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家围游记(14 |
[游记]苏家围游记(14 |
2007-07-16 0762bbs.com |
14.情系苏家围 管理系物业〈2〉班 谢连萍 曾听苏家围古老且文化底蕴深厚,心里有种冲动想亲临其境。如今真正的苏家围展现在我的眼前,果然名不虚传。微微寒风伴书香扑面而来,我梦中优雅别具特色的山村在眼前一亮。 阳光暖暖地普照大地,一切都那么清晰、协调。踏着鹅卵石的小路,望着进门就是自家人的牌匾,心中多了一份亲切,也多了一份冲动,迫不及待地沿迎亲桥往上冲。 苏家围的全貌全览眼底,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色相拥,鸡鸭成群。让我突然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洗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山村的气息就这样缠绕我全身每根神经,血液的奔腾似乎在高歌,很想用一支神笔把它描绘得淋漓尽致,却发现我无能为力,这种纯天然的美景。无须任何色彩添加,想用首歌来赞美它,却找不到经典华丽的歌词,无法表达它的自然韵律。用相机拍下全景,却找不到那种尘土清香的气息。它就那样纯那样真。 一眼望云,方形名清特色的俯第式房屋吸引了我。看似杂乱拼在一起,其实非常讲究。这种古屋的确别具风格,走进像步入迷宫,里面泥土的香气夹杂着书的香味,轻轻吸口气,的确是一种幸福享受。 墙上刻有古代的国家,有关男女性别的缘由,还有遗留的衣服和床,它代表着古代的印记,蕴藏着文化的精深,载着悠久的历史。 走出古屋,沿小径,穿过清翠的竹林。伴着孩童的欢笑,心里别有一番甜蜜的滋味。来到这座城市对一切的陌生与孤独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让我似乎成为一个乡村姑娘。 途中与苏家围五株千年榕相拥,如鸳鸯榕、五显榕、梁祝、武功树......每一个名字都有它的缘由,别有一番情趣。如此古老庞大的树穿过多少年的岁月,见证多少代的故事,让人沉思。 孩童嬉戏,来人欢笑,妇女勤劳,渔夫打鱼,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虽说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灯火阑珊的壮丽,但它有它的风格特色,有它的古老传说。让我情不自禁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狗犬深港中,鸡鸣桑树颠”的情调,小桥、流水、老屋、古树、江风、竹影相伴,高雅的韵律。让我想成苏氏后人,永居于此,过着乐此不倦的生活。 夕阳西下,乡村沉浸在那一丝朦胧之中,一切的一切让我流连忘返...... 15.客家娘米酒 05语文教育5班 赖振浩 今天游览“广东最美丽的乡村”——苏家围时,给我最大的兴趣是客家娘酒坊!娘酒坊墙上有古诗云:“梅花开尽染话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说的就是客家娘米酒,又称黄酒。 客家娘酒文化源远流长。传说很久以前,客家的缺牙山一带发生旱灾时,有一位过路的缺牙老叟来此乡村讨茶喝,一农妇叙说闹旱荒情况,解释没有茶,便将媳妇坐月子的酒斟了满满一碗给老叟。老叟一口饮毕,化为一道白光飘向缺牙山。次日,一场倾盆大雨下来,山民欢呼不已。从此,山民们每遇旱年,便用坐月酒,即娘酒登上缺牙山焚香求雨。 还没进娘酒坊时,老远就闻到了客家黄酒的纯香的味道。一走进充满淳朴乡村气息的农家娘酒作坊时,黄酒的香味混夹着蒸好的糯米饭香味扑鼻而来,尤如进入一个香甜的世界。 在我们客家人的饮食中,饮酒是很普遍的习俗,客家人年长的会饮,年小的也会饮,有的客家地区在盛夏时还以酒代茶,普遍饮用。至于节庆佳日、喜庆寿诞上、酒是缺不了少来助兴。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摆筵席宾客,称之为“做酒”,如子女毕业要“做毕业酒”,婚娶要“做暖轿酒”,“做完婚酒”,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酒”,满月要“做满月酒”,周岁要“做周岁酒”,老人寿辰要“做生日酒”,工匠拜师学徒要“做拜师酒”、“做出师酒”,诸此种种,显示了酒在客家人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不过客家人所说的酒,特指的是用糯米特制的黄酒,这种黄酒,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酿制,酿制一般由家里的女主人承担。