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港湾论坛—了然游记之三:客家围龙屋

[游记]港湾论坛—了然游记之三:客家围龙屋

2007-07-30    

作者 了然 2003/05/10 14:39

对围龙屋的兴趣是从裕昌楼回来后开始的。走前恶补了一通。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窖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中国村落》一书将土楼和围龙屋区分开来,但路上所见大多围屋不具有围龙屋的典型型制,与土楼建筑格局相同,只是用料不同罢了。
围龙屋是客家宗族凝聚力在建筑上的表现,无论大小均以祖堂为中心,多见于赣、粵、闽地区。这次挑了赣南和粵北两地作为欣赏的主要对象。

忘不了那只鹰的眼睛

赣南的客家围屋始建于明末清初,其中大部分都在龙南县。在龙南现存的客家围屋当中,最有名的以高耸坚固而著称的燕翼围和以规模宏大而驰名的关西新围。
在赣南的时间并不长,对于龙南的记忆都是一段段碎片,都与围屋无关。比如一下火车就没有停过的蛙鸣,比如杨村桥头的那些雏鹰。
去杨村是为了燕翼围。但就我的感觉燕翼围不是因高大而出名,是因为央视曾到这儿拍过片而出名。围占地不大,感觉上只是不同质地的土楼,周围环境不好。门口被一男人有些敌意的收了5元门票。
其实燕翼围很好找,但是为了填饱肚子,我在镇上乱转,这样就看到了那些雕。那是一个桥头,只见一堆灰灰的东西被人倒提着卖,看不见头,起初以为不过是些鹌鹑之类家鸟,没有在意,后来在去乌石围的中巴上才看到真相。看它的脸型应该是鹰、雕、隼一样的东西,被一个女孩提着上车。它小得连半尺都不到,卧在地上无事就啄那栓住它的绳。它啄得很认真,一只同样命运的鸡因为被人拎起,惊慌失措、歇斯底里地叫着从它身边经过,惊动了埋头工作的小雕,它睁着孩子般无邪地眼睛,惊恐却不理解地注视着这一切,片刻后好象明白了什么,不再去啄那根绳,眼睛无力地合上了。
我不喜欢那个女孩,女孩大概看出,把小雕放到另一边我看不到的地方。
我记得它那双黄眼睛和因挣扎张开的翅膀,是如此完美,又一个大自然的杰作,小小的身体轻得让我害怕。

乌石围离燕翼围很近,车开过了,可是我很高兴,过溪、穿村、寻找是件很享受的事。小村的景色很美,小溪绕村而过。水边有人在晒一种似乎叫“粉”的东西。一位被我问路的妇女怕我走错,一路跟着,直到确信我不会走错为止。围的正门坐着几个有趣的老人正在点钱,我以为是收门票,他们却被我问得莫明其妙,非常高兴地请我进去观察。
乌石围内有些破旧了,可以看出年头不短,但是却是我一路见到最典型的围龙屋。门前的禾坪、水塘,屋内的祖堂、横屋、化胎、龙厅清清楚楚。
风水术称山为龙,围屋围住了山梁的尽端,也就是围住了龙,因此也叫围龙屋。而村人相信龙是要养的,养熟了才能用,这样就有了生命和生活,有了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命脉。
围前有一块黑石,估计以此命名,村子叫乌石村,老围叫乌石围。

回到龙南却招不到去关西的中巴,不明白他们为何不停,看看天色将晚也就作罢了。去邮局盖戳,又有奇遇。
那位邮电小姐说:“盖在哪儿?”
“纸上。”
“为什么盖章?”
“纪念。”
“莫明其妙。不行!”
没办法又去找旁边邮政储蓄的大姐交涉,她俩不知说了什么,然后问我:你是不是来旅游的?我说:是。她们又不知说了什么,让我找原先的小姐,俺又回去继续对话。
“你是来旅游的?”
“是。”
“是集邮?”
“是。”
“有介绍信吗?”
“……”
我知道我眼睛大,但那时一定是最大的。原来一直以为集邮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不知道集邮要怎样的部门批准才行。后来小姐开恩给我盖了,不知道以后出门介绍信是不是也是必备之物。我的经验值在长。

