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峡谷在云南省极西北部北与西藏察偶接界,西面和南面与缅甸接壤。东面是巍峨险峻的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在西面两山夹峰逶迤绵亘秀丽壮观。世代居住在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与世隔绝,远离人类不断创造的文明,成为中国最偏僻最贫困的地区,仍沿袭着刀耕 火和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生产方式,是世界上已保留不多的原始地带,独龙江养育了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和她相依为命而得名。独龙江的茶马驿道是一条从古至今现仍通往独龙江峡谷的人马驿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人和马帮经历着历史苍桑,饱含无尽的幸福和艰辛,也是徒步者所想往的地方。
古人云:“世之奇观瑰丽之观常在于险远”徒步独龙江一直牵动着我的心,特别是结交了川兄,他的独龙江之行震憾我,独龙江峡谷的原始美独龙族的文化和神秘吸引着我,放弃和他走藏彝大走廊决定先走独龙江。为了避开7、8月份雨季9月16日火车从北京出发18日到昆明。
昆明在下雨,出站就看见客运站,没有去贡山的车坐到福贡的车晚上7:00发车,车上和司机聊天,得知进入九月频频下雨,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堆积道路车辆经常被堵。车在夜色茫茫的雨中行驶,我惴着一颗不安的心望着车窗上流淌雨水渐渐入睡,随着车体的晃动时时被颠醒,黑夜中外面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楚。
19日清晨,朦胧中汽车已到怒江洲府六库,雨也不知何时停了天放晴。下车停顿1小时后汽车继续上路沿着怒江峡谷一路北上,汹涌混浊的怒江水翻着浪花打着漩涡向下游奔去。由于昨天的那场雨汽车在瓦拉坝与腊门嘎到称杆乡之间遇到两处泥石流,汽车被堵两个多小时,中午12点左右到福贡,简单吃了午饭后坐上到贡山的车,由于天气晴朗见到怒江奇观石月亮。
下午4点左右到达贡山县城茨开镇,这就是徒步独龙江古道的起点,住粮食局招待所。放下背包上街转转并寻找向导,顺着这条南北走向的街向南走,几百米的街道还算繁华,经人指点在查腊扒底村找到僄僳族人李向导还有一个同行人并定第二天8点启程。
贡山―其期―东哨房-蚂蟥山-巴坡
20日早上天气晴朗,李向导按时到来,分担一部份食品,8:30分一行三人沿着茨开镇这条街向北,开始了想望已久徒步进入独龙江的这条人马驿道。离开贡山县城沿着怒江支流普拉底河逆流而上,河水清澈。途经一个小村寨后,开始进入原始森林踏着泥泞的山路,听着普拉底河轰鸣灌耳的涛声,眼前景色如画青绿墨绿澄绿衬托下,悬崖流水飞瀑,古树参天,云遮雾绕群山。我被这景色迷住时不时的停下拍照把这美带走。
途中被一队伍追上,很高兴能遇上同行人,领队是个丽江人汉语能简单的沟通,交谈中得知他们是去其期自然保护站对面的山上干活,在中缅边境埋界碑要在山上支帐篷住一个多月。山里的汉子豪爽厚道见我一个弱女子背个大包大汗淋淋,几番坚持让我把背包放下由他们帮助背,推迟不过在男人面前我也就不作做,一小伙子背上我的背包連腰扣都不扣,还穿着一双拖鞋步伐稳健真是“牛”。