酿制黄酒水平的高低,还是衡量一个客家妇女能干与否的标准呢。 客家娘米酒的酿造原料是糯米,酿制时先将糯米用水泡透,然后沥干水,将米盛进木制的饭甑,再把饭甑放入预先放有适量清水的大锅,用柴火将糯米蒸成”酒饭”。等“酒饭”放凉到微温时,按一定比例配入特制的“酒饼”,再把“酒饭”装入酒缸化发酵,上面盖上蓑衣或稻草等保温材料。数天之后,“酒饭”便酒香熏人,这就是让人“寻尾”(越吃越爱)的“酒酿”。当发酵恰如其分时,便在酒醅中兑入适量的凉开水,再把酒醅装入密封的酒瓮。只要储存得合理,这些酒醅数年不坏,而且越陈越佳。酿酒讲究“一饼、二水、三技术”,原料也得选择上好的大冬糯米,只要一个环节出错,酿出的可能就是醋酸了。 此外还要掌握两个要领就是酒饼要好,水质也要好,这样才能酿制出含乙醇25左右的酒,才会色泽金黄、香味醇厚,香甜可口。 客家人的黄酒除了自饮待客外,也是亲友间来往时的礼品,特别是在婚礼中黄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重要礼品之一,女方将黄酒和其它礼品装在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而且所送的酒一般是由女方亲自酿制而成的。另外客家人家里如生了小孩,婆家必备公鸡一只,黄酒一壶,另鞭炮一挂,送往女方娘家报喜,俗称“报姜酒”。 黄酒除了以上的风俗用法外,还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可以增加食欲,使人心情愉悦,而且可起到保健作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客家娘米酒是我们客家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客家人勤劳朴实的食物体现;也是客家璀璨文化中光辉的一页! 16.冬意 管理系物业1班 王 超 寒风飘飘,落英纷飞,冬日的风肆虐地刮到脸上,吹进心里。但丝毫不减我内心的那份激昂的热情。丙戍年冬。 很久前就听说过客家文化的精深,很久的时候就想着哪一天会踏上梦中的憧憬。今天我终于站在了它的面前——客家山村。经过时光的洗涤,历尽岁月的沧桑,原以为它只会剩下断墙残壁,几处荒凉。一切的一切都会随着历史的脚步而远去,埋没。但眼前的所见却告诉我,我错了。 踏过“迎亲轿”走进“乡村性别文化展”窥视那远去的文化,用心去倾听那阳光下的尊卑申诉,再回首被文明洗涤的今天,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我们一同携手“瞻仰”过去。在围龙屋里来回穿插,去搜索它数百年前的那道痕迹,去寻找居士后人智慧遗留的精华。 踏着羊肠小道,感受着清风拂面的柔和,小道两旁,杂草丛生,茂林修竹,冬日的寒风夹带着丝丝竹叶飘飘零零地洒落,似不甘心生命的终止,又似在悲壮地迈进死亡,只想多回头多看枝头一眼而化作肥料。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华丽,走到了这一方净土,闻惯了都市浑浊中混着钢筋水泥的空气,在这深深地吸上几口,是那么的惬意、舒心。冬风吹人寒,万物齐萧瑟,却带不走“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竹的青翠,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东坡居士会如此深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所。满眼都是挺拔的竹子。让我不禁又想起了另一千古绝句,“人性直讳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这应该正是东坡居士所追求的,它把居士的神韵、品涵,豪情都包罗在了这竹林里面。 走过竹林去领略滔滔东江的豪迈、流水依旧,昔已往矣。虽不会再有居士荡舟大江的身影,但却依然可见扁舟来回,像在再续居士遗风,轻舟来回,为滚滚流水平添了几道单调下的风景线,又可为游人多捕几条鲜鱼。然后唱着黄酒,端上海鲜与游人共饮数杯。 江水滔滔、群山连绵、蓝天白云、和面徐风,让人总忍不住停步伫望,远眺,细细品味客家人的风情,苏家围的深意“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有”依然枝繁叶茂的千年榕在风叶沙沙作响,似在诉说苏家围的过去,又似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 |
转自:http://www.0762bbs.com/thread-22012-1-3.html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