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1980年游五台山日记 一

[游记]1980年游五台山日记 一

2008-03-02    17u.com

1980年游五台山日记一

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台山的胜境,那金碧的庙宇,清幽的山林,便深深的印在脑海之中。还看到了削发的僧尼,他们为什么出家呢?在这人迹稀少的空山之中,他们是靠什么信仰生活的呢?一个强烈的愿望产生了——到五台山去。

在地图上,我一次次的计划着五台之行,京原铁路线上的五台山站时刻吸引着我。终于得到了四天的时间(混的病假),加上五一节的两天和一个星期天,这个绝好的时机催促着我踏上了五台之路。腰里藏有人民币三十大元,袋中背着许多食品,目标是五台——小西天——上方山云水洞。

1980年4月26日,晴

心里有事的人就是睡不塌实,天刚蒙蒙亮我就起来了,老爸用自行车把我送到335路车站,很快就到了丰台。又是近一个小时的提前量,丰台小镇上的商店都还没有开门,好心的老大爷卖给我一瓶汽水灌满了我的水壶。

终于到了火车剪票的时刻,火车进站了,我寻找着和平的影子,心里不时的闪出许多念头。如果她们俩没有如约怎么办?我是去签票,还是到五台等她们。正在这时,和平象一只大兔子从车上蹿了下来,看到了她我心中才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在火车上又看到了和平带来的新朋友柏小丽。

这条线的车可真空啊,车厢里寥寥无几的人们大都是短途的乘客,在火车有节奏的不紧不慢的行进中,我又看到了孤山口和东域寺。这些熟悉的地方,这座大铁桥,这个四里长的隧洞,不就是曾足迹多次的地方。

在春天的丽日和风之中,坐在向阳的山坡上,用自己笨拙的笔描绘着春天的景色,白杨的嫩芽,初绽的桃花,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复苏后大自然的美色。我又多次跋涉十几里的山路,沿着铁路的弯道去小西天领略石经洞的艺术,在漆黑的隧道中艰难地摸索前行。火车的来临使我们惊吓不已,早早躲进道边的避人洞。

大桥守卫战士的生活也深深地吸引着我,营房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小战士悠闲地搓洗着军装,闲不住的人活跃在篮球场上……。今天我坐在火车上经过这里,忍不住神情地向营房眺望,守桥战士执枪立正守卫在桥上,让人们放心地旅行在千里铁道线上。

这趟火车真是名副其实的慢车,每站必停,风景看腻了,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扁瓶的竹叶青酒,仰着脖子咂摸了一小口,车上的人一看都乐了。从早晨七点钟走到快中午才出了紫荆关和北京告别,下午三点总算是到了五台山车站。小站上空旷的站台,连一个查票的人都没有,找个人一问,这里离五台山还有九十多里地,也没有汽车。

正在一筹莫展时,在车站上看到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我上前一问,他们是北京师范学院的学生,也是去五台山的。我们就一起到旁边的长途汽车站去问车,这里根本没有到五台山的汽车。

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要赶紧决定,一条路是住在砂河镇,等第二天的火车到忻县,再换汽车到五台山,需耗时两天,还要花六元钱。另一条路就是徒步走,先搭上一段矿上的汽车,再走山路翻过一个大山到台怀镇。这样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也不用花钱,只是要吃苦,不知前路会有什么困难。

这两个男子汉给我们壮了胆,决定了走到五台山,一个破旧的拉矿石的汽车把我们捎到三十五里外的山沟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夹在两边的荒山野岭之中。我们紧跟着同车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家居深山,是山里唯一的一个高中生,上学在外,每月回来两趟背粮食,这里读书可真不容易啊。

山里人到底是山里人,走起路来脚底生风跑得飞快,再加上我们是重负,他是轻载,走得我们气喘吁吁,也不敢拉下一步。因为没有他这个向导,在岔路的地方我们就无法判断了。对走路决心最大的和平此时也不行了,时常掉在后面。

也难怪这山路总是在缓慢上坡之中,走起来真是前腿弓后腿蹬,腿肚子绷得紧紧的,衣服被汗水渍湿贴在背上真是难受。我们终于取得了一次休息的机会,此时大家都颓然坐在大石头上,脸上横流着汗水。相对苦笑着,心中升起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须曾相识的感觉。

在一个岔口,我们插上了一条小路,坑坑洼洼的河沟里积满了结冰的河水,巨大的冰块还是河水川流的形状,仿佛这冰封雪冻就形成在这一瞬间。然而,在这寒意之中也有春,在冰的下面也有潺潺的流水,哗哗的水声给这寂静的山谷带来了生气。谁又能说山沟里迟来的春天没有意思呢?在这流水声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大地。

快到了,快到学生家了,他加快了脚步向前走着,小小的山村出现在黄昏的暮霭之中,炊烟缕缕笼罩着山庄,给我们这远道而来的旅人温暖的慰藉。学生姓韩,我们叫他小韩,他热情地把我们领到他家,家里的人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山里的夜色降临了,我们坐在热炕上,围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吃了一顿晚饭,小米粥,玉米饼,蒸土豆,还有咸菜。这些山区农民最好的饮食对于我们也是非常新鲜,真奇怪,在家时吃蒸土豆就没有这么香。

今天正赶上放电影,据老乡说这里一年才放一回电影,看电影真赶上过年了,放映的电影是《地下尖兵》和另一个片子。我们也忘却了疲劳,跑到场院里,看看这里农村看电影的状况,容积百十人的场院中坐满了人,一台手扶拖拉机在突突发电。人们盛情为我们搬来了一条长凳,和农民一起分享着劳动之余的快乐。如果不到这里,我们怎么能知道中国广大的山区还处在这样的落后状态中呢。

晚上我躺在热炕上,尽管老大娘给我们铺上了一个狗皮褥子,又从炕柜里掏出了给儿子取媳妇准备的被子,可还是冷得睡不着觉。想着一晚上的所见,心中难以平静,解放三十年了,这三十年的时间不算短,足足是一代人的时间,可为什么还有这些贫穷的地方。

这里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仍然在石头缝里播种着贫瘠的土地,住在这黑矮的小屋中,靠煤油灯微弱的光线能着亮这个世界吗?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30142.html4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