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节选:九月二十九日,丙中洛,秋那桶村 |
[游记]日记节选:九月二十九日,丙中洛,秋那桶村 |
2007-07-16 ksyh.org |
十月二日 清晨天下仅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不由得让人担心今天预定的滇藏线穿越。 从秋那桶徒步下山,向怒江峡谷的西藏段行走,一路上并不紧张,向导和赶夫早就出发,我们的吉普车随后,可能是计划的问题,或者是那些公路不能叫做公路,到了中午,吉普车还不见踪影。我们也只能在谷口等车,二个峡谷交汇的地方水声轰鸣,清澈碧蓝的秋那桶峡谷的水和浑黄暴烈的怒江峡谷的水混合为一,在二座山峰间夺门而出,形成一个之字形的弯后,便从眼前消失了,只留下声音的回响在耳边震荡。 峡谷口住着二户藏族人家,一户人家的女儿叫怒丽芳,九岁,说着一口极好的普通话,证明了现在的教育水平的进步。随风舞蹈赶紧拍照,这就是发在论坛那张不错的照片。 一路上沿着怒江平行,经过石门关,据介绍石门关是一个峡口,两边绝壁直插江中,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大门,最窄处仅20多米,怒江到了这里,江水好象生怕被关在门里争先恐后地奔流而出,在这里拐一个小弯后向丙中洛流去。据说两岸居民来往,必须等到怒江的潮水退却,再从沙滩上走过,因为两岸的峭壁根本无法立足,也不能固定溜索。 此前经过了怒江第一桥尼当大桥。可是过大桥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象它有多少雄伟。倒是边上原先的铁索吊桥,称为朝红桥,是座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人马可通行,但无法通车,所以怒江北向车行公路最远到丙中洛,由此往北沿江有马帮路抵西藏镜内察隅县。 下午经滇藏交界的松塔电站在建的工地到达入藏后看到的第一个村庄喇嘛庙。 怒江江如其名,一路上江水奔腾,不停地冲击着峡谷中的岩石,发出不绝于耳的鸣响,对面山峰笔立,几乎伸手可及,一下子却又离开,就象在遥远的天边,或者伸展向天,高不可攀,又仿似深在谷底,不见踪影。 车子全部在用炸药炸开的茶马古道上通行,忽高忽低,碎石路面仅容一车通行,有时还会有半个车身甩向悬崖,如有对面来车,须得远远地找好避让的位置。幸好路上几乎不会有车,一天下来,只遇见一个送炸药进去的车,上面带出来二位前几天进山遇阻的北京小姑娘,脸上却是一脸的兴奋表情。另一个车从广州过来,刚从西藏的察瓦龙回来。 只有四十多公里的路,走了四个多小时。 察瓦龙乡似乎比我们看到过的秋那桶村还要小,但是有乡卫生院,乡政府,几家小卖部,几家小客栈,客栈门面上居然还有英文标志。可见外国的驴友来的之多。察瓦龙乡在一片高地上建立,怒江就在高边的南边流过。这一段江水异常的平静,我们站在岩边,向这条大江作最后的告别。我们无法再深入更上游的一段了,无法在连茶马古道也消失在崇山峻岭中的峡谷中穿越了,或许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重走这一段路,这让我们的心情十分郁郁,可是这条大江,依然宁静,平和,向远方流去。我们不知道她的源头来自何方,会有什么变化。再见,怒江,我们相伴了四天五夜,我曾经是那样地熟悉了你的呐喊,在夜间,那水声是如何地震颤我的心灵,从高黎贡山到碧罗雪山,我们从你的身上跨越,在你的身边徘徊,我们认识了你的雄伟和顽强,你的流水,绝不同于南方那些妩媚的流水,你是男性的,你是野性的,你用自己的方式存在,你睥昵一切,原始而荒莽。 察瓦龙乡卫生院的布琼医生给我们手绘了一张进入察隅地区的地图。一条是经过统底拉山和 |
转自:http://www.ksyh.org/read.php?tid=14832&fpage=293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