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润的周庄 |
[游记]水润的周庄 |
2008-05-22 sina.com.cn |
很早就想能有机会到周庄看看江南水乡的韵味。今年八月和同事去上海办事,中间有几天空闲时间,于是就决定去周庄看看。 周庄处在澄湖、白蚬江、淀山湖和南湖的怀抱之中,四面河湖环绕,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相通。北宋元佑元年,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将两百亩庄田捐赠给当地的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天地称作周庄。元朝中叶,江南富豪沈万三在此发迹,带动周庄繁荣,自此成为江南大镇。 走进周庄,首先要步入曲折婉转的古巷弄堂,石埠永路,映入眼帘的是青砖黛瓦,粉墙蠡窗、廊檐翘壁,亭台楼阁,曲桥回廊,似一幅古老得褪了色的油彩画,把人们的思绪带入到明清时期江南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的积淀深处。 潺潺流淌的水渠在一座座古建筑的掩映下构成了一条水巷,水巷上架起的世德桥和永安桥联袂合称为闻名遐迩的“双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形状犹如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钥匙桥。不远处的太平桥、富安桥与之遥相呼应,成了游客们抢拍的镜头焦点,也是画家们笔下生辉的闪光之处。据说我国著名画家陈逸飞就是从画周庄的双桥而名扬四海的。水巷的桥牵引着两岸的步履,沟通着水巷两岸的心声。水巷里在两岸浓郁的绿柳掩映下,不时传来欸乃声声,有小船在桥洞下穿梭而过,一蓑一笠一舟行的水乡风韵,把人们带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水巷幽深典雅,古朴平直,绵延到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处。水巷宁静恬适,水韵悠扬,引发人们对悠悠岁月的思索。 水巷两岸商铺连绵,琳琅满目,到处体现着民间厚重的文化底蕴。阿婆茶飘香袅袅,豆腐房石磨声声,老虎灶、竹器店、馄饨摊、铁匠铺等民间手工艺的小作坊里无不给人留下水乡风情的深刻记忆。染坊、银楼、钱庄、丝绸、典当等坐落在每一个店面,充溢着古镇浓郁的文化氛围,展现着古镇民间文化的传承,渗透着古镇过去繁荣的经济基础。使我想起了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水乡悠然。 也曾经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饱览过很多名胜古迹,但是像这样漫步在江南水乡我还是第一次,真的是别有一番感慨,别有一番情趣。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才是最有意义的、耐人寻味的、令人记忆犹新的旅游景区,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旅游景区。据导游小姐介绍,像这样的水乡古镇,在江浙沪一带还有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朱家角。这些古镇水乡情韵类似,特色迥异。可惜时间不足,否则一定全部看个究竟,不过留下一点遗憾,也许正是为下次再来埋下了留有悬念的伏笔。 中午我们来到了银子滨水畔的一家饭店就餐,那里有假山水榭,曲桥回廊,枇杷树绿荫掩映,桂花香四溢芬芳。饭店老板热情地把我们让到屋里,并为我们选了一个极目楚窗外的优雅坐位,向我们介绍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最后我们点了鲃鱼、螺蛳、腌菜苋等菜肴,品味了绍兴米酒,体验了喝阿婆茶的习俗。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一种余香满口的味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749e301000amu.html3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