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程阳风雨桥游记 |
[游记]程阳风雨桥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这座横卧在林溪河上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墩。桥的两旁镶有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上有五个亭子,中间的是五边形,两边各两个都是四边形。亭子有三层高翘的飞檐,犹如凌空飞展的羽翼;整座桥雄伟壮观,气势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桥上两旁设有长凳供人憩息。一些侗族妇女在桥上摆摊设点经营自己编织的侗族服装和工艺品,有的一边卖,还在一边忙着编织。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在这并不十分开阔的山水之间,这么大的一座风雨桥显得很是宏伟了。它的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看着这些,你不得不为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所佩服。站在桥上放眼远处,只见林溪河犹如玉带,蜿蜒飘逸而来;林溪两岸,茶林泛波,森林苍翠,田园披绿,水车欢唱。好一幅新农村的壮美图画! 我被这座恢宏而绝妙的大桥深深地折服了。它的构思之奇,结构之巧,做工之精,堪称无与伦比,简直就是一件极佳的艺术珍品。它座落在这美丽的青山秀水之间,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座座村寨,炊烟袅袅,与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是那么的和谐。它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无比勤劳、聪明与智慧。 陪同的导游告诉我们,这座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是侗寨风雨桥的杰作,也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 桥的东头,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著名诗人郭沬若1965年游览这里时题写的桥名和诗。郭老在诗中写道:“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 过了桥,就是程阳八寨。所谓程阳八寨,就是马安、平寨几乎首尾相连的八个侗寨,林溪河就从这八个寨子间穿流而过。每个寨子中间都建有高低不一的鼓楼,低的有五六层,高的有十多层,在数平方公里内形成了一个十分壮观的民居建筑群。鼓楼是四角形,从下到上逐渐缩小,最后形成一个塔尖。每层都有飞檐,檐边还漆成乳白色,远远看去,银光闪闪,视觉效果极好,为这片青山绿水增添了某种神秘色彩。鼓楼是侗族寨子标志性建筑,也是寨子中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寨子里,或是寨子之间,如有溪流、沟壑相隔,也有风雨桥相连。只不过这里的风雨桥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而已。有的寨子中还有表演节目的戏台,逢年过节,侗族人都要举行大的文艺表演和各种比赛活动,如对歌、抢花炮、斗牛等。侗族人喜欢吹芦笙,凡有演出,必要吹芦笙。芦笙都均由男子演奏,有独奏,也有合奏。尤其是合奏,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芦笙同时演奏,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浑厚而澎湃的阳刚之气,实在令人震撼。可惜的是,我们这次无缘看到。寨子里的卫生条件较好,家家户户门前都设有垃圾桶,人们都有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寨子里都安装了自来水,生活很是便利。寨子与寨子之间,有用青石舖成的宽敞的石板路相连,互相来往十分方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de5d6010009c2.html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