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之行 |
[游记]泰山之行 |
2007-07-16 sina.com.cn |
不是看了朋友博客上的关于泰山景色的文章,我不会写我在泰山的所见所闻。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确有它迷人的地方,我们得感谢有照相机,因为此情此景真的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美丽的泰山 遗憾的是,我去泰山的时候没带数码的相机--没想到此,我常感到遗憾。看到朋友的一张张图片,美好的回忆顿时浮现眼前。 说起来也是机遇,我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刚迎来了周末。我在小街上闲逛,恰巧遇到了綦莎(会计系的我高中时候的女同学,现在的校友。),话说起来要去泰山。我说:能带我去吗?原是一句笑谈,当时我就想:你们一群女生,而且是宿舍活动当然不可能带我吧!綦莎却是一口答应,我也不好收回。就这样有了我的第一次泰山之行。同行的还有她其中一个室友的男友,就我们两个男生。我暗暗叫苦,好在我原来是客;可苦了另一位老兄,几乎所有的包裹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不管怎样,我们周五的下午如愿的来到了泰安--一个古老的城市。 经过了山东科技大学,经过了岱庙,我们没有驻足,因为我们无法抑制住对泰山的向往。 正式的登泰山要从一天门说起。 其实在一天门之前还有一段崎岖的蜿蜒的小道,两边都是古建筑也很有情调。好山好水好人家,真叫人羡慕。 首先见到的是一天门, 一天门坊位于红门宫南的盘道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一天门”。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 再往前走,就到了孔子登临处。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联语于1967年被凿毁。孔子登临处坊在一天门坊北,为四柱三门式石坊。额板上书“孔子登临处”,落款“巡抚山东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万安朱衡、钦差总理河道都察院右佥督御史南昌胡植、巡抚山东监察御史襄阳刘存义同立,嘉靖三十九年岁次庚申冬月吉旦罗洪先谨书”。坊宽6.8米,通高6米,侧顶高5.25米。中门宽3.17米,高3.15米;侧门宽1.1米。方形柱上部有额枋、额板和门楣。柱下施两层条石,柱侧有滚墩石,上立内向雕狮;滚墩石鼓面上浮雕忍冬、云气、宝相花、凤凰、鹿、马、麒麟、人面兽等纹饰。门楣额枋上置斗,中门上四个大座斗,大座斗上浅浮雕一斗三升,斗上置五脊石顶,石浮雕瓦垄、勾头、滴水。勾头上饰莲花纹,滴水上饰宝相花纹,正脊上有螭吻剑把。中门的额枋下施雀替,两侧门额枋下为半臂拱形雀替,门楣上施二斗,斗上施仰莲瓣纹,斗上浅雕一斗三升。 坊的东侧有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登高必自”,此语源于《中庸》,意思是说,千里之行或攀登万仞高山都要始于足下。西侧还有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书“第一山”大字碑;碑阴有明代人书道家秘文符篆“入云有路”。相传道人带着它可驱鬼怪、治百病。西边还有清代嘉庆初年泰安知府金撰书的《泰山种柏树记》碑,记载他于嘉庆初年率领各县官民从红门宫至升仙坊,共植柏树23000株。在坊前台阶之上的两侧,放置着形似碌碡的圆柱体大石磙,还戴着一顶荷叶帽,传为“泰山镇”,是镇山之宝。 天阶坊位于孔子登临处坊北,红门宫前。额书“天阶”,落款“嘉靖癸亥年阳月巡抚山东按察使……”。坊为双柱单门式石坊,宽3.6米,通高6米;门宽2.5米,高2.8米。柱呈八角棱形,柱侧施较高的滚墩石,柱下施长方形基石。柱上部有门楣、额板和额枋等。额枋外出部分为霸王拳状,枋上置四个大斗,其上浅浮雕一斗三升,斗上为石雕五脊四注式顶,勾头、滴水上饰莲花和宝相花纹。 红门宫是泰山中溪的门户,呈半封闭凹形空间。再加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及碑碣,构成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自飞云阁洞北望,林荫夹道,石级绵延。自古有“红门晓日”之景。清人赵国麟留诗:“凌晨登红门,霁色明朝旭。俯视万家烟,平畴尽新绿。” 过了红门,沿途看到为历代帝王、社会贤达,给泰山捐献香火立的碑。最有名的就是泰山的无字碑河金佛。 为什么是无字的至今还是一个迷。 到了万仙楼,这里是进入泰山买票之处,票价80人/元,想想八十年代到华清池5分/人,华山2角/人的门票(那时工资60元/月),和九七到黄山的门票60/人的价格变化(现在工资比那时也已翻翻了),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成正比,事实告诉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很难说清是泰山成就了一批批的文人骚客的千古文章,还是这一批批的文人骚客成就了泰山的美名。无从计算去过泰山的名人有多少,因为留在泰山上的文字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可以理解前辈诗人的心情。像我辈平凡人见到泰山美景时禁不住赞叹,前辈文人们友怎能耐住心潮的涌动而不留书明志哪? 我们是傍晚开始登山的,到中天门大约是21点,心中的那份冲动让我们忘记了劳累。刚才还是繁星满天,现在却又是阴云密布,我们都分不清是水气还是真的阴天。眼见中天门了,一道闪电告诉我们大雨要来临了。快跑,快跑…… 大家拥挤在财神庙门前躲雨,有说有笑。风越刮越急,山松剧烈地摇动。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整座山,照亮了庙中佛像紧绷的脸,好吓人。 记得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下雨,你没带伞,你跑吗?你会说:对啊,跑去躲雨。又问:可是没有躲雨的地方哪?哪前面不是还是雨吗? 这才上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完全湿透,但却是十分从容,就像是在雨中漫步。 佛曰: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然而,财神庙的“主持”(就一个看门和尚)无情的将我们赶出去了,看着我们淋雨不为所动。有人恼,有人骂,我想:财神庙吗,不给钱怎能让进,要赶上“市场经济”的潮流。这可了坏了旅馆老板,他到跟得上“市场经济”的潮流,马上涨价(由10元/位直接涨到30元/位)。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我们决定投店。 旅馆也是古建筑,很漂亮。一进大门,我们清楚得看见“请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务”“男女不得混住”的字幅,同时老板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只能提供给我们一间房。我晕,我们可是两男六女啊,不是男女不混住吗?老板不愿解释,他领我们进房间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这么一个事实:基本上那女都是混住。行啊,无所谓,我相信我自己得忍功。天哪,不是吧,女的怎么还脱衣服脱得只剩内衣,还都这样。MY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88a4ba010006fv3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