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原游记:古晋揽胜 太原晋祠

[游记]太原游记:古晋揽胜 太原晋祠

2008-06-10    17u.com

古晋揽胜——太原晋祠

7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有几个青年学者在山西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考察,考察的重点是散落在晋地的古代建筑。其间主导的是一对夫妇,在考察结束后他们合作写出了一份知名的长篇科考报告——《晋汾古建筑预查记略》。这对夫妇后来都成了大师,他们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爱好中国古建筑的人一定不会对他们陌生,他们的著作也都会细细研读,我也没有例外。2005年的4月间,我首次踏上了山西大地,在到山西之前,我把那篇科考报告再次细读了一遍,甚至还参考书上的记载和参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专门记录下可能走到的地方的知名古建筑,以便方便时一饱眼福。(见附)晋祠就是大师用了浓墨重彩来描写的一处古迹。

我从太原坐飞机返回休五一长假。前几天就和同事说好,预定下午晚些时候的飞机,而早些从临汾到太原,挤出来的时间去晋祠。临汾到太原的路况相当好,全程4小时多些。在太原长途汽车站寄存了行李,匆匆买了些KFC就打车直奔晋祠(从长途车站附近到晋祠,出租车费好像是30元左右,具体记不清了)。

说起晋祠,当真是一处不折不扣的古迹,古到了唐太宗都为它留下过墨宝。晋祠这个古迹是祠堂吗?祭奠的是哪位呢?

晋祠历史

这是一个典故、一则记载于《史记》等典籍的轶事、也是一段西周晋国开国的历史。这里的主人叫唐叔虞,相传其得名于天帝,而非其父周武王取的名。他的母亲是周朝开国名臣姜尚的女儿邑姜,怀着他时,曾有天帝托梦命她产子取名虞,孩子出生后掌心有一“虞”字纹,遂遵天命。后来武王死,叔虞的哥哥继位,但兄弟两人都未及加冕年纪,所以周公旦呕心沥血进行摄政,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为“周公辅政”。

有一天,弟兄两人在花园做游戏,成王一时游兴大起,在地上拣了一片飘落的桐叶随手撕成了珪状,然后递给弟弟说:“叔虞啊,你我弟兄关系那么好,我封你为王吧,你看这就是朝聘的玉珪,拿着。”叔虞接过了树叶问哥哥:“大王,您封我到哪里去做王呢?”成王想都不想就说:“你去唐地做国君吧。”这时一直在旁边记录的史官跪下了:“大王,敢问何时举行大典?”成王傻了:“史官,这是我们兄弟的游戏,你怎当真?”史官回答:“大王金口无戏言。”这一来二去,叔虞就做了唐地的诸侯王。这个传说也是“削桐封地”的来历,想必小时候看过《中国历史小故事丛书》连环画的人都会记得这个故事吧。

实际上,这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故事,因为有的史书并不这样记载,《国语》、《左传》等都说是成王年间,唐地反叛,叔虞奉旨平叛,大胜而归,遂封叔虞为新的唐地君王。古时候唐和桐作通假用,也许“削唐封候”就被附会成“削桐封候”了吧。据考最先出现削桐的是《吕氏春秋》,到了《史记》就变成了美丽的故事。叔虞开国以国为姓,始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世袭了父亲的爵位,但改国号为晋,尊其父为晋国的始祖,而晋国也慢慢强大成了称雄中原大地的春秋霸主,直到后期三家分晋。

后人为了纪念叔虞这位晋地的开创者,在晋水源头建了一座祠堂——晋祠。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有晋祠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作为游览胜迹的记载了。先前这里一直被称作唐叔虞祠,在唐代得到了晋祠这个固定的称谓并沿用至今。历代以来,统治者或当地官吏无不对晋祠青睐有加,或扩建增筑、或保护维修……宋金年代的构筑,使晋祠的格局发生了质的变迁,叔虞祠不再是主体,晋祠也就有了今天看到的一条中轴、两条辅线、亭台点缀的建筑格局。

建筑韵律

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当整个世界完全沉寂时,只有建筑还能用其独特的语言来表达其丰富的艺术思想。晋祠的杰出在于轴线,正如多重组合的章节及板块,东西两条轴线正如左右两条支流,也像两个分立的篇章共同烘托中间的主流。如果中间是舒缓而又起伏的主旋律,两侧就是简洁跳跃的轻音乐,它们一起组成了晋祠这优美的交响乐。

景区内散落分点的小品、星星点点苍翠的唐槐周柏,散而不乱又略现灵动,不正是《梁祝》起音那段轻快的笛子么?进入正题,是序章的戏台、是开篇的牌坊、有献殿的过渡,高潮自然就是飞梁和圣母殿了。这条充满音韵的中轴线,也就是现在晋祠景区最耐看的精华区域。梁先生说得好:“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过于初始的期望。无以名之,只得叫它作花园。其实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院落,又像华丽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戏台名叫水镜台,是进晋祠所见的第一座大型建筑,建于明代,是一座复合型建筑。前部戏台的演出部分,为卷棚歇山顶,座落在一个石砌高台上,四周是石砌的围栏。梁架均为沥金彩绘,雀替呈龙形。此戏台的扩音系统较之南方小型戏台有所诧异,设计者在戏台的前部地板下埋入了五口空缸,使声音通过谐振等传播扩展。后部是戏班化妆、准备的空间,是一座双檐歇山顶的建筑。这两座合而为一的建筑无不显示雕刻的精美和彩绘的细腻,虽说此类建筑在南阳府衙的大堂等处均有类似表现形式,但是就精美程度,至今仍未见到超出其者。

过铁汉桥、金人台、对月坊这三座一层比一层高的建筑后,就是献殿。献殿是一座面宽3间进深2间的单檐歇山顶的建筑,主要的作用就是为大众提供一个安放祭品和进行祭祀的场所。此建筑四周通透,仅装栅栏。据说整座殿宇始建于金代,但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是1955年重新翻建的二手货了(由殿顶的横梁题记可见)。

再往北就是整个中轴部分的高潮乐章了。

鱼沼飞梁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跨建在一个有很多鱼的方形涌泉水池上,以飞梁为布局的桥形建筑。据史料记载,该桥与晋祠为同一时期构筑,在宋代修圣母殿时又重建。此桥为东西南北互通,南北倾斜如鸟翼,故名飞梁。梁先生这样评价:“在建筑史上,飞梁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唯一的孤例。……而在名称上尚保存着古名,谓之飞梁,这也是极罕贵值得注意的。”确实,据其他资料显示,至今为止此种桥梁形式仅在宋本古画上见过,实例仅此而已。值得一提的是,飞梁被誉为立交桥的鼻祖。我们现在所见的飞梁是1953年按照原样翻修的。

最隆重登场的就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晋祠的主体建筑,宋代木构杰作——圣母殿。梁先生如此介绍圣母殿的布局:“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几成方形,在布置上甚为奇特。殿身五间,副阶周匝。但前廊之深为两间,内槽深三间,故前廊异常空敞,在我们尚属初见。……由结构法及外形姿势来看,较《营造法式》所订的做法的确更古拙豪放,天圣之说当属可靠。”殿周柱子均内倾,且廊柱从中向外依次升高到檐口上翘,形成大弧度的优美曲线。殿内采用减柱法,使整个大殿显得非常空敞。因为此殿的结构为典型北宋建筑风格,因此被视为宋代木建筑的代表作。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05583.html5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