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景观中心)理塘*巴塘*芒康 |
[游记]景观中心)理塘*巴塘*芒康 |
2008-05-22 sina.com.cn |
理塘*巴塘*芒康 2140公里长的川藏南线在高山峡谷间曲折延伸,并在川藏交界处,画出一个大大的弧形。272公里长的弧线串联起同处横断山脉中心区域却分属四川的理塘、巴塘和西藏的芒康。这一扇面虽因人们有意而为的行政区域被分割,但他们相互间的自然连贯和文化交融,却未被认为因素所阻隔。自古以来,这片区域就是汉、藏、纳西等民族文化,甚至是西方外来文化交汇相融的枢纽地段。正如流经这里汇集百川的金沙江;而沟通川、藏、滇的茶、马、盐古道,更是这一带独特的风景线。 早在理塘城兴建之前,格聂神山已是藏区知名活佛和众多信徒的必朝之地 格聂神山位于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四县交界处,是沙鲁里山脉的最高峰,海拔6204米,在四川省的高山中位居第三。很久以来,格聂神山都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当然它不是什么政治、经济中心,而是自然和宗教的中心。有的藏族学者就认为,康区的佛教发祥地就是格聂,而且格聂神山的名声要比理塘城久远、响亮。早在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兴建理塘城之前,格聂神山已是藏区知名活佛和众多僧侣、信徒的必朝之地。据说格聂神山属马,跟西藏阿里的冈仁波齐一样,每逢马年,转山朝圣者络绎不绝。 在格聂神山顶端,有冷龙沟、热梯沟、肖扎沟、克麦隆沟、仲拿沟、仲呷沟、库日沟和哈热沟八条溪谷网状布向四方。 虽说理塘县城是一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小城,但它的西南面却是一片长80多公里、宽约15公里的大草原。每年7月底,四面八方的牧民驮上帐篷什物,携家带口来到毛垭坝草原上扎帐而居。与结实、保暖的黑帐篷不同的是,在节日欢聚时,牧民们喜欢搭建轻便的白色帐篷。几乎是一夜之间,一座壮观的帐篷城横空出世,上千顶白色帐篷像朵朵白莲在碧绿的草原上绽放。 理塘的赛马节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原本是每年藏历六月初三在祭祀活动之后举行。20世纪60年代初,驻扎在附近的骑兵部队在赛马会期间也来与牧民骑手一较高低。为了增加军民情谊,同时也为了庆祝“八一建军节”,1964年,理塘县人民政府将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节日改在公历8月1日举行,称为“八一赛马会”。后来那里的骑兵部队随百万大裁军而取消建制,但“八一赛马会”的名称却保留下来。 赛马会期间白天很热闹,仅各种比赛、表演和藏族服饰就够摄影师忙活的了。但晚上会是怎样一幅景象?由于海拔高,理塘夜晚气温可降到零度左右,风也很大,在外面坚守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座座帐篷中灯光亮起,帐篷内,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直到一盏盏灯熄灭时,藏民一天的“耍坝子”内容才会告一段落。 理塘的青藏高原地貌(2006.6) 出理塘城,由川藏公路西去就是200多平方公里的毛垭坝大草原。它像阿坝大草原一样辽阔壮观,无量河(也称理塘河)从中流淌,宛如飘扬的哈达。运气好的话,还可见壮丽的彩虹飞架在草原、白塔之上。每年的8月初——理塘高原上最好的日子里,这些格萨尔王的后裔,就与来自各地的上万人聚会在草原上,展示“马术之乡”的精彩技艺——马背倒立、飞马射击、马肚藏身、俯拾哈达、耐力比赛等,个个惊险、样样刺激。有时,由于马怯人慌所出的洋相,也让人们捧腹不已。赛马会还是歌舞的海洋和人们展示绚丽服饰的舞台,更是人们朝拜神山的节日和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分散在高原各地的农牧民很需要出售自己的劳动所得,也需要从商人那里买到自己及家人一年里必需的物品,同时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这也正是过去茶马古道上各个市镇繁忙热闹的景象。 理塘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当年乃至现在,产于四川盆地西缘天全、名山、邛崃等地的川茶就源源不断地由茶马古道和现今的川藏线输入藏区,理塘当然是必经之地。沿川藏公路绕到格聂神山西边,就是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巴塘了。但古时的茶马古道并不像现在川藏线的走法,而是从喇嘛垭翻越格聂山肩而西,不经海子山而经谷地里的波密乡直抵竹巴龙、巴塘。川藏线也许为连通当时尚未撤除的义敦县(今措拉一带),也许为避开格聂和巴塘境内海拔最高的党结真拉大山(6060米),所以绕了个大弧线。 这弧线够长够高。如果以过去人马驿道的行程计算,可能要多出三四天的路程。路总是看不到头,不是被江河切割,就是为高大的山体阻截,但路还是在延伸,虽然七绕八拐、上上下下。沿318国道,穿过横断山脉,由巴塘北部的高山山丛,进入金沙江峡谷,最后再切进芒康山脉苍茫的怀抱。 从海拔4700米的海子山垭口盘折而下不久,就又看见了温泉。这一线到处有温泉。由322道班进入措普沟,走两三公里即到措拉乡。从措拉乡往北8公里,就是著名的茶洛地热区。有人把它称为地热公园,那恐怕还要等上一些年头。但一来到这里,马上就被浓烈的硫磺味道所笼罩,道路两旁阵阵热气嗤嗤喷发,此起彼伏。热气弥漫在整个山谷,忽淡忽浓,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停地变幻着迷人的色彩。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温泉眼,散布在山坡上、森林中、悬崖下、溪流边。 经热坑温泉溯巴曲北行,就进入茂密的原始青冈林。