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郭世锋 通讯员 赵祥兵)我市地质构造独特,地质遗迹、古文化遗址众多,生态人文环境保护较好,蕴藏着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省地矿局地质专家程秀明近日提出,应结合济南南高北低单斜构造格局及山川分布特征,对山川、水系、泉湖、生态地质风貌、风土人情等地质遗迹、古文化遗址加快开发和保护的力度,大力发展和延伸济南特色地质旅游产业。 程秀明认为,济南地层出露良好,构造形迹典型,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三大岩类应有尽有;主要地质构造有马山断裂、炒米店断裂、千佛山断裂、文化桥断裂、港沟断裂、东梧断裂、文祖断裂等;自东向西可依次划分为明水泉域、白泉泉域、济南泉域、长孝泉域四大泉域,拥有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堪称举世罕见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地质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目前,济南地质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还不够,地质旅游“点”的开发较多,地质旅游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 对于济南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市场开发的前景,程秀明认为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真山真水型(徐霞客型)。以济南玉符河、南北大沙河、巴漏河、五峰山、馒头山、唐家寨山、长城岭、锦屏山、卧虎山水库、垛庄水库、锦绣川水库为风景点(线),通过游览,让游客体验徐霞客“登山必至极点,寻水必至源头”的奥妙。二是田园型(陶渊明型)。以万竹园、五龙潭、白云湖、百脉泉等为依托,傍湖兴建别具特色的竹篱茅舍,竹篱院内种上济南特产“四珍一特”,通过游览,让游客既体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美,又感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惬意。三是考古论今型(司马迁型)。以灵岩寺、孝堂山、千佛山、城子崖遗址、洛庄汉墓、闵子骞墓为依托,结合济南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游览,让游客领略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深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