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贡山印象记 |
[游记]贡山印象记 |
2008-05-22 163.com |
三江明珠——贡山之印象记 在祖国彩云之南(云南省)西北地区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这就是三江(金沙江、澜沦江、怒江)之明珠——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她以风光之美妙迷人、风土之神奇清丽,以及落居此地的独龙族、怒族、藏族、傈僳族等民族的独特多彩炫烂迷人之文化,而越来越吸引着四方来客来此探寻,寻找理想中的美丽圣地,释族心中的淤积的各种闷气,洗浴自己一身的尘土,感受这纯自然之美、民俗文化之神奇所带给的很强的震撼力。 我这是第四次来贡山了,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和愉悦。这次来三江明珠——贡山,也是一个偶然,因我妻妹认识了贡山独龙江的一个独龙族小伙子,他俩相识相恋到喜结良缘,婚礼决定于7月23日在贡山县城举行。得到参加婚礼的盛请,遂携妻欣然前往,内心充满着对三江明珠——贡山别后的种种猜测和向往,同时也不断回忆着前几次贡山之行的各种片断,这样,从我所居住的石月亮的故乡——福贡,驱车向北溯江而上,一路看山看水,一路恍惚,一路享受着怒江沿岸美丽风景的一次一次的打动,终于用了近三个小时,于当天十一时半到达贡山县城。 好客的贡山独龙族的亲家,把我们这些代表女方的亲家安顿在贡山县城的美丽的山丹饭店中住宿,我们一行共十四人,热情地引我们吃了有贡山风味的午饭,然后便回驻地休息,单等下午两点半的婚礼的举行。 下午两点半,婚礼在贡山县城的喜来登饭店举行,男女两方都在饭店门前站成两行迎接着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我们的家眷们都换上了美丽的民族服装。在贡山县城举办婚礼,与我们福贡的情形大抵相同,所不同的是,贡山的婚礼,在门口还专门有人进行劝酒,一般都是安排有能说会道的的当地的姑娘们,这些美丽的姑娘,口才极好,声音婉转动人,硬是劝动了客人们饮下两杯进门酒,等出来时,又饮下两杯庆贺酒。这酒是当地特产酒,色如茶汤,饮之不辣,似啤酒,甘醇可口,沁人心脾,确实美妙,但多饮也会醉的了。 等客人散了席,主人便招呼我们入席用饭,也是一番盛情相谈,席内通知晚上统一到新郎新娘的新居聚会。 这新居是有着三层的小楼,盖得灵珑小巧,座落在哗哗流淌的怒江之滨,周围田野绿荫点缀,一些有民族特色的民房相伴,却也能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新郎是独儿子,需要养老,所以三层楼的房子,一层老人住,二楼新郎新娘住,三层为客房及平时休闲之所,旁有旧的厨房一所,主人说下一步还要重新整一下。 晚上,主人做了精心安排,二楼为闹新房之所,一、三楼为客人聚会场所,我们被安排在三楼,这里一半的屋顶做成了阳台,大概有二十来个平方米,可以进行娱乐活动。 天色快黑之前,客人们都陆续来到新居,大多是独龙族,主人家是独龙族,所以在县城的很多独龙族朋友都来参加聚会。 这天晚上所喝到的酒,有两种,一种是“香拉酒”,一种是啤酒,啤酒后来听说消费了三十件。而“香拉酒”呢,是地方的特色酒,主人用勺子舀一大勺的酥油,在大锅里炼,化后放入剁好的鸡肉块,在滚烫的酥油中炒黄,然后倒进去本地产的青稞酒,满满一大锅,等涨开一两分钟后,即端到屋顶,为我们每位客人盛上了满满一杯。这酥油炒的鸡肉做成的“香拉酒”飘着酥油的清香,还有青稞酒的酒劲儿,确实让人饮之提神,品之难忘。 在这样的聚会中,相互敬酒,互相倾吐着自己的内心话,在这凉爽的夜空下,倾听着怒江的鸣声,这是多么难得啊,酒喝得多了,大家也都有了醉意,但表现都很好,融洽而不失态,脸上都露着笑容,而互相敬酒时的相互祝福声和欢笑声则在贡山之夜中飘送着。这天晚上,我难忘一个独龙族纹面女,大约五十多岁了吧,是主人的亲友吧,她拿着酒杯,自己倒一杯,也给我倒一杯,确实难忘。之前,纹面女没有这么近地看过,只是电视上和文字上图片上看到过,所以这纹面女为我递来装满香拉酒的杯子时,我顿时肃然起敬,就一饮而尽,并向她表示谢意。 在新居,轮番的敬酒大战中,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一时过而不觉。