中途有一古碉楼矗立。以前在岭嘎溪(措拉)有很多碉楼,但后来遭到地震和认为破坏,现保留最为完整的只有这一座八角碉楼。这是纳西族建立的碉楼。难以想象,500多年前的丽江纳西族军队能够向北深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已很接近当时在康区领地最广、势力强大的德格土司的领地。虽然在甘孜的丹巴等地和阿坝的羌族地区也有大量碉楼,但主要用于防御匪患兵祸,而纳西族当年建立碉楼,则是为了军事扩张——开拓其生存空间和疆域。因距离其统治中心丽江过远,他们不得不稳扎稳打,一路建立碉楼作为据点,以保证后勤的供应和对占领区的统治。 进入章德草原,海拔已上4000米,山势豁然开朗,有一种天高地阔的感觉,中间为高原湿地群落,周围是山坡草地,巴曲从中静静地流过……经过大经石,穿过草坪,被誉为人间仙境的措普圣湖跃入眼帘。在蓝天白云、山峰和原始森林的衬托下,它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澄澈的湖中鱼翔浅底,湖中有野鸭游弋。巍峨雄伟的扎金甲博神山,端庄秀丽的珠牡神山,守望着措普圣湖。盛夏,两座神山上不见白雪,但见山间怪石嶙峋,湖上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湖光山色变幻无穷,莫测高深。据说湖中会不时显现八宝、寺庙、佛塔、彩虹等奇观。 山景是措普沟自然景观的大背景,该区域仅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余座,他们有的终年积雪、现代冰川发育,有的山岩裸露、角峰嶙峋。著名的扎金甲博和与之遥相对望的格聂,都是藏区人民向往的神山。 措普沟里地貌景观的体量并不大,如果单独地把这些景观与青藏高原的那些名山大湖相比较,措普沟的雪山、湖泊就像巴塘苹果一样,虽然个头不大,却甜脆多汁,让人回味无穷。因为这里每个景观的形态都充满个性之美,而且它们的组合态势之理想,似乎是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上天就做好了景区规划。 措普湖(2006.8) 措普湖的南端,有许多老人盖了木屋修行养老。要不是碍于4000米的海拔,这里倒真是修养身心的好地方。一对肥硕漂亮的旱獭缓缓而来,直立起来从人的手里接受食物。这里的旱獭并不怕人,常常找人讨吃的,特别爱吃糖果。 在川藏线和康区行走,常常会撞上的一个人就是赵尔丰,其改土归流的重大举措,影响至为深远 几年没到巴塘,她已经成为一座相当开放、先进的小城。在巴曲河畔,一座座仿藏式的钢筋水泥大楼拔地而起、比肩接踵,传统的土墙民居正在消失。1989年,巴塘发生了一次6.7级的地震,之后的重建至今仍在继续。跟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一样,偏处横断山脉深处的巴塘也膨胀着各种欲望。这些欲望像河谷里的热气一样蒸腾着,很快就能将河谷填满。年轻人、中年人大多为金钱、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困扰着,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无动于衷地坐在街边,打量着这个他们越来越不懂的世界,更多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所以,我们在川藏线上看到的仿佛是两张照片,一张是彩色的,渲染着缤纷的色彩和迷乱;一张是黑白的,深深镂刻着过去的痕迹。 清廷闻报,即派四川提督马维骐、建昌道尹赵尔丰率大军分道进击,6月攻克巴塘,诛丁宁寺堪布、巴塘正副土司及其部下百多人,杀七沟村百姓数百人。藏民都说赵尔丰是阎王爷的化身,以后多年,只要孩子哭闹,说声赵尔丰来了,孩子立马敛声屏气。在平定了巴塘和乡城等地之后,赵尔丰乘势推行“改土归流”……赵氏威风,一时声震康、青、藏三地。但不久之后的辛亥革命,时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以古稀之年死于非命。 虽然至今人们对赵尔丰颇多非议,但其改土归流的重大举措,影响至为深远,为以后的西康建省,将康区坚实地纳入中央政府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近代著名学者李思纯曾评价说:“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皆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赵尔丰改土归流所收边地,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西康建省之规模,因此初具。 横断山脉深山峡谷远离藏北、青海的盐湖,大海更是遥不可及,盐井成为方圆数百里内唯一的产盐地 过江穿过芒康以风大著称的高地,将莽错湖掠在后面,再翻越滇金丝猴众多的红拉山自然保护区,就进入了澜沧江干热河谷。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唯一的纳西族民族乡、曲孜卡温泉、扎古西峡谷等统统聚集在这里。 建在盐井乡的天主教堂已整150岁。这应该算是个文化的奇迹。1856年,一位姓邓和一位姓丁的法国神父在这片僻远之地建起了教堂。那时这里还没有几户人家呢。传教士们就在此扎下来做好事、行善事,感化了一批教民。几经风雨,教堂毁而建,建而毁,居然就延续到现在。 天主教堂前前后后来过17位外国传教士,当然,现在不再有外国传教士,而是由一位土生土长却也在北京天主教神学院受过正规教育的鲁仁第神父执掌教堂的一切事务。教堂教区现有600多信徒,每个礼拜天都在鲁神父的主持下做礼拜、唱圣诗。信教的不仅有老人,更多的是年轻人,妇女也不少。到了复活节、圣诞节这样的大节日,邻近云南德钦、维西的信徒都会前来参加,因为他们那里早就没有神父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7a33bd0100088r6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