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之程阳风雨桥

[游记]游记之程阳风雨桥

2008-06-27    sina.com.cn

侗族人民依山而居,傍水而住。侗族地区溪河密布,有的绕寨而行,有的穿寨而过,所以村头村尾或寨中寨边都建有桥。其中有风雨桥、木板桥、石板桥、石拱桥、石墩桥、独木桥、浮桥等,以风雨桥的建筑工艺最为复杂。
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风雨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为木质结构。桥梁跨度一般不超过10米,以适应有限的木材长度。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桥架就放在桥墩上面,而桥墩与桥台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只凭桥台和桥墩起着架空的承台作用。它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学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风雨桥遍布侗乡,尤以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贵州从江、黎平等地为最多,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地区共有风雨桥330余座,仅黎平肇兴附近的河溪上就有5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比较著名的侗乡风雨桥有:
1、三江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的林溪乡程阳村边。程阳风雨桥是一座中外闻名的侗族风雨桥,横跨于程阳马安寨下面的林溪河上。该桥建于1916年,是一座六角青石墩木面桥,长64·4米,高16米,有5墩4孔。全桥不用一钉一铆。1983年夏季,因发生历史上少有的洪水灾害,该桥被冲垮半截。现已修复。现桥长77·76米,共分两层。有楼阁5个,阁高2丈,其中两座为5层4角塔形楼亭,两座是5层殿形楼亭,分布在桥的两端,互相对衬,中间一座是6角塔形楼阁。在5个楼阁之间的跨桥上面,盖有青瓦衔接,使整个大桥从上到下浑然一体,重瓴联阁,雄伟壮观。由于楼阁亭檐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并采用挂枋吊挂形式,使亭檐婷婷而上,势态如飞,令人神往。尤其令人赞叹的是,桥墩之间跨度很大,侗家的能工巧匠们,就在这桥墩上面铺两层下短上长的连排大杉木为跳梁(又叫挑枕),而把两层正梁架在挑梁之上。由于有桥墩为支点,以挑梁为杠杆,从而缩短了跨度,减少了挠度;同时又把桥亭竖在两排正梁接头处,使其起到重力平衡作用。因此,负重近20万斤的正梁始终稳固平衡。桥亭、楼阁、殿宇及走廊均有金匾、雕塑等,长廊尽头还有石刻碑记,可惜这些艺术珍品已遭破坏。1982年程阳桥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郭沫若副委员长1965年为程阳桥赋诗题字,更使这座大桥生色增辉,诗云:“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二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1988年香港学者陈茂祥老先生参观程阳桥后,深有感慨并留诗赞颂:“不到三江恨不消,避秦早应学侗瑶。蓬莱未必真仙境,人间奇迹程阳桥”。由于程阳桥造型奇特,雄伟壮观,国内外友人来此参观、拍摄和描绘者为数不少,中国邮政也印制了程阳桥纪念邮票。
2、三江巴团风雨桥
巴团风雨桥是一座造型独特的人畜分道风雨桥,座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巴团寨旁的苗江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该桥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桥长50米,桥台间距为30·4米,二台一墩,两孔三亭,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不同之处是在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成为双层木桥,两层高差为1·5米。人畜分道,能使人行道上清洁安全,也利于延长桥梁的使用时间。巴团人畜分道风雨桥,是侗族风雨桥建筑工匠石玉朝、石含章、石井著、吴金添、吴文魁等5位师傅精心设计建造的。巴团桥很注重利用地形地物,桥的西岸只有一条向南通道;而东岸向东、向北各有一条乡道。工匠们就在东岸桥头置两个出入口,并设桥阁使两个出入口相通;而西岸南出入口则顺应道路方向与桥轴构成80度转角,前置桥门牌坊。该桥翘角重檐,几十株参天古松荫护桥头,桥与山水及侗寨风光紧紧相连,使不少游客乐而忘返。
3、黎平地坪风雨桥
地坪风雨桥亦称地坪花桥,座落在贵州省黎平县城南110公里的地坪乡地坪寨边,飞架在南江河上。未通公路前,它是贵州黎平沟通广西三江的必经之路。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1959年毁于火灾,1964年冬重修,1981年7月黎平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7500元维修一新。该桥长50·6米,宽4·5米,高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撑石墩,桥上为木质结构,由每排四根柱子穿枋成排,再用穿枋将各排串联成一体,形成长廊式。桥上三座桥楼突出。桥廊两侧设有通桥长凳,供过往行人小憩。凳外还有梳齿栏杆,栏杆外有一层外挑桥檐,既保护桥梁木件免于遭受日晒雨淋,又增添了桥身的美感。桥上的三座桥楼,一大两小。大者居中,为宫殿式五重檐四角尖顶,高约5米,尖端配置葫芦宝顶,远远望去,形如鼓楼。两边的桥楼皆为三层重檐双斜面屋顶,高约3米。桥楼翼角,楼与楼间和桥亭屋脊上塑有倒立鳌鱼、三龙抢宝、双凤朝阳的泥塑。中楼的四根木柱上,绘有四条青龙。楼壁绘有侗族妇女纺纱、织布、刺绣、踩歌堂以及斗牛和历史人物等图画。天花板彩绘龙凤、白鹤、犀牛等,情景逼真,形象生动。整个桥身结构巧妙,运用杠杆力学原理,将大小柱、枋、檩、凳、栏杆等全部用杉木凿榫穿枋构成,不用一钉一铆。离桥北端5米的高地上建有一座六角亭,亭高5米,葫芦宝顶。亭内有5块坐板,后有靠背栏杆,在此可全览桥河风光。该桥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雄伟壮观,显示出侗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贵州侗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现已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7855b010008hf.html2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