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巴黎香水 |
[游记]巴黎香水 |
2007-07-16 zjol.com.cn |
巴黎香水 早上起床穿衣服,忽然发现一瓶香水搁在房间一角,很显冷落。 这是一瓶正宗的巴黎香水,牌子也很有名,翻译成中文好像叫“幽兰”,是我喜欢的一种花的名字。 到了巴黎,好像不买香水,对人对己都说不过去。其实,真买了,用的概率却很小。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使用香水的时间不多。但是到了巴黎,会发现自己的囊中羞涩,巴黎是时装之都,也有很好的皮质产品,但是一看价格,只好作罢。而香水,恰好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购买力。于是,在著名的“老佛爷”或者其他一些专卖店,凡乎成为中国人的专卖店,请的营业员也大多是华人。 我们去的一家香水店好像叫“巴黎春天”。营业员有华人,也有巴黎当地人。有意思的是,华人营业员即使到了法国,其销售方式与国内商场依旧大同小异,就是见了同胞大声吆喝。而哪些巴黎女孩则静静地站在货架边,等候客人到来。她们也能说汉语,尽管不太流利。但中国人似乎偏爱“亲不亲,故乡人”的古训,所以在那些善于吆喝声音响亮的柜台旁,买者踊跃。相反,巴黎女孩当营业员的柜台,就有些门庭冷落。 我也加入到购买香水的行列,不同的是,我走到了巴黎女孩的面前,她微笑着,向我介绍,如果送人,就买小包装的,如果是自己用,就可买容量大一些的。我分别买了一些包装不同的香水,到达付款处,依然是中国人的天下。我付好款,拎着香水晃到大街上,巴黎的大街阳光明媚。同行的人意犹未尽,又要去“老佛爷”。到了那儿,情况没有太大改变,也就是追加一些香水巧克力之类,并且依旧有华人导购员。我对购买香水已经没有欲望,坐在一边休息。 后来,从巴黎南部城市尼斯去摩纳哥途中,要经过一家香水制造厂。接待方带我们去参观香水的制作过程。到了厂里,一参观,再看商品陈列,就又激起不少人的购买欲。 在巴黎短暂的购物经历,让我感觉到,巴黎的香水,或者其他产品,如果没有中国人,一定不会如此香飘万里。 巴黎香水带到了中国。它们在不同的地区,散发异国的香气。更多的时候,它只能作为一种空气的清新剂,让我们城市混浊的空气显得芬芳。 我带回的香水,更看重它的名字“幽兰”,这是一个十分汉化的名字。也许法国也有幽兰,但在我的记忆中,气若幽兰,一直是我梦想中的意境才有的一种气息。 在我记下这篇日记时,巴黎的骚乱似乎还没有完全平息。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燃烧的汽车与房子,我很担心,如果纵火者一旦失去理智,就像我们文革中的红卫兵那样,开始焚烧卢浮宫或者凡尔赛宫,那将是全人类文明的悲哀。 巴黎给我记忆是浪漫而优雅的,就像我在巴黎春天购买的香水那样,有一个让我心醉的名字叫“幽兰”。 |
转自:http://blog.zjol.com.cn/user1/662/archives/2005/6127.shtml4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