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旅游 介绍

[游记]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旅游 介绍

2008-02-26    newyn.cn

客家围龙屋,是客家人传统的屋式,有着奇特的结构和合理的布局,它被国内外建筑学家列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其他四大传统民居系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相仿而又有所发展,它表现了客家人传统的家族血统传宗接代的伦理观念和尊儒敬佛等思想习俗,以及融传统的人文艺术特色于一体,更具综合实用价值,在谋基时就设计了世代同堂的蓝图,以备三代、四代乃至五代同堂的广厦,反映了客家人南迁后聚族而居的特点。现在,一座围龙屋住上几百人的,仍十分普遍。

围龙屋的布局,以正堂纵轴线为基点,围龙高于上堂、上堂高于下堂,两边横屋与正堂的平面看齐垂直,每堂的从高由上堂至下堂平均跌低15至20厘米左右组群,采用对称式庭院房屋结构,向前后左右重迭排列,构成全组核心。有两堂(进)两横一围龙,两堂四横一围龙,三堂两横一围龙,三堂四横一围龙,甚至有二围龙、三围龙及五围龙卧室、客厅、书室、巷道、廊、天井、游路、禾坪、门楼、排水沟、水井、池塘、厕所、杂屋等。房门窗都是向内朝天井方位开的,横屋后面不设门,只置窗,以保持室内空气对流,通风采光得宜,游廊巷道分明,出入方便,组群严密。围龙屋提供了血统至亲世代同堂共聚的条件,故自明、清到民国,城乡围龙屋的兴建,一直长盛不衰。梅县隆文岩前村华侨兴建的秉彝庄大围屋,占地12亩,有12个厅堂,近百个房间。1982年,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介绍其建筑艺术特色。

客家围龙屋,在明、清两代,建材多采用砖、瓦、砂、石、泥、木、油漆、石灰,以石砌基。三合土(石灰、沙、黄泥混成,也有加进糯米糊与黄糖浆,使墙体更为坚硬的)夯墙,以柱、梁、桁角木料结架作天面承托瓦面。房屋高度多在4至6米之间,屋内厅堂、屏风,惯饰以寓意深长的绘画或雕刻艺术品,如“挑灯夜读”、“春郊耕种”、“木兰从军”等作品,表达客家人传统的“读为志、耕为生”的意愿,显得古朴淡雅、美轮美奂。民国以后,众多华侨、侨眷选用水泥钢筋,按围屋的平面布局,改平房为走马楼,变半月形围龙为“一”字形枕头屋,门面以高大水泥柱配饰门楼,并配雕塑艺术品于壁窗之间,天面筑水泥钢筋再加隔热防暑层,呈现出中西合璧式大围屋,给人以庄重豪华气派之感。如梅县白宫旅印尼华侨于1935年建造的“联芳楼”围屋,正面是三个凸起“钟楼式”大门,屋内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共110多个房间。布局巧妙,富丽堂皇,仿如一座展览馆。

转自:http://www.newyn.cn/Dest/D00000011315.html3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