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注京杭大运河申遗特别报道. |
[游记]关注京杭大运河申遗特别报道. |
2008-05-22 sina.com.cn |
话说大运河·开凿篇 作为世界上开凿历史最悠久、流程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以其独有的“南北”流向在中国的版图上蜿蜒出一道与众不同、耐人寻味的图景。如果说长城体现了华夏民族坚韧的“守”的性格,那么大运河涌动的则是“开放和交流”的特质。且不说这条古老的运河千百年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就是现年三亿吨的货运量和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无怪乎前人喻运河为“国家之命脉”了。 编者按 自本期始,本刊开始推出大型纪实报道《关注京杭大运河申遗特别报道》,力求从不同侧面真实全面地展示大运河的历史风貌、沧桑之变、人文景物以及缺失带给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热诚欢迎广大读者参与网评和讨论,共同把这一系列报道办好。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本文的第一作者曾多次路经运河,面对燕赵运河的荒寂落寞、齐鲁运河的半废半航、苏北运河的浩荡千里、江南运河的乖巧灵秀,记者喜忧参半,感慨万千,这就是那条曾系“国家之命脉”的千古大河吗…… 2005年12月15日,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位先生发表“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为保护大运河奔走高呼; 2006年5月22日至24日,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官员聚首杭州,达成《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 2006年6月9日,我们陪同一批外地记者就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实地察看了运河宿迁段的治理和保护; ……。经历了2500年风雨洗礼、总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只是这次不是为了战争、不是为了漕运,而是为了申遗,为了让世人了解更多的大运河的历史和将来,早日抚平大运河沧桑的印记。 蝴蝶效应下出现的邗沟 春秋时期,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杀伍奢,其子伍子胥逃到了吴国,想借助吴国的力量替父报仇。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相比,当时吴国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战国策》的作者甚至不屑于提到他。伍子胥的来到掀开了吴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一个弱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振兴。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与伍子胥密谋,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国君主———阖闾。公元前506年,阖闾为了称霸诸侯,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他们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伍子胥令人掘开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 阖闾死后,夫差当政,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吴国国力逐渐强盛。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于公元前486年至前484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邗沟。据《左传》中记载: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史上用“举锸如云”形容当初开凿邗沟的场面,其壮阔景象可想而知。清胡渭《禹贡锥指》云:古者江淮,本不相通,自夫差欲霸中国,乃于广陵东南,筑邗城,城中筑深沟,名曰邗江,亦曰邗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北至未口(应是宋口)入淮,此夫差沟通江、淮之故道也。 据《汉书·艺文志》及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邗沟的路线大致是:南引长江水,再从如今观音山旁的邗城西南角,绕至铁佛寺稍南的城东南角,经螺丝湾、黄金坝北上,穿过今高邮南30里的武广湖(后名武安湖)与陆阳湖(又名渌洋湖)之间,进入距今高邮西北50里的樊良湖(又称樊梁湖,即池光湖);再向东北入今宝应东南60里的博芝湖(又称博支湖,即广洋湖)、宝应东北60里的射阳湖;出湖西北至山阳(今淮安楚州)以北的末口,汇入淮水。因为利用天然湖泊以减少人工,所以邗沟线路曲折迂回,全长约400余里。据近代学者考证邗沟全长为185公里,是开凿最早的一段京杭大运河。 夫差开通邗沟的第二年,吴军便沿着新开的运河北伐,大败齐军,此时,邗沟的开凿完全为军事目的。到了公元前473年,邗沟开成后的第十三年,夫差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打败。邗沟遂成为这位亡国之君的千古遗作。邗沟对扬州地区经济文化和航运交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至今扬州的螺丝湾至黄金坝一带,尚存有古邗沟遗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fb648010006rt.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