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救寺里说西厢

[游记]普救寺里说西厢

2008-05-22    sina.com.cn

新修复的普救寺,有寺有园。形制古朴森严的寺庙在前,高低起伏、形式活泼的古典园林在后。除山门为明代形制外,其余大都为仿唐建筑;几乎每一处建筑都同《西厢记》关联:张生借厢的《西轩》、老夫人和莺莺居住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整个寺院布局巧妙,建筑紧凑而错落有致,殿宇巍峨而雄宏古朴,给人一种庄严神奇的感觉。

穿过同心锁广场,坐落在两米高台基地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的建筑,即寺之山门。门正中悬挂匾额,上书“普救寺”三个浑金大字,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墨宝。山门两侧“普愿天下有情,都成菩提眷属”的楹联,是赵先生欣闻这座文化胜地得以修复,兴奋之余欣然命笔挥就。

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此楼全高17米是一座仿唐建筑。普救寺的独特在山门处也得以体现,一般的寺庙,钟楼与鼓楼对称于山门左右,而这里却只有钟楼,钟楼之上有吉祥鼓。

穿过大钟楼,沿两侧石阶攀登,行至塔院回廊,古朴典雅、清秀挺拔的莺莺塔便屹立在院中央的塔基之上,44间仿唐式回廊环绕四周。《西厢记》中张生当年游寺时“登上宝塔,将回廊绕遍”即指此地。据说十多年前,当普救寺还是一片废墟,只有莺莺塔孤耸在高冈上。该塔原名舍利塔,是佛寺中的瞻礼建筑。因《西厢记》中红娘月下牵线,张生巧会莺莺的动人故事发生在塔下,它便成了崔张恋爱的历史见证,又因其形制清秀挺拔,婀娜多姿,所以,人们称它为“莺莺塔”。

莺莺塔平面呈四方形,登临莺莺塔至九级,确有孤高耸天之感,领略了登临之美,并亲眼看见塔内甬道台阶磨损严重,由此可想而知,几百年来,登临者颇多。莺莺塔以它那独特的风姿,成为河东胜境普救寺的重要景观。

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其奇特的结构、精湛的工艺、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

蛙声,给莺莺塔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当今世界上保留下来的各种形制的古塔数以千万计,而有回声效应的古塔仅此孤例。

大雄宝殿是寺内最大的仿唐建筑。这三尊石雕佛是修复时从殿基1米下出土的,在据专家鉴定,系南北朝晚期的遗物。在全国大多寺庙的佛像均为坐佛的大环境下,这样的站佛显得十分珍贵,

西轩,是《西厢记》中张生“借厢”的居室,“兵围普救”、“白马解围”至“夫人停婚”之前,张生一直住在这里,此房与莺莺居住的梨花深院不远,是张生求之不得、称心如意的居室。

这是一座具有我国北方民俗特点的三合小院,坐北朝南,南设院门古朴玲珑的垂花门上“梨花深院”的匾额引人注目,两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联,道出这里的典雅幽静。《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皆发生于此院之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175d0010005lu.html3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