉意,我们离高原近了。 感受到凉爽,全车的人都有了精神,一路说笑中,汽车飞快地驶过黄龙风景区的大门,看见门口停车场上密密麻麻的旅游大巴,再往后走,擦肩而过全是各种大巴,义无反顾地直奔黄龙而去。想象这么多人行走在黄龙并不宽敞的栈道上,熙熙攘攘的情形,可能照张相都要排很久队吧。(同行的叔叔们说,黄龙本来是我们县管的,只不过当年的县委书记觉得黄龙太远,他视察工作要走几天才能到,因此后来划界就划出去了。谁会知道如今这是个宝地呢?——这是野史了。) 一路再向西,一路爬升,翻过了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看到了远处30年前松平大地震造成的光秃秃的石头山顶;看到了岷江和我们的涪江的源头,海拔五千多米、瑞雪终年不化的雪宝顶。(妈妈解释为什么我们县的人特别能吃肉时说那是因为我们喝的水是高山下来的雪水,淌过原始森林,特别能“剐油”,把你肚子里的油水全带走,因此必须吃很多肉才能保持平衡。我对此深信不疑。) 光秃秃的石头山和更远处的雪宝顶 中午时分到达了川西北的交通重镇——川主寺。这是从成都到九寨黄龙的必经之地,很多上午从成都出发的旅行团,下午到达川主寺就会住在这里,第二天一大早赶往九寨或黄龙,于是川主寺变得相当的繁华,整个镇上到处都能看见各种档次的酒店,旅馆,餐馆和买各种藏式物品的商店。在一家餐厅吃了午饭,我们继续进发,去松潘县城。(川主寺属于松潘县管辖之下的一个镇。) 松潘县城离川主寺不过二十分钟就到达了。穿过“大唐松州”的牌坊,远远向前望去,小城依山而建,有城墙,有城门,俨然一座古代城池。在城门前的广场边我们下了车。看见一座雕像:仔细辨认,仿佛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再看城门上方写着“松州”,联系松潘的地理位置:四川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接近西藏,极有可能当年这里就是唐朝的边境,再往西走就是吐蕃了,当年的文成公主可能真的从这里路过吧。进入城门,才发现城内其实很小,只有笔直的一条街,两边的建筑都漆成统一的颜色:黄色的墙,红色的柱子,仿古的味道,跟高高的城墙和城楼配合得很好。城里人也不多,大都是本地居民,而没有旅游者。沿着唯一的街道一直走,穿过一座古典的廊桥,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就看到前边不远处的另一个城门“延薰门”,出了延薰门,能够看出来外边还有一道城门,只不过早已损毁了。从延薰门折回城内的十字路口,左边尽头是山,向右转走到尽头是正在维修中的第三座城门。走出城门,坐上等在外边的车,再回头看看高高的城墙,有人不禁感慨说,这么高的墙,就算是姜维来了也攻不下吧。
|
转自:http://cindycheng79.spaces.live.com/Blog/cns%21EE9320B375BD1429%21564.entry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