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晴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 先前在许多地方都听到过人们谈论“石家大院”,倍感神秘,终于放假,想去一探究竟。也许是我这个人行事比较谨慎,所以比较爱计划,也是策划。经过我两天的计划后,我决定启程。 早早起床去接佩佩,坐657到西站,因为石家大院坐落于西青区,所以到西站最省时间。换乘153路(票价2元,是那种特别古老的公交车,后来知道是这一道颠簸会把新车也搞成旧车的缘故)。起始站到终点站,睡觉也不用担心做过站。下车之后,出租车司机会像搞推销的一样热情,我是最经不起别人热情的啦,5分钟以后到达石家大院,路程为1.3公里。 换用步行,这是我喜欢的方式,用晶晶老师的话说是“腿儿量”。路过纪念品商店,一人买了一幅印有杨柳青年画的扑克牌,买纪念品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先买纪念品,再逛景点! 如果时间富余的话可以先逛杨柳青文化街,街道上主要有古玩店、字画店、饭店、旅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卖什么的店铺,门前都有一幅蛮有意思的对联。比如“诸葛烤鱼”:是非成败笑谈三国演义,麻辣鲜香一品诸葛烤鱼。 5分钟以后走到石家大院,这里很明显的,对面有一个金黄色的杨柳青娃娃。门票20元,出示学生证10元,恰巧我计划中有学生证一项。进入院子,没有随人群走游览路线——西洋门,而是直奔苗园,选一条人少的地方拍照。苗园里有假山有水塘,像缩小的御花园,水塘里当然有荷花。假山下连接着怪石,怪石上有个牌子,佩佩踩着石头走到牌子另一面,大声地念给我听“禁止游人攀越”,然后忐忑地回到我这里(^_^)! 穿过花园,来到左侧的男佣人房,房间左侧是一张通铺,下面可以生火,右侧是两把生锈的青龙偃月刀,我的右手穿过防护栏偷偷抚摸,只能稍微抬起一角。 出来佣人房,进入水局陈列,旧时的重要物什,现在和这座宅子一样,只能作为观赏品,既然曾经那么重要,现在是要和它合影的! 继续往前走,是“二十四孝年画展”,佩佩对这个颇有兴趣,所以强迫我把24幅全都照了下来。继而是“家学”里面藏书广泛,都是八股考试典籍。左路走到尽头,返回向右进入“戏楼”,据说这里拍过近五十部电影电视剧,比较有名的是《刀剑笑》《日出》《活着》《金粉世家》《刘宝瑞》,戏楼内部为两层,但二楼为装饰用,从北面进入看见金色屏风,上面有四个大字“厚德载福”,戏楼内部四壁挂有经典戏剧的年画,我们到的时候恰好有几名外国人参观,导游先介绍的年画为《白蛇传》,我想这故事究竟要怎么翻译呢?详细说起来估计要40多集电视剧,如果简单起来就是“一只白蛇修炼成女子和一个凡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拍照的确有拍电影的感觉。 走出戏楼,必经垂花门,门的装饰特点是倒着的莲花垂在两旁。来到主人卧室,旁边是内账房,这两屋离的那么近,估计主任一定是个守财奴。在向东有两个展厅,分别是“灯箱画展厅”和“砖雕展厅”,记录了杨柳青特有的技术风俗。 再向南走,到了“闺房”——石家大小姐的屋子,里面燃着檀香,幽香扑鼻。这里也是一个中间点,我们曾经四五次的路过闺房。闺房对面为“漕船轿车陈列”出来之后进入“婚俗用品陈列”和“洞房复原”,一排排的嫁娶列队蜡人,足以感受到当时的气势和奢侈,在那里见到凤冠霞裴、铜锣、伞扇。 在这里见到了镇宅之宝——翠玉白菜和八扇屏,开始只是拍翠玉白菜,后来偷听到导游的讲解,才注意那八扇屏,原来是十六幅木雕合在一起,当时花了三千两白银,才请工匠雕刻完成。 最后来到“新中国第一反腐大案展厅”,共分四个展厅,佩佩对这个并不感兴趣,只是我发现了老熟人——刘青山、张子善,记得高一历史会考的时候背过制裁这两个人腐败的教训和意义。 最后,在我强烈的要求下又回到戏楼,坐在台下的椅子上,趁人少喊了句“小二,看茶”,然后佩佩水汪汪的眼睛看了看我。下一个瞬间我跑到后台,里面供奉的是李隆基的神像,想必是因为从他那时开始推崇的戏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