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丝绸之路游记(八)吐鲁番2 |
[游记]丝绸之路游记(八)吐鲁番2 |
2008-06-27 sina.com.cn |
坎儿井 什么是坎儿井?在去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之前,我除了知道坎儿井与中国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大工程外,坎儿井到底有多伟大?什么样?我一无所知。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为中国古人的勤劳和智慧而惊叹不已。 坎儿井说通俗一点就是“地下水渠”,由于吐鲁番盆地降雨量很少,蒸发量极大,生活和耕种需要的水远远不够。水源在哪里?吐鲁番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于是古人们在2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挖水渠将几公里以外的潜水引入吐鲁番。如果在地面上挖明渠,水还没有流到吐鲁番就被蒸发了,因此只能在地下挖暗渠,从而吐鲁番的古人们为他们的子孙创造了1000余条、全长约500O公里、出水量3亿多立方米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 在炎炎烈日下,我们走进了外形奇特的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一进门就看见一道清澈的泉水从坎儿井中汩汩流淌。我忍不住捧了一把包含古人们辛勤血汗的泉水,就往脸上洗,一解“火州”难耐的高温。 走近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的沙盘模型,只见从博格达山脚到吐鲁番盆地的斜坡(博格达山海拔比吐鲁番高)上密密麻麻遍布竖井,蔚为壮观。原来,一条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主要是为挖暗渠、维修人员出入及往外送土用的。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十几公里,明渠是暗渠出水流到农田之间的水渠。涝坝是暗渠的出水口,在涝坝处修建一个蓄水池,水积蓄到一定的量,就可以灌溉农田了。 我们一边听导游解说,一边沿着一条仿造的坎儿井暗渠走去,只见暗渠里有各种挖渠人的雕像,他们有的半跪在地挖渠,有的匍匐在地、还有的佝偻着身子双膝着地挖渠。真的难以想象当年的古人们,就是用一把尖嘴撅头和一盏嘴巴钓着用来测定方向的豆油灯,挖出了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惊叹古人的吃苦耐劳。 高昌故城 我们在吐鲁番的第三个景点----高昌故城。到了高昌故城一下车,就有一群漂亮的维吾尔族小朋友围上来,他们拿着仿古的小铃铛递给你说:送给你的,当你接了之后,就会有另外的小朋友追着你说:那是我的,十块钱一个。让你掏十元钱买价值五元的小铃铛。呵呵,维吾尔小朋友真是一群小精灵。 走进高昌故城的大门,眼前的苍凉让你有落泪的感觉,漫天飞扬的黄沙里一片没有绿色、废弃的旧城赫然在目。游高昌故城的交通工具很特别,是一辆辆铺着花羊毛毡的毛驴车。坐在晃悠悠的驴车上,一堵堵城墙,一座座废墟在眼前游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8636b01000c03.html1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