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巢湖

[游记]巢湖

2008-05-22    sina.com.cn

巢湖,古称南巢。因形状象“鸟巢”,故称巢湖。它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地处皖中,襟湖带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东方日内瓦”之誉。
其地山环水秀,风光迷人。820平方公里的巢湖,烟波浩渺,帆影迷离,山色湖光,交相辉映;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被誉为“两颗宝石”。矗立于湖心的姥山岛,面积0.86平方公里,古有望儿塔、圣妃庙,今建娱乐城、度假村,来此游览犹如进入“虚幻梦境”、“世外桃源”。中庙(汉),傍湖凌空而建,与姥山岛隔水相望,称“湖天第一胜景”。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有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称“四块翡翠”,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

黛峰叠翠,古塔耸云;湖岸沟、河、港、纵横交错,玉带燎绕,岸柳晓风,如诗若画;古中庙飞檐雕栋,流光溢彩;天然溶洞紫微洞,雄、奇、险、幽,巧夺天工,为“江北第一洞,’;仙人洞钟乳纷呈,景成万象;王乔洞佛像雕刻鬼斧神工,是安徽省仅有的摩崖石窟艺术宝库;银屏白牡丹做立悬崖,神奇独特,堪称“天下第一奇花”;南北龟山静伏水面,凝姑望姥;半汤温泉品位上乘,疗效卓然…,名胜古迹,钟灵梳秀,星罗棋布。王乔得道、许由洗耳、浮丘垂钓、巢州地陷的传闻轶事娓娓动听,闻名遐尔。商汤伐纣、夏桀败走南巢、张良蛰隐大秀山、范增归葬亚父山等,更为巢湖平增思古幽情,添就诱人史话。这令人神往人间圣境,引历代名流大家盘桓驻足,泼墨挥毫。巢湖藉其秀丽的风光、宜人的景色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安徽省重点旅游开发区和风景疗养区,皖中大地上一颗璀灿的旅游明珠。

巢湖,历史悠久,人文蔚起。冯玉样、张治中、李克农,李慰农等现代名人皆流淌着巢湖的血液。巢湖民风淳厚,民俗文化丰蕴,南歌北舞,源远流长,有口皆碑;巢湖物华天宝,素称“鱼米之乡”,湖上“三珍”——银鱼、虾米、螃蟹哙炙人口,太湖石、大理石、盆景等旅游商品畅销海内外。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墨客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灿烂的诗文,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溶汇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巢湖地区环湖襟江,经过几年来的着力开发,目前全区已建成并开放10余处旅游景区、景点,拥有30多家旅游宾馆、星级饭店和多家旅行社,隆重推出"炒湖水上浪漫游"、"糊岛娱乐休闲游"、"温泉保健度假游"、"牡丹花观赏节"等特色旅游项目。现已开通了上海、南京、合肥至巢湖的旅游线,融入华东和国际旅游网。

“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谁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占河山之秀美,得交通之便捷,享物之丰华的巢湖,正以她悠远独特的历史胜迹,钟灵毓秀的山水人情,清雅多姿的地方风物,舒张双臂迎接四海宾客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建设。携手共创旅游业明天的辉煌。

位置:位于江淮丘陵东部,距合肥60公里、芜湖50公里、南京130公里。

面积: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453万人

行政区划:辖居巢区以及和县、含山、无为、庐江四县。

概貌:巢湖地区物产丰富,湖蟹、银鱼、虾米、珍珠是这里著名的“水上四珍”。历史上,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商汤放桀于巢湖”,“五子胥过韶关”,“楚霸王乌江自刎”等都是家喻户晓。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三上将”也出生在这里。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形成了巢湖独特的风景线。

景观: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棗巢湖,方圆800里,是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宛如一只碗夹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和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这些天然奇观,点缀着巢湖沿岸,犹如“众星捧月”,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

巢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是皖中旅游胜地。境内有山、有水、有岛、有泉、有洞。江涛、湖光、温泉、是巢湖“水景三绝”。长江流经市内182公里,江涛拍岸,气势磅礴;八百里巢湖波光帆影,景色万千。五大精华景观更是闻名遐迩。一是“一面宝境”--巢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辽阔,沿湖山峦耸立,湖中孤岛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二是“两颗宝石”--姥山岛、天门山岛。两岛犹如两颗宝石,分别镶嵌于巢湖之中和长江北岸。三是“三串珍珠”--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四是“四块翡翠”--太湖山、天井山、鸡笼山、冶父山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是“五座龙宫”--王乔洞、紫薇洞、仙人洞、华阳洞、泊山洞。