粤北的围龙屋

到始兴的车终点是韶关,班车又把我拉过了。站在公路上打了一辆三轮车,司机是个好人,说起东湖坪才知就在前面不远,我还以为要走很远的路,作了两天安排。
离公路最近的是东湖坪小学,旁边是高大的宗祠,里面陈列着一些剧照,永成保障围曾经是某电视剧的外景地。如果要进围在这里买票,如果只在村里走走是不要钱的。由于到时是中午一开始没找到卖票的人,先到村里转了转。村里最有趣的是一张刻在墙上的藏宝图,沟沟壑壑暗藏玄机,据传是曾氏祖先为后代留下的,普通人看不出来。整个村子的围墙与围体同出一辙,韵律协调,也很有看头。
永成保障围从外面看就让人有种想进去一探的欲望,四边都有角楼以御敌,现在这里是客家民俗博物馆了。找来拿钥匙的人,打开第一层铁门,还有第二扇木门,两重门一开一股阴凉的风和着围屋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
迈入门槛儿,首先见到的就是天井,无井正中是一口井,周围用小卵石细细地铺开,上面长满了带着岁月的青苔,湿漉漉地在倾泻而下的光线里发着光。围里不设照明,采光来自天井之上,一切静静地慢慢地溶化开来。等眼睛适应了光线才见到屋内的墙原来都是本白色,其间镶嵌着大块彩色的鹅卵石,很别致。
开门人走了,留我一人慢慢拾阶而上寻找将会属于我的感觉。可以看出围子是被有意修护过,挂着红红的灯笼。真不知红灯笼是为中国的建筑设计的,还是建筑为灯笼感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两样放在一起更恰当的了。围子虽然有被刻意装饰过的痕迹,却并不媚俗,脂粉、腮红只是点到为止,好象知道你要来做客的农家,扫院、洒水,窗明几净,殷殷的笑容里透着真诚。
围共四层,一层层上去,一步一景。二层之间有一天桥相连,桥顶为绿色玻璃瓦。各屋陈列着从各处搜集来的旧式生活用品。随着楼层的上升,天井射下的光越来越真切,不像站在水井边时那么飘渺。出了楼,回头看原先被我惊飞的鸟儿们又飞了回来,真好!
回到公路去找万福攸崇楼,在问了许多大摇其头的人后,被告之已经被拆了。失望之余,又觉得不太可能,无奈只好放弃。

始兴到隘子镇的路途很美,盘山绕水,满眼青翠。满堂围离隘子镇很近。
前一天晚上作了个恶梦,早晨起来混混噩噩,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总也出不来。晨雾很大,路边的景物都不清楚,走在通往满堂围的水泥路上,找不到出口。实在不知这个那个哪个才真的是梦,还是哪一个都不真实,互为梦境?我只是活在一个虚拟世界,自己却不知。
前方有团黑影,似乎有人在烧东西,黑烟腾起却被雾裹着经久不散。待细看时才发现是棵树,瘦瘦高高,不象一路所见丰满的“大菜花”。走得更近了觉得不过是一排长得很邋遢的植物。在雾里有些东西会觉得美好。
路上有座桥,回程时才发现桥墩下陷,桥是断的,但不影响使用,遂起名为断桥。想起初夏时在西湖边散步,总问不明白为什么那座美丽的桥叫断桥,应该在许仙他们相遇前就有了吧。于是一直耿耿于怀,现在终于有座真正的“断桥”让我报仇了。
满堂围的宏大使我立即恢复了意识。围子分上、中、下三部分,以中心围最为壮观。中心围又分三层,一圈套一圈,最内者共三层高,现已基本不住人,大多数住在第二层围,但人家也不太多,最外层已基本废弃。围子属于木质的部分被雨水腐朽得很严重,有些只剩凹槽以供猜测,那些砖石部分却仍然认真地活着。围内地面石子铺地,中央天井部石子是立着铺成,有些被岁月磨得很光,有些长着浓绿的青苔,明明暗暗留着生活的印迹。
上、下围分别在中心围两侧,自成一体又连成一片,住人较多,尤其下围更加热闹,多见老人小孩。和满堂围一比,永成保障围已是屋中一角了。
转到了太阳出来,大围的墙砖有了体温,雾也散了。

原始链接:http://www.hearthome.org/spb/forumTopicRead.asp?id=20&page=1
转自:22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