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波兰之行(10)——感受华沙 |
[游记]我的波兰之行(10)——感受华沙 |
2007-09-18 live.com |
今天早上已经回到了北京,很疲惫也很兴奋。这一篇就介绍一下9月7号在华沙的所见所闻吧。 华沙,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特别是在二战时候曾经遭受过极大的破坏。第一天刚到波兰时,在大巴上匆匆浏览过这个城市,当时给我的感觉并不怎么样。也许,一定要亲自去大街上走走,才能真正体验一座城市吧。华沙城市里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很多很多造型奇特的教堂、博物馆,还有古城的风貌,以及大片的公园。华沙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绿地最多的大城市,可是留给我们逛华沙的时间只有一个下午,只能走马观花了。 华沙的标志性象征就是一个美人鱼雕像。相传,一个国王在全国巡游想找一个作为首都的地方,正当他走到维斯杜拉河畔时,一条美人鱼从河里跳出水面,于是国王就决定在这里建都,取名华沙。这尊美人鱼铜像手握一把利剑和一个盾牌,更象征着波兰人民坚贞不屈、反抗侵略的精神。在二战的时候,波兰人民把这座铜像拆卸埋藏起来,等到二战胜利之后又把它重新放到维斯杜拉河畔。 肖邦的音乐被誉为波兰之魂,它能够唤起波兰人的民族决心。二战时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曾下令禁止演奏肖邦的音乐。肖邦的痕迹在华沙城内遍布可寻。有一个安放着他的心脏的圣十字教堂,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肖邦塑像,在塑像旁边每个周末都会举行露天的免费音乐会,在华沙郊区有肖邦故居,因为时间有限,上面提到的这些地方我都没去,我只去了肖邦博物馆。博物馆并不大,主要部分只有三间大概50平米的屋子。里面奏着十分悠扬的肖邦的音乐,参观的人很少,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我的脚步声打扰了这美妙的音乐。展出的东西还是很珍贵的,有肖邦用过的钢琴、乐谱手稿、私人信件、日常用品……可惜里面不让拍照。看着这些东西,我对肖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许,只有听更多他的作品,才能更加了解他吧。 华沙的古城建于17世纪,整个古城的规模要比托伦城的更宏伟更庄严,可惜它曾经在二战时化为了一片废墟,现在所看到的大多只是原来的复制品,但是可能是复制工作做得比较好,我本来以为是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的呢。坐在古城广场的露天咖啡厅里小憩,喝一杯可乐,环顾四周,在古城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用一种缓慢的节奏来享受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城堡、马车、周围行人的装束……我感觉仿佛回到了300年前的欧洲。这是一种视觉上的极大享受,我很想多停留一会儿,却又不想错过更多的景观。下面一张照片是古城中心广场的景象。 又去了无名烈士纪念碑、华沙起义纪念碑和居里夫人故居等等好多地方,这半天时间逛得可真够多的,哈,下面一张照片是我在无名烈士纪念墓前的喷水池前。华沙给我的印象也很不错,可惜时间太短了,留一些遗憾也好,很希望下次能够再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
|
转自:http://myfbain.spaces.live.com/Blog/cns!D647D3432058CA31!1703.entry4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