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山千灯古镇自助游攻略_住宿 |
[游记]昆山千灯古镇自助游攻略_住宿 |
2007-07-16 fqhua.com |
这两天天气凉爽,心里痒痒的,事先做好功课,查好路线,约了志同道合的严同学,决定去昆山的千灯古镇逛逛。 最失策的就是没有买火车票,而是选择了坐长途汽车前往昆山,既贵又慢。车子卖相不错,可一开动就觉得不对劲了,不停地上下抖动,我们选择了坐中部,自我安慰说跷跷板的中部是震动幅度最小的。这也就算了,最气人的是整个行程开得很慢,不停地拉客,我们8:05发的车,到昆山汽车站已经10:10左右了。但是昆山不是目的地啊,还得转车。,还好事先查的详细,乘上了前往石浦的汽车(很破),严拍了一张内部,不过不足以体现其之破。此车最有特色的是汽车引擎上面的盖子四四方方,一点弧度也没有,其大小形状让我情不自禁想到棺材板。乡下的车照例是要开开停停,不断拉客的,车开一会后上来一个长得很卡通的农民老奶奶,坐在棺材板上,很开心地和另两个老人聊天。我总是很喜欢农民老人,喜欢他们纵横着皱纹的黑色脸庞,喜欢他们自食其力的平和,但是据说农民出身的都是节俭成性的,这个我不喜欢,我不喜欢太节俭的人,我喜欢为了自己或为朋友高兴,随便花光身上最后一分钱的人,让我心疼又欣喜。 车后来上了公路,在一个路口左转(如果不转弯直接往下开的话,就是锦溪了),此后就开得较快了,半个多小时后到了千灯。下车后是一条类似上海城乡结合部的开满店铺的街,古镇在哪呢?发现附近公厕很多,准备去消费一下然后打听出来。(我不知何时养成一个习惯,不给他人一点“小恩惠”,就不好意思开口托人)。想不到公厕没人收费,后来问了门口一个老伯,他手一指,原来就是这条街走到底,老伯还热情地告知这两天有什么越剧票友大会,可惜这个我不感兴趣,我可不喜欢越剧嫌太吵了。不过我是准备好来这里的“亭林书苑”听说书的,我喜欢评弹或说书这种吴侬软语的曲艺,安安静静地听故事。 千灯古镇联票30块,不过不进景点(如顾亭林故居什么的)不用买票。我相信大隐隐于市,真正的民间精髓,古镇精神肯定不在景点里,对我来说,随便踱步逛逛石板街就够了。 我查的很多资料都说千灯是一个没有太多商业气氛的古镇,游客也不太多,这点我很喜欢,我要的就是纯粹,而不是铺天盖地的沿河一条餐饮街,往来熙熙攘攘皆游客。镇里很少饭馆,我们沿着长长的石板街走啊走,发现很多破破的理发店,真奇怪,古镇里理发的需求很高嘛,最多的店铺竟然是理发店和卖太湖淡水珍珠首饰如假包换的小店。 我在一家店铺买了几个特产--袜底酥,小小的做的像脚的形状的酥饼,没什么特别,和我妈单位食堂里做的味道差不多,还算不错。再往前走,走到一个大大的斑驳的墙面前,我的表述是不是有点怪,因为这房子确实怪怪的,跟周围的房子STYLE不同,老大一面斑驳的墙露在外面,墙角放着几盆花(后来知道是辣椒),门口站着一个老伯,老伯看到严在拍辣椒的照,很高兴地告诉我们,这几天已经有四个人来拍过辣椒啦,是这样的吗,老伯真可爱。 再往前走就是亭林书苑了,沿河的老房子,楼下都是空的,书场在楼上,说书时间是下午1点3点,从9月1日到15日是湖州评弹团的师傅来说的《血滴子》。我们看看时间尚早,决定再四处逛逛。 又逛了镇上的古寺――延福寺,因为正在修缮,不买门票就可进去,但是里面的东西也乏善可陈,到处可见“助缘200元,当场刻字”的招牌,就是说你捐200块,他们就会把你的名字刻在做香炉用的大铜鼎啊什么之类的上面。寺里还有一座秦峰塔,远看满巍峨的,近看已经残破不堪,上面都是某某到此一游的刻痕。 虽然是初秋,正午太阳晒着还是挺蒸人的,我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jsu/3581.html15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