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五台山游记

[游记]我的五台山游记

2008-01-01    sina.com.cn

我的五台山游记

2006年5月2日,这一次我到五台山是第三次了。

记得在1983年时是第一次来,当时五台山远没有现在这样热闹,寺院多数还未经过修缮,尽管有些破旧,却是本来面目。黛螺顶还没有台阶,在爬陡峭的黛螺顶时我们是“四脚着地”一口气爬上去的。

第二次来是在1991年了,当时黛螺顶已经修了1080级台阶,同事们有的骑上马盘山而上,我和其余的人一起登着台阶一口气爬了上去。

这一次是陪着我父母和爱人还有我的儿子一起来的。五台山的台怀镇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模样,旅游热尽管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却少了过去的那份感觉。新建的商铺、宾馆、饭店到处都有,市场十分繁荣。多数寺院已经重新修缮,处处流光溢彩。

我们从晋中的“常家庄园”赶过来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吃过中饭第一站当然还是爬黛螺项了。我这一回爬黛螺顶可不像从前一口气能爬上去了,中途歇了足有10多次。看来的确是年龄不饶人啊。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南,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

黛螺顶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寺内中殿檐台下左侧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冬御制大螺顶碑记,对大螺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碑背面又有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登黛螺顶御笔题诗:“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者黎疑未识真宗。”石碑正面和背面所描述的黛螺项,时隔三十六年,景象却迥然不同。这是由于帝王崇建,这里已“供养五台曼殊像”。曼殊即是文殊的另一种梵语音译。五座台项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人们转遍五座台项,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叫“大朝台”。黛螺顶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项,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所以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

寺内的第一座殿为站坛殿,在五台山寺庙群中别具一格。殿内主供站坛佛,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趺坐形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之上。第二座大殿为五文殊殿,正面三间,侧面两间,外加半间宽的四面出廊,单檐歇山顶。殿内供的就是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文殊,正中殿坛上,中间供中台孺童文殊,左侧供北台无垢文殊,右侧供南台智慧文殊,左侧殿坛供东台聪明文殊,右侧殿坛供西台狮子吼文殊。自从黛螺顶供五文殊以来,小朝台的盛誉闻名遐迩。

站在黛螺顶极目远望,只见南台、中台、北台横出天际,与寺院背靠着的东台绵连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围护着台怀腹地的寺庙建筑群。俯瞰台怀,又见殿宇鳞次,楼阁峥嵘,佛塔对峙,石阶层叠,琉璃瓦反射着金光,红围墙一道又一道,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

正赶上五一黄金周,人多车多,行动极不方便。在黛螺顶只见朝拜者拥满了寺院,烧香的、祈祷的、拜佛的、念经的。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人们都在祈求平安、祈求幸福。在寺院中人们是用左手取佛香点燃,然后再朝四个方向的菩萨弯腰朝拜,由于人多,时不时出现了互不相识的人头碰了头,屁股顶着了屁股的情景,大家谁也不多言,只是给对方的一个微笑后继续着自己的朝拜进程,许着各自不同的心愿。我的母亲和爱人也在朝拜的人群中,我打不到了她们,只好站在大殿的台阶上向远处观望寻找,可是一看台阶下有好多人在向大殿朝拜,我恰好站在大殿的台阶上,就像是正在向我朝拜一样,我连忙走下了台阶。向所有的佛朝拜后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我们顺着那1080级台阶下了山。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五爷庙,在这儿朝拜的人多极了。据说在这儿许愿最灵验,也不知是否是那样。不过人们还是很虔诚地抱着很大的希望许下了各种美好的愿望。虔诚的人们,但愿你们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我的母亲和我爱人也加入了许愿者的行列,我也许下了自己的三个心愿:第一就是保佑我的父母身体健康,父母的健在这是儿女的福啊,这不管儿女年龄多大;第二就是让我的妻子永远健康、美丽,因为他是陪伴我一生的人;第三个就是让我的一双儿女学业有成,因为儿女是父母的希望啊。虔诚的人们走了一拨儿又一拨儿,许愿的高潮一个紧接着一个。这种场景也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呀,它能给你一种期望、一种等待、一种感叹、一种震憾!

许下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又来到了来到了塔院寺,寺内正在举行大型佛事,在五台山像征性建筑的高大白塔下聚集着大约五、六百名僧人和尼姑,在中间是通道的两边,和尚与尼姑各站一边。我们一进寺院大门只见几个年轻的和尚正在扭打一个年纪稍大的和尚,后来一问才知原来是在佛事上给每个僧人发生活费,那名年纪稍大的和尚已经在前边领走了钱,却又混到后边想再领一回。被护院僧发现后出现了那样的一幕。看来僧人们尽管已经出家,吃住在寺院,脱离了红尘,也难以摆脱利益的纷争啊。

由于时间的关系,后来我们又在其它的一些寺院走马观花的游览了一番,便驱车就上路了。经过一路的颠波顺利地回到了我的家乡,路途十分顺利,这也许是佛祖在保佑着啊。

马 林
主页:艺术驿站 ,网址: http://mnl.16789.net/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0fa6d01000dc6.html1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