卸了背包喘气都痛快,此刻深感空身走路的爽,由于轻装行走的速度也就加快,很快到达嘎足自然保护站。趁着他们休息赶快拿出巧克力、水果糖分给他们及站上工作人员以表我的感激之意。休息片刻他们起步并邀同行,因怕耽误他们的行程只能谢意让他们先行,可临走回头还扔一句“别着急,慢慢走,背不动我们后面还有人和马匹他们会帮你的”。朴实的人,朴实的语言让我感动万分。
在嘎足简单地吃了点泡面,被收取二十元的进山费(进山费收取多少就看你的口才)继续行程。嘎足的海拔是1700米,从这里山路开始难行,林子茂密千年的古树顶天立地,幽长泥泞而崎岖的人马驿道穿行在茂密的丛林中,典型的雨林气候潮湿阴冷,落叶和枯滕覆盖下的小道常常泥泞不堪,山石之间的大小瀑布处处可见,一路伴随你左右,濺射的水珠向四周飞散开来,使空气湿润清爽,青翠、墨绿、澄碧是这里的基本颜色鸟语花香使人神旷心怡。喝了,站瀑布前伸出双手捧起清水送到嘴里一仰脖下肚那叫一个爽。一路上不断的涉水过桥,有一根或两根圆木上面长滿绿苔很滑的木桥,有吊桥,有石桥站在桥上喘憇时听普拉底河奔腾不息的水涛声,看石崖飞瀑千姿百态如天而降,远处云雾缭绕绿山叠障,领略大自然赐予的优美壮丽景色那叫一个美。
天气说变就变,刚才密林中还透着几缕阳光,倾刻间就雷电闪鸣接着大雨点就铺天盖地浇在身上,用最快的速度穿上雨衣其实衣服早已被汗水雨水浸透,但穿雨衣还是有必要的不然感冒更麻烦。原本就泥泞的道在雨中更难行,可必须加快速度也不顾脚下泥水奋力前行。前方被雨雾笼罩白茫茫能见度低,注意力集中在脚下,走着走着听见向导说道“快到其期了”,其期自然保护站是进独龙江人马驿道最后有人的地方,也是我们第一天的宿营地。果然又走了30分钟见到房子,密林中的房子还是个小二楼。
下午4:30分到达其期,走了8小时,其期的海拔是1980米。,在其期见到同行埋中缅界碑的汉子,他们1:30分就到了,我们比他们足足慢3小时,但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见敬佩的目光,并夸奖说“你们最棒,见过旅行者都是骑马或雇马匹背夫馱背包,有的到其期就返回贡山,像你这样徒步没见过”。听了心里有一絲成就感,想着出发前自己计划和决心,趁现在还有体力的资本,做一回苦行僧,用最少的钱,耗最大的体力,吃最大的苦,走最艰险、最刺激、最冷僻、最有个性的路线,执着和勇气是最大资本,超越自我是最终的目的,今天只是计划和决心的开绐。
在其期游人可以借宿,外国人50元/天,中国人30元/天,支帐篷10元/天,即然背着帐篷咱还是睡帐篷,又省钱又干浄还可免受跳蚤干扰的皮肉之苦。帐篷支在二楼木地板的走廊上干燥又避雨,进独龙江的第一夜能有这么一席地太知足了。在帐篷里把湿透的衣服换下,搭在走廊的晒衣铁丝上,此时的其期被夜色笼罩,气温明显下降,身上的热量很快在潮湿阴冷的气温里感到失去,穿上抓绒衣坐在火堆边方感温暖。李向导做的米饭用肉罐头加了一些不知何名的菜(菜是站上工作人员送的)煮了一锅汤,米饭泡汤热呼呼在黑暗中把晚饭给解决了,然后在火堆边烤登山鞋和祙子,鞋是别想烤干能把祙子烤干第二天穿不会太难受。
21日早上,收拾背包咬牙穿上晾了一夜还是湿淋淋的衣服,如是穿干的衣服怕再湿没换的更难受,反正白天不是出汗就是被雨淋怎么地也是个湿,晚上能有干衣服睡个舒服觉我已很奢侈了。简单吃了点泡面,出发前在其期自然保护站拍照留影。8:30分和埋中缅界碑的队伍前后脚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和他们分手,他们下沟过普拉底河上对面的山上扎营工作,我们沿着普拉底河继续向上走。
