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兴安十大名片3 |
[游记]兴安十大名片3 |
2008-05-22 sina.com.cn |
北魏先祖鲜卑族发祥地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的嘎仙洞,是我国古代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族人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神秘的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巅,峭壁嶙峋,草木满山,溪水盈盈,嘎仙洞坐落在一座高百米、长约千米的花岗岩峭壁上。沿人造梯而上,登高约25米就到了洞口。洞口高12米,宽19米,洞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8米,穹顶高20余米,犹如大厅,可容数千人。洞内正中有一块被称为“石桌”的天然石板,用来祭祖的。洞府是部落成员聚会的地方,洞内地面杂陈着碎石兽胄,有明显的火烧痕迹。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 鄂伦春原生态文化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猎马、一人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鄂伦春是我国五小民族之一。“鄂伦春”的含义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们”和“使用驯鹿的人们”。这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他们历代游猎在大兴安岭森林。常年以桦皮为屋,四季食肉。年复一年,狩猎、捕鱼、采集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由于祖辈都生活在大森林,他们信奉萨满,崇拜自然。长期的游猎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饮食、服饰、礼仪、信仰、禁忌等民俗,同时也形成了民族的粗犷、剽悍、刚直、淳朴的性格。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2772a01008w7n.html2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