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游千灯古镇—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游千灯古镇—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在昆山生活了几十年,连千灯也没去过,早就寻思着要去千灯看看。17号休息日,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阳光照得身上暖洋洋的,心想不能放过这样的好天气,拿起我心爱的相机,一元公交车费到昆山新客站,四元长途车费,立马就到了千灯古镇。 千灯古镇位于昆山东南15公里,东接上海,距虹桥机场35公里,西邻苏州30公里。 千灯在江南古镇中出名得很晚,因此同周庄相比少了些许喧嚣,显得宁静,但也不失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 三桥邀月 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三桥有一美丽的名字,称为“三桥邀月”。(以上为引用) 秀丽的景色一点也不比周庄逊色 为了观看秦峰塔,进了延福禅寺,寺院内的佛像一色崭新的面貌,不太喜欢,而秦峰塔婷婷玉立,风姿绰约,见证了千灯的历史。秦峰塔是千灯“三宝”之一。 石板街 石板街与尚书浦平行,南北贯通,并连接支路成百脚状,全长三华里,是目前江苏地区最长的石板街,石板街面是人行道,石板下是下水道,沿街临河,且与每家每户的下水道及河滩相沟通。古街狭窄,屋檐相对,成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成为古镇的特有风貌。 千灯,顾名思义,是否有千盏灯?当然不是。原来从前因为战争吴淞江畔筑起了峰火台,而第1000个土墩在昆山南面15公里,这里就被叫做“千墩”,后改名千灯。为了打造一个名符其实的“千灯”,千灯镇政府从北京殷先生处把二十年来的收藏成果从北京搬到了千灯镇落户,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千灯收藏馆”。千灯馆内汇集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历朝历代的灯,共有藏品1133件。 汉红陶绿釉龟驮熊顶灯 汉灰陶抱九子佣灯 宋绿釉高柱双盏莲花灯 西域石雕妇人顶灯 本以为“千灯馆”是观看五彩缤纷的灯展,但观看后让人叹为观止,真是大开了眼界,这些灯展示了从古至今灯的发展史。 典当模具人物栩栩如生。 “余氏典当”是由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营建的徽派建筑群。 余氏“立三堂”,风雨沧桑三百多年,依然如故。余氏家族,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曾经是千墩镇上“南顾、中余、北叶”显赫的三大户之一,亦是人才辈出的礼仪之家、书香门第。余爱山的第三代传人余国柱,于顺治丁亥年高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江西清吏司郎中;顺治丙戌年,余国柱和他的侄子余震元同入“科校场”考场,同登一榜,乡里传为佳话。(引用) 余氏家普 典当内另有个藏石馆,内有不同品种藏石无数,其中一块具有“中国”文字的藏石颇为珍贵。 顾炎武古居 顾炎武,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1613年生于昆山千灯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一墙之隔的故园,环水有致用阁、思宜园、颂桔轩、“归奇顾怪”(二石斋)、秀石虬松庄、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阁、四柿亭等及碑廊等10个景点,各景点以诗文、字画、语录、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 顾炎武之墓为千灯三宝之一 亭台楼阁的精巧,融湖光水色、历史人文为一体、 上有凤下有龙的砖雕艺术 千灯被誉为昆曲的发源地,因为诞生于此的元代戏曲家顾坚,就是昆曲的开山鼻祖。在顾坚纪念馆内那些和昆曲有关的陈列品、乐器、剧照、曲谱、戏剧人物图,什么《长生殿》、《十五贯》、《西相记》……让人浮想联翩 楼下厅堂中有小舞台,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评弹、优雅古乐,也许还会聆听昆曲名角上台吟唱一曲。不过一般要有团队至此才能开演。 此山为千灯悠久历史的见证。吴寿梦时(公元前585年-前561年)海寇经常来骚扰,就在千灯浦西的秦柱山上建烽火楼。“秦柱山高不过二寻(注:古长度一寻等于八尺)广不满一亩的土堆”。屯兵守卫,秦始皇曾登此山的烽火楼祭海,因而秦柱山改名为秦望山。清乾隆十一年挖取该墩泥土建通裕社仓,嗣后民间建房均在此墩取泥。解放前夕已无迹。2003年,恢复旧貌。(引用) 千灯是个极其纯朴、简单而充满魅力的古镇,在这里,你能享受到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千灯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63881.html6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