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骑行新藏线0710喀什休整 |
[游记]骑行新藏线0710喀什休整 |
2008-06-27 sina.com.cn |
1606L,没有用过SIGMA的码表,几天后才算适应了它。收拾好后店长李华请我们吃西瓜,第一次吃到这里的西瓜,那个好吃的滋味就甭提了。小时候住在淮河边上,吃的西瓜是沙地上长出来的,瓜长得大,瓜瓤又沙又甜,这里的西瓜又让我想起了记忆中的味道。不光我觉得好吃,他们也觉得这个味道这巴适了!以至于后两天的路上,见到西瓜就要吃!从捷安特出来,要逛一逛喀什市呀。太阳光格外强烈,晃得眼睛都很难睁开。喀什建设的不错,马路宽阔,而且干净,比起格尔木,同为戈壁滩上的城市,这里的绿化要差一起。到喀什当然不会错过艾提尕尔大清真寺,清真寺的广场前的各式物品民族风格浓厚。有两加马车,装饰的非常漂亮,不晓得当年香妃是不是乘此样的马车万里迢迢赶往京城,香消玉殒后是不是又是乘此返回故乡?留给后人的唯有凄美的传说!我们到的时候正是礼拜时间,不让进去,拍了照片后决定去看一下喀什老城和香妃墓。此时正是喀什的午饭时间,我们也找了家清真餐馆吃饭,要了酸奶,手抓饭,粉汤等,味道非常的好,就是羊膻味重了些。维族的饮食中喜用辣椒,但感觉并不辣。本以为喀什老城会很远,哪知刚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了老城的一个入口。喀什老城由中坤旅游承包开发,售票人员兼导游是一家人,男主人叫木拉提。门票是30块一个人,在我们五人的协力合作下,最终我们只买了四张学生票,呵呵。木拉提做我们的导游,人很不错,汉语也很好,讲了很多的东西,可都没有记住,大概了解了喀什老城的历史变迁,体验到丰富的民族文件内涵,领略浓郁的民族风情。一边跟着木拉提游览,一边跟着他学几句维语,经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不过我们学习的热情很高,逢人就卖弄,哈哈。也从他那里了解到在喀什,有98是维族,其它民族所占的比重很小,以往的学校只用维语教学,现在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多,学汉语的人也多了,于是就产生了维语学校和汉语学校的分别,可以自由选择去哪种学校学习。在老城遇到一个维族女孩,上高一,读的是汉语学校,普通话很标准,问她以后会不会考大学,她说一定去,而且想去内地去读书,祝她心想事成。在老城不知不觉就逛了三四个小时,出来后去找香妃墓,喀什的地图上标的有这个地方,但我们都没有看到,结果转了很大的一个弯子才找到。香妃墓离城区不是很远,地方不大,也就没有想着要进去。回来的路上吃到了冰酸奶,在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前就有卖的,当时是很一次见,不晓得是啥东西,后来才想起这不是在老闫可乐去年走新藏的游记上提到的冰酸奶吗!记得可乐还在贴子里提醒要注意碗底的沙子。冰酸奶里有从一大块冰上铲下的碎冰,兑水,加蜂蜜,酸奶,混合而成。这位维族大叔是用打酸奶的勺子来搅拌,技艺明显不如在大清真寺广场的那几位老板,直接把碗里的东西抛上空中,再接住,几个回合后,一碗又凉又酸又甜的冰酸奶就成了,在炎炎夏季,喝上这么一碗酸奶,感觉那个爽啊!而且价格也低,一碗才一块。顺路来到喀什的大巴扎,正式名称叫“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里面物品丰富,有点像成都的荷花池,沈阳的五爱市场。只不过这里都带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有来自本地的,也有来自中亚各国的。从大巴扎里出来办了今天要办的最后一件事,在一个父子俩都不会汉语的理发店里,栖月,王瑞和我都理了光头,加之已经在出发前理了光头的蓝山,组成了一个光头军团。明天,我们将要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85e97010088cc.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