过其期就进入无人区,马帮驿道隐没在高山峡谷间的森林中,今天的路比昨天难走坑坑洼洼,巨大的古树枯死后倒下挡在徒步前行的路上,要从它身躯跨过去。在狭窄的山路上方有粗大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叶要低头钻过去。一路上普拉底河涛声轰鸣,山澗的泉水、瀑布在绿山的衬托下更显壮美,景观迷人路难行,海拔又在攀升原本就是潮湿泥泞山路再加上昨天的那场雨路更难走,两腿沾滿了泥水,防水的登山鞋早已失去了作用,变成大泥鞋又湿又沉,走着走着左脚蹬空整条腿悬在沟边下,人摔倒趴在地上由于背包沉站不起来,最后依靠两臂力量支撑手扙加金鸡独立支撑着费力把左腿拉了上来,好悬!差点掉进普拉底河。事后与向导说起向导告誡小心行走,在这条古道上从古到今巳有不少人和马匹因行走路滑踩空掉入普拉底河中被无情的河水冲走。想起就后怕,时刻提醒自己今后的路程一定要注意安全。
经过长距离的跋涉之后离开山路走进陡峭的峡谷地形,山势开始平缓行走的道上渐渐不见密林,进入高海拔的灌木林区。由于海拔的一路攀升负重徒步走的很艰难速度缓慢,下午6时左右到达东哨房。东哨房海拔3200米是个风口很冷,只有两个被拆只剩空房的铁架子,天时已晚只能在此扎营,此刻天气已是云雾遮天,远处的密林山峦时隐时现,抓紧时间清理铁架子下的地基好支帐篷。此时从前方有两人牵着两匹马朝我们走来“你好”,相互友好的招呼着,李向导和他们交谈一番后他们牵着马向我们来的方向下山。我问道“你们说什么”?李向导告诉“下山的路非常难走,他们刚送一队徒步人,半夜十二点多钟才到巴坡其中有个女孩累的直哭”。下山怎么也应该比上山省劲怎么会难下呢?脑子打了个问号。
李向导是个经验丰富又尽职的向导,很快割了好多草,垫在不平房基地上让我们支帐篷,接着动作非常麻利,用一块刷过油的塑料布支起一个棚子,然后又去砍材不一会他竟然能用湿木头拢起一堆火,在棚子里围在火堆边尽管被烟嗆的眼泪直涙,此时此刻这堆火烤热了我们湿冷发抖的躯体,很快李向导做了香肠米饭和一锅三鲜汤,在海拔3200米处烤着火,流泪吸溜着鼻,吃着热呼呼有肉有汤的饭那叫一个“腐败”。夜色来临寂静山林被黑暗笼罩着,钻进帐篷躺在睡袋里听着呼呼风声和奔腾不息水声这是一首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入耳动听的交响曲,带着疲劳进入梦香。
22日早上钻出帐篷大地雾气弥漫阴沉沉,想着今天更艰难的路程,翻高黎贡山海拔3700米的南磨王垭口,这是进独龙江人马驿道的最高山口,李向导早已介绍过垭口变化无常的气候,并告知曾经有6个福贡的人在垭口处遇到暴风雪迷失方向被冻死。边沉思边收拾帐篷只听李向导说“昨晚做梦梦见二条小白龙”,“梦见小白龙有什么说法”我问道,“今天可能有雨我做梦很准的噢”向导答道。有雨意味着路程加大难度,向导见我脸色有些紧张又安慰道“雨不会太大梦见是小龙只是小雨”。对向导的梦中之言无法论证,但对独龙江地区气候还是查过资料一年365天有200多天是雨季 ,面对阴沉的天气。心中默默祈祷苍天助我。
收拾好背包近9 时开始从东哨房出发一路上坡,脚踏鹅卵石,有的石很滑,攀登过程还是能平衡因脚滑摇晃的肢体,绕一山弯又一山弯海拔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