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雍仲本教圣地墨尔多山(二)

[游记]雍仲本教圣地墨尔多山(二)

2008-05-22    sina.com.cn

转载-雍仲本教圣地墨尔多山(二)

2006-11-07 16:19:25

大中小

记得第一次到了墨尔多山下时,《阿坝州志》总编室的几位同事中,唯有总编雀丹老师对墨尔多山有着特殊的桑梓之情。因为他原藉是甘孜州人。而且多年来,孜孜以求地搜集和了解有关嘉绒藏族的历史和这座与嘉绒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圣山。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写这篇散文时,雀丹老师洋洋五十余万字的《嘉绒藏族史志》一书由国家民族出版社作为重点科研项目公开出版发行。填补了研究这一地区从历史到现状,从自然到社会的史论性著作的空白。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后生们来说,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向导和解说员。有了这样学识渊博且耐心讲解的“导游员”,使我们的行程变得愉快而丰富多彩。
到达墨尔多山下的那天,恰是农历六月十五日,为一年一度墨尔多圣山的吉祥日,当地人称墨尔多庙会。圣山下是丹巴县岳扎乡政府的驻地,丹巴至小金的公路横穿这儿的小镇。公路旁的小金川河边有一座小庙,建庙之地不足一平方亩地。小庙为串木结构的木板小楼,构造形状尤如四川成都的望江楼。小庙旁有一大石包,石顶上砌有高高的桑烟台。台上插有长长短短的经幡,在微风吹拂下,红白交错的的幡旗轻轻地摇曳,好似在向圣山招灵。据说在这座大石身上有几处历代本教大师云游到此时留下的印痕。其中有手印和经书印,还有大师身影等。遗憾的是每次到庙上去,一来无人解说,二来石上已长满厚厚的杂草等,却不曾知道有这样多的事。
小庙底楼的正堂塑有墨尔多英俊而威严的男形女身像,他腰佩斩妖长刀,头戴博士礼帽,身穿蓝黑相衬、僧俗相合的长袍,脚着高僧长筒鞋,坐下是昂头膘壮的青蓝色的神骡。像前的神龛上,点着大大小小的神灯。周围壁上挂有附有神灵的唐卡像及其它佛画、哈达等。二楼为小经营。小庙楼底的周围有长短不一、新旧有别、样式各异的几十个转经筒。与阿坝、甘孜其它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相比较,它是那样的寒酸、破陋和微小。但是,四方的人们都朝它走来,带着深切的虔诚之心,正可谓应验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寺庙所建之地,如前所述是为岳扎乡治。岳扎藏语意为宏运聚集之山脚(音为:用地)。一些人根据汉字面之意,解释为清王朝攻打大小金时,清军首领岳忠琪军队驻扎之地,所以后人就称为岳扎,这样说未勉有些牵强。这儿确为是一方聚集宏福的圣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小麦、苹果、雪利、葡萄等是这儿的主要特产。农、林、牧、副业同步发展,形成这儿的经济支柱。
从岳扎面向西北,是墨尔多圣山的正面。山形正如藏文史藉所记:象一堆如意宝成堆体状,它与安多地区另一座雍仲本教圣山,称之为东方本教小西天的夏豆圣山,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朝敬正面是那样雄伟、博大,在高高的山腰,有着茂密的森林。直插蓝天的山峰,似座帐蓬,又如一顶高高的僧帽,白云在它的身上漂浮,更增添了它绮丽的风光。
在丹巴县城,首先由县政府地方志办的彭老师接待了我们。他是本地一位藏族,而且多年来一直从事县地名、地方志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素材和史料。所以谈及这儿的山山水水,他如数家珍,一一道来,留下极深的印象。尤其是对县城边举目可及的“白菩萨戏水”、“金羊撵金狗”等胜景的介绍。
在这以后的游历中,有二位丹巴本藉的藏族人士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丹巴,了解墨尔多圣山的方方面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衷心感谢他们的深情厚谊和热情的关照。

第一位叫朗木,现是丹巴县政协副主席,为丹巴巴底人。五十开外,个子不高,却很健壮,虽显胖,但很墩实。他有一段很长的军旅生涯,听说在他的身上有许多赫赫战功,但他从不向别人显耀什么,属沉着、稳重的人。在他的身边有种安全感,话虽不多,却句句见珍珠。如不与他交往,你很难猜出他对历史、民族、民俗有如此丰厚的知识和浓郁的兴趣。他的友人风趣地介绍说,他是位由武才变成文才的怪人,在平静的神色中,会向你娓娓谈出他的见地。199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墨尔多神山志》,便是他一手搜集整理,并组织译成汉语的,并亲自撰写了该书的“前言”。这样作不仅仅为了开放墨尔多圣山,难得的是由此而带动了其它风景区的开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繁荣。为了了解圣山深处许许多多神秘的自然景观和现象,他还曾使用“特权”,让政协秘书长(也是位民族民俗爱好者)去圣山深处探密。一去便是二个多月,自带干粮和行囊,风餐露宿,独居深山。摄影、摄像、考证和发掘了大量有关圣山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行动,与当今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上一些人的心灵变得浮躁、平庸、险恶的现象,而且文化风尚衰败的境况下,确属不易。
另一位叫林莉,是丹巴县的副县长,分管教科文卫工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年轻女县长。据说,原来主持团县委、宣传部的工作时,丹巴县的共青团、宣传文化等工作,多次受到团中央、团省委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我们在县城刚住下,她就来了,是县志办的同志告诉她的。初次见面,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县长就给我们留下了热情、脸上充满笑靥的直观印象。后来来往的次数多了,彼此都很熟悉,也陪我们走东串西的。她甚是热心,深深地感到她对民族文化有着极其浓厚的感情。在她陪伴我们去丹巴县如花园般的聂尕寨,墨尔多庙、达尔吉彭措寺院的途中,她向我们介绍了丹巴县的民族教育、文化等现况。对后来完成雀丹老师和我合著的《大渡河风情》一书,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让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丹巴石棺葬文化层的发掘情况,据说此石棺葬曾进行过印证,确认已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知为什么,标本经过了验证后,接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通知,停止挖掘,并要求将遗址封好。可惜我们几次去,都未能领略这个令人激动和兴奋的文化内涵丰富的遗址。她理解我们的心情,对民族文化研究者来说,本地区新发现的历史文物,而且是将解开新的历史之迷,这意味着什么。如这事确真,对这一地区的历史,以及四川古代史和康巴文化的渊源,将会有新的论说。当我们每次离开大渡河畔的圣地时,除了圣山、碉林、民俗的迷恋之外,还对这位热心而美丽的女县长充满着感激之情。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b98b3010006dy.html46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