下面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一下我美丽的家乡吧:

1.名人:

周瑜(175-210):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著名军事家。出身士族,少年时与孙策结为至交,人称周郎。曾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江夏太守等职。后辅佐孙权,巩固江东的东吴政权。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

丁汝昌(1836-1895):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1875年受命赴英国购买军舰。归国后即统领北洋水师,1888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年日寇以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湖人,行伍出身,“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法西斯独裁统治。后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与张治中等一同参加了“八一三”凇沪抗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2.名胜景区:
紫微洞位于巢湖市北郊的紫微山麓,因洞有大小两个天井,又称双井洞。据道光《巢县志》载:“中有石罅,俗名一线天。相传有人穷其底,深三里许。”又传为周灵王太子王乔修炼成仙之地,实为大自然神奇造化的结晶,形成已有2亿年。洞总长3000多米,主洞长1500多米,岔洞纵横交错。洞体处于特点鲜明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廊道状,以雄、奇、险、幽见长,为“江北第一大洞”,内有10大洞天,36主景,72辅景,宜先陆路游览,后水路荡舟。最妙处要数洞内的“四绝”、“三奇”。“四绝”为天沟、天板、天槽,玉螺帐,石鹅管和天外飞瀑。。“三奇”为铁索寒桥、双井开天、地下长河。此外,“龙潭听涛”、“群猴朝圣”、“洞中大龙湫”、“九龙壁”、“石葡萄”、“猴子捞月亮”等景点,皆惟妙惟肖。
华阳洞位于含山县环峰镇褒禅山腰。北宋宰相王安石于至和元年,率其弟及友游览此洞,写出千石名篇《游褒禅山记》,被大陆、港、澳、台选为语文课本。溶洞总长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中有河,河中泛舟。洞外山光水色,多名胜古迹。
仙人洞坐落于巢湖东南银屏山中八仙山下,是一曲折幽奇的石灰岩溶洞,洞高20米,宽80米,深数里,传为崔自然、吕洞宾修炼成仙之地,故又称崔仙洞。洞分为天然景观、人造景点两部分。天然景观品位高,洞口南向,峭壁如削高五六十米,上刻张凯帆“银屏奇花”,再上为千年不衰的白牡丹花。洞中钟乳鳞次栉比,有似宫灯高悬,有像雄鸡唱晓,有若雁掠夜空,有如凌空飞瀑,另有仙人桌、仙人床、仙人田、仙人桥等,造形各异,鬼斧神工,且洞中有洞,别有洞天。人工景点围绕“武则天倚权施淫威,白牡丹抗旨遭贬谪”、“弃红尘八仙游胜地,居悬崖仙子报年景”、“吕洞宾神迷戏仙子,张果老意乱走毛驴”、“小白龙惩恶陷巢州,焦氏女舍身拯黎民”、“仙子白龙天上会,韵事佳话人间传”等等一系列生动曲折、耐人寻味的故事,采用立体雕塑的形式而演绎神话传说。每当谷雨前后,看花游洞之人往来如织。
这就是千百年来被民间誉为"天下第一奇花"的银屏白牡丹。它位于仙人洞的上方,高达五六十米的绝壁,势如斧削,凌空欲倾,陡不可攀。游人只可仰视其仙姿,不可触摸其玉体。每年谷雨前后,牡丹花必盛开,朵数多少不等,洁白晶莹,娉婷多姿,引万千游客来此观赏,以一睹其仙姿为快。银屏白牡丹有四大奇绝处:一奇为生长环境。江淮之间,野生牡丹本不多见,于悬崖峭壁贫瘠石罅中突兀出这样一株枝青叶茂的牡丹,更是令人难以想象。二奇为牡丹花龄。据文字记载,北宋时,游客已开始观赏,历千年沧桑,丰采依然,年年岁岁,嫣然盛开。三奇为千年一貌。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既未长高,也未萎缩,既没长粗,也没变细,始终保持亭亭玉立之娇姿,透发着顽强的青春活力。四奇为具有灵性。牡丹花的开与谢,可以预兆年景的丰歉:花开5朵,则五谷丰登,花开4朵,则四时吉泰;花开得早,且朵数少,必有旱灾。自古迄今,无数骚人墨客吟咏牡丹奇花,其中北宋文坛巨擘欧阳修的一首《仙人洞看花》最成绝唱:学书学剑未封候,欲觅仙人作浪游,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姥山岛位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地处中庙镇西南方向,地形椭园,周长约四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15米。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c61fe5010007d0.html3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