我们感觉酒量不支,心想着撤退之办法,于是相互商量,两人一组撤退,否则今晚非烂醉不可。于是我和妻也混入一楼舞着的人群,趁隙出了这新居的门,然而门口又有一伙拦客的,都是几个女的,唱着民歌,手里还端着酒杯,盛情地拦住了我们,好不容易才从她们用手连成的墙中冲出来,而头却晕呼呼的,醉了,于是半路搭乘一辆出租车,一头扎进山丹饭店的住所,静静地躺在床上享受这贡山之夜的美妙了。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早,洗濑后,走出房门,在县城溜上一圈,心中不想错过这观赏之机会。我在街上一边走着,一边看县城有特色的地方。街上制作民族工艺品的也有一些,手工织成的贡山独龙毯是很有名的,而本地产的酥油也很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县城有很多人喜养兰花,在怒江的兰市上,以贡山产的莲瓣兰最有名,其中又以贡山的丙中洛和腊早这两地产的莲瓣兰最为有名,佳品不少,使爱兰者留连忘返,为之陶醉心动,以购得一品称心的莲瓣兰而激动不已。在集市上,各种出自山野之品摆着卖着,透着湿漉漉的山野之气味。我注意到有一种大拳头状的东西在卖,甚为好奇,就加以询问,则告之是“竹菌”,市场价是十五元一市斤,想来是贡山有名的竹菌酒之原料了。这竹菌价钱也不菲,恰巧看到一个县城的女同志购买了两个竹菌,并爽快地付了钱,想必这竹菌在县城受到欢迎是肯定的了。我想竹菌炒了吃,那肯定是很美的吧! 从街头走到街尾,只见普拉河清澈见底,哗哗流淌,听人说,这普拉河涨水的时候,相当于怒江水的三分之一,原因是这河源自深山老林,雨季水量丰富聚集的缘故吧。顺着普拉河,是蜿蜒伸展的独龙江公路,最近几年才修的公路。独龙江公路修通了,实现了独龙族人世代的通车梦,取代了最后的马帮的任务。从县城每天都有车发到独龙江乡,每个人车费是五十元,只需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到独龙江旅游观光了。如果是过去的马帮路,那要走很长的时间吧,而现在只是半天就可以到达,这的确是令人惊喜的变化呐。而此时,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马帮们,又在那儿变成了最后的马帮呢?一物兴而取代另一物,这是一种进步,但马帮还是一种人们很亲切的记忆呀。新郎告诉我,独龙江风光很美丽,独龙江的鱼也很多,一斤才卖七、八块钱。我问:“跟我们怒江鱼一样好吃吗?”他告诉我,差不多是一样好吃,而价钱则便宜得多的呀。 第二天,主人驱车引领我们一游那令人神往的风景名胜区——美丽的丙中洛,2002年,丙中洛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居住着怒、藏、傈傈等民族,以怒族、藏族的民族民俗文化尤为强劲。我前几次来,丙中洛的旅游还不发达,此次来看,则真有今非昔比之感,贡山县抓住机遇,大力挖掘旅游资源,把美丽的丙中洛开辟成了一个风景区。这丙中洛,的确有一股灵气,北接西藏,西与缅甸毗邻,东邻迪庆香格里拉,南连福贡县,确也是难得的宝地,由于这里怒族、藏族两族人民强劲突出之特色文化,象一杯浓郁的醇酒打动着每一个游客。它不是高原文化,但也并非江南之韵,大概在二者之间的吧,比如说吧,如果有一个音乐工作者来这里,那么就算不出《青藏高原》那样的作品,也应有歌颂九寨沟那样的清丽乐章出现的吧。 现时进丙中洛,已不象前几年那样的容易了,旅游部门已经出台了文件,要进丙中洛景区,每个人必须交50元的费用,大概象是到内地公园游玩时需买门票一样的。这也说明,丙中洛景区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了。 丙中洛景区第一个必须观赏的是号称怒江第一湾的景致了。这怒江第一湾的美妙我难以用笔述写,但第一湾的美丽与神奇,却是有目共睹的,大怒江千转百回,到这里却是成了一个带有温柔态的性格了,绕了一个几乎是一个半圆的弯,也确实难得。冬季水清的时候,这第一湾的景致是令人沉醉的,清清的江水环绕着一个正在饮着怒江水的千年神龟的图画,真是天工巧造之美景,妙不可言。
|
转自:http://blog.163.com/yjl_2577%40126/blog/static/2982051920074302141954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