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记忆 |
[游记]平遥记忆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介休火车站坐小巴只需一个小时便到平遥。到平遥古城北门后,客栈老板派人开电瓶车来接我们。从北门洞下穿过,那种进“城”的意识,前所未有的强烈,不象去其它城市(即便是有城墙的西安),仅仅觉得到了而已。我们预定的清风轩客栈离古城北门很近,出行前在网上查攻略,不少驴友推荐。老板人不错,还帮我买好了回程的火车票。幸好提前预定,房间全满了,据老板说一到节假日和周末生意很火暴,初到平遥已感到其热度了。 天色半暗,我们卸下装备后,迫不及待的去品尝山西的名吃。其实我们在绵山行程中的伙食质量已经很不错了,来到平遥大家还是禁不住想要腐败一下。伴着古城夜色,信步踏入古城中最好的特级饭店--云锦成。避开大厅扰闹,二楼的单间里那古色古香的安逸正是我们要找的所在。装修摸仿以前晋中的大户人家,方桌大炕透着殷诚实在,头上的纸灯和那一抹红烛又引人联想翩翩。 自拍《大宅门》 怎么样?还算丰盛吧?!这儿上菜的速度是够快的,我们还没闹够呢,菜就已经上得差不多了。蒲棒长山药、碗秃则、飘香脆凤凰、炒不烂子、干煸靠姥姥、文思豆腐汤和毛锅肥肠,全是当地的特色菜。我此前已来山西旅游数次,每次必要品尝当地美食,按说也是有一定见识的了。本想当着朋友炫耀一番的,不成想这次的不少菜品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还好,口味还都不错。 注意看大家在面对美食诱惑下的表情 雕花仿古大方桌、讲究的餐具器皿、色美味香的菜肴...这一顿吃得真不赖,舒坦...碗秃则、炒不烂子和干煸靠姥姥都是山西地方特色面食。以前闻所未闻,今儿吃个新鲜。飘香脆凤凰是用特制虾酱裹在鸡肉外,再将鸡肉炸得焦黄,外酥内嫩,咽下肚后仍感口留余香。文思豆腐汤,服务员重点推荐,豆腐切得跟头发丝一样,口感醇厚,从口暖到胃,让人想到当地人火辣辣的热情... 桌上所有盆盘都被扫空,我们战斗力还可以吧?!酒足饭饱后,少东家和少奶奶们满意的上炕歇着去啦。怎是个舒坦能形容的了的呢!经常能在连续剧中看到晋中大户人家的老爷太太躺在床上抽大烟的场景。今儿,釉子也有机会过一把大爷瘾了。(当大爷的感觉真好!) 出酒店后,时候尚早,我们在古城内信步闲逛,并无目的,走走停停,只为感受这小城的古韵。 黄昏的余辉正渐渐散去,夜色一点一点地弥漫在古城上空,西大街两边讲究一点的客栈、食肆纷纷地挂上灯笼,将门口自家的字号照得通体剔透,余光投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面上,令磨光的石头反射出点点的冷辉,象无数的眼睛,看着身上面这些踩着纷沓脚步的人们。古城里白天的喧闹劲儿带着它的惯性,又顺延了一点到晚间,依旧有不少的行人,边逛边看,惹得两边店家忍不住又是一阵吆喝,打尖住店,一应俱全。 被各色商品勾去了魂魄,大红灯笼也看得人缭乱,让人几乎忘记了来时所见的冷清,和这里不过相隔一街。被这繁华惑住了,哪管这明清街是否漆色尚新,这迷漫其间熟悉的气味,是否叫做商业。 衙门官舍内外灯火通明,里面有不少老外悠闲的喝酒聊天。羡慕老外的生活态度,经常在户外与同样背着大包的老外不期而遇,赶路的时候他们显得那么匆忙,擦肩而过时他们连头都懒得抬一下,到了目的地,他们又忽然变得那么悠闲。好象没有任何事情能打扰到他们,肆意甚至张狂的去享受生活。忽然觉得,他们才是生活中的国王,完全驾御着自己的生活。而大多数中国人,一生都在为生活所累,做了生活的奴隶。对于刚刚步入小康的国人,享受生活,现在还是一种奢望。 古城入夜后依然热闹喧嚣,灯火辉煌,商业气息充斥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卖古玩赝品的居多,我说平遥像潘家园,哈撒雅奇说像大栅栏。