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路过吐鲁番 |
[游记]路过吐鲁番 |
2008-05-22 sina.com.cn |
新疆的严寒是事实。但吐鲁番的热也是事实,气温一高就高到全国第一。它与号称中国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京比,夏天气温还高出一筹。吐鲁番一年有150多天的气温都在35℃以上,名列全国第一。 我们来到了因《西游记》而名扬天下的“火焰山”参观。火焰山连绵的褶皱山脉一片褚红色,真正是童山秃领、寸草不生、鸟兽无踪的绝地。烈日当空,焰云腾绕,热浪蒸腾,灰蒙蒙的的天气下,火焰山就象一条眩目的火龙。 吐鲁番年降雨量才几毫米,比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少许多,年蒸发量比降水高出180多倍。当地人形容,下雨时站在雨点间,甚至不会淋湿衣裳。吐鲁番的干旱是出名了的。水是这里极其宝贵的资源。然而吐鲁番作为“富庶丰饶之地”,创造了灿烂的绿洲农业文明。坎儿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冒着酷热,我们来到了位于西郊的坎儿井民俗园。葡萄架下的坎儿井民俗园很精致,也很凉爽,不再有太阳底下的火热。 记得在中学的教科书第一次知道了坎儿井,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这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实际上是人工开掘的地下暗渠。它利用地面坡度引来天山积雪融化的地下水,常年自流灌溉,而不受蒸发和风沙的影响。坎儿井是人类顽强不屈精神的体现,是智慧创造对恶劣自然条件的挑战。坎儿井是洒向火洲的清凉剂,是覆盖在干热土地上的片片绿阴。 想念吐鲁番风沙弥漫的秋天。进疆第二年的国庆前夕,国家林业局、广东省林业局朋友王洋、黄茂俊来疆开会。我们相约在在吐鲁番会面。汽车从巴里坤到哈密,再从哈密沿312国道向西面的鄯善、吐鲁番行进。进入哈密与鄯善间的“百里风区”,着实领教到了吐鲁番风沙的厉害。前进中的汽车常被风刮偏离方向,更不能停下来开门下车,那更为危险。提心吊胆的终于进入了吐鲁番,这里却风沙漫天,能见特低,见不到前方几米内汽车的牌号。 吐鲁番是全疆风沙最大的地洲之一,新疆著名的“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都集中在这里,有“风洲”、“沙洲”之称。风区内曾记录到50米/秒的特大风速。气象学上已无法标明该是多少级风了。据说,明代称吐鲁番风区为“黑风川”,左宗堂大军的饷银车曾被刮得不见踪影。大风使得兰新铁路上的火车30多次脱轨,汽车被刮翻的事故时有发生。 在古丝路上的重镇上老朋友相会,是人生一件快事。这次相见,还认识了跟王洋一齐来疆开会的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的藏族姑娘索朗拉姆,她刚从西南林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吐鲁番林业局设宴款待了我们。朋友们频频举杯,挑起舞来唱起歌。外面漫天的风沙,丝毫没有减弱吐鲁番人的热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f64f1010003mo.html2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