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第一峰-碧莲峰游记 |
[游记]阳朔第一峰-碧莲峰游记 |
2007-07-16 hnta.cn |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享誉世界的千古名句让游人纷踏而至,从桂林至阳朔,虽说一路已饱览了青山秀水,不再称奇,但是作为漓江边最美的一座小城镇,阳朔县城为群峰环抱,绿水萦绕,山山有名,处处皆景。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要了解阳朔,碧莲峰就似阳朔的历史博物馆。 碧莲峰,是阳朔县城标志之一,此山因形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碧莲而得名。在其东面大约半公里的阳朔大桥南桥头有所谓的“观莲处”,从这里看碧莲峰,最像浴水而出、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莲花。碧莲峰周围的亭阁、摩崖、碑刻颇多,与青山绿树融为一体,让人想到徐志摩诗中“最是难忘你那一低头的温柔”的情致,耐人寻味。因其集山水秀色、文化古迹、珍奇赏玩于一身而被誉为“园中之园”。古往今来,从唐代佛门大师鉴真、大诗人曹邺、大旅游家徐霞客等上百位名人雅士到当代的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数十位国家领导人都曾到园中游览,留下了大量的锦绣诗文墨宝。 漫步于风景道上,两旁青翠欲滴的灌木绿树,簇簇繁花点缀,尽情地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活力,让人心情不觉为之一振。放眼望去,四周山峰山山有景,景自天成,各尽其妙——龙头山突起江滨,形如张嘴的龙头;东岭的赤壁峰如披红纱,古榕峰亭亭玉立,东华峰凤凰展翅,棱角峰雄踞穿空……江从山脚流,山在江中立,山水交相辉映,焉然一幅绝代丹青。 最值得称赞的还是默默品味道旁的石刻诗词:诸如唐朝沈彬的“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宋代李纲的“人间应见此山稀”、近代吴迈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等。沿着曲曲折折的上山石道,伸手抚摸,透过那斑驳厚重的石壁,可以深深感受到这里深厚文化底蕴,一种浓厚的人文气质,又是这种气质让这里更平添几分清雅的味道。碑刻或龙飞凤舞,或沉雄大气,大多已经斑驳陆离,看着它们,仿佛走进一个虚幻的艺术世界。这里的点点山水、寸寸草木,原本就隽秀挺拔,现更弥漫着书香味道,这里的书香味是那么自然,有一种超脱的美。 最让人驻足的,是镌刻于碧莲峰之上的绝代书法——“带”字石刻。据说“带”字石刻,系清代阳朔知县王元仁于道光甲午年(公元1834年)所书。高5.73米,宽近3米。其字写得流畅圆转、龙飞凤舞,而且结构更是奇妙,笔意含蓄。乍看为一草书之“带”字,但仔细揣摩却是字中有字,字里含诗。后人从“带”字石刻中引申出了“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之深邃笔意的涵义。 登上碧莲峰,“碧莲叠翠”也别有一番味道,环顾四周,车行其中,群山环绕,如层层碧莲花瓣;城中高低错落的民居楼宇,田家村舍正是镶嵌其中的莲蕊,明人有诗赞曰:“碧光万道绕城东,拥出碧莲接太空,一色翠屏开宝障,人家尽在画图中。”置身于其中,可以让所有的感官最大化的放松、感受,全身心地融入如画的山水中,此时便最能体会到何谓“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境界了。 |
转自:http://www.hnta.cn/Notes_view.asp?NotesId=124392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