与期望不太一样,没有想象中的安详宁静。有点失望...平遥的出名终究逃不掉现代商业的污染。 路过大名鼎鼎的樱花屋酒吧,此处本在我的平遥计划之内。吧内装修还算精致,气氛也还算说得过去,人们沉浸在音乐与美酒的麻醉中。还不到十点,竟已没有空位。由此也可见古城的商业气息远比想象的要浓烈许多。 转了一大圈后,肚中的食儿消化的差不多了。我和釉子又要喊饿了(志同道合),晚上可没少吃啊...反正酒吧也没位子,隔壁的面馆倒是清静许多,索性把喝酒改为削面了。虽没有酒吧的情调,可却能实实在在的填饱肚子。算啦,不整那虚的啦! 爬了一上午山,大家也都累了。吃得饱饱的回去睡哇!大院客栈的房间内还算干净,就是有点小,垒起张土炕,搁个电视机,就放不下啥了。耍个把势,翻个跟头是不成了,釉子下回再领教你的神功。卫生间也很小,弄得我和釉子都没了澡欲。 在这古朴的大院中喝个茶,赏个月,舒坦啊... 有了前一天的经验后,第二天哈撒雅奇和小灰也不早起了,是不是想等我们起了去买早点,我和釉子哪能上当,一觉到天亮!太阳比我们起的早,起床后发现,今天的太阳真好,心情顿时也彻底的舒畅了。我们在客栈大院里狂拍。 红,中国红,心中的红 收拾妥当后,我们轻装逛古城。誓要暴走平遥,扫遍古城每一个角落。出门不到五十米,见一出租自行车的,一天十快钱,很是划算。随即租了两辆,我们的誓言只维持了不到十分钟,如此不堪一击。 平遥古城进城是不收费的,但各个景点都是要门票的,联票一百二十圆。说实话,有点贵,但都到了这儿了,总不能睡上一晚就回吧。咬咬牙,买了票和地图,下面要做的就是各个景点逐一攻破,让这一百二十大洋物有所值。 呵,满大街的都是人啊!在明清街行走,竟需在人海中奋勇前进、辟出一条道路。 第一站是古城的标志,平遥最著名的景点--日升昌票号。 中国第一家票号 大院是个三进挺完整的院落,不冠以日升昌的名头,颇类于一个城里的普通富家宅子,不显山不露水,含蓄收敛。没有身临其境之前,关于它的好评就听到不少,诸如管理上首开股份制先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票号经营和个人利益挂钩等等;如今实地一游,边看边听,差不多一一印证,对于当年的大掌柜雷履泰其人,他的眼光、魄力,也开始有了更清晰的印象。 整个大院就是一个银行,各个房间都有其功用,布置得井井有条。现在依然能看出其鼎盛时期的影子。本希望能清净的走走转转的,可惜参观的人太多,同时有四五个旅游团在此,感觉好象半个平遥城的游客都挤在了这儿。也有好处,我们可以不花钱到处蹭导游。来回听了几段,感觉日升昌是挺牛的,可惜俺对银行的发展史不太感兴趣,这趟是不是该带上海豚... 被还原的当时票号职员工作场景 绝大多数设施都是原物,一切物件做的都是那么的考究,让人眼前浮现出几百年前那些掌柜、伙计正在有条不紊打点着买卖的情景。 这可都是真银子啊!!! 经过发展,日升昌的黄金时期年汇兑金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当时可谓“日利千金”;其经营网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 更让我们叹服的是:票号产生的大环境,外患频频,内乱不断,而日升昌却在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并形成了一整套让西方优秀管理学家叹服的管理制度。 日升昌能成为中国银行的开山鼻祖并发展百年,他们的大掌柜雷履泰功不可没。蹭导游得知,此人很是聪明,且深谙管理哲学。自创了一套股红分配制度和历届掌柜任免制度...人才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c447b01009g